筆趣閣 > 大魏能臣 >第1636章 九品官人法!
    “臣等參拜大王--千歲、千千歲!”

    “免了吧!”

    丞相府大堂上,曹丕居中而坐,面沉如水、目光憤火,接受着文武重臣們的贊拜!

    按理來說,上位者胸懷溝壑,應該喜怒不形於色纔是,可曹丕太生氣了,一天連喝了十多碗敗火湯藥,仍是壓不住胸中怒火!

    之前蕭逸送書爲禮,表示支持自己稱帝,只要善待劉氏皇族即可,這讓曹丕非常高興,認爲就要大功告成了。

    那知還沒高興幾天,竟然有人跳了出來,堅決反對自己改朝換代,更加意想不到的是,反對者不是漢室死忠,而是士族門閥!

    兗州士族第一個喊出口號:‘寧做漢家鬼,不做魏氏臣!’

    豫州士族不甘示弱,也派人四處宣揚着:‘只知有漢,不知有魏,大漢江山萬年不變!’

    與曹丕關係密切的冀州士族,則來了個沉默不語,這個關鍵時刻不說話,那就是無聲的反對了。

    …………

    士族集團底蘊深厚、遍佈四方,如果他們真的‘起兵勤王’,很可能重演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故事,讓中原陷入一片戰亂之中,巴蜀、江東之兵再趁虛而入,曹魏集團可就大事不妙了!

    問題是,士族集團真的忠於漢家,堅決反對曹氏取而代之嗎?

    當然不是了,士族集團一向只重利益,不講忠義,誰坐在皇帝寶座上面,對他們的影響並不大,無非是想趁着改朝換代的機會,爭取更多的政治利益罷了。

    “一羣見利忘義、允血食肉的白眼狼,這是勒着脖子要好處啊,就不怕把肚子撐破了--呸!呸!”

    曹丕心中暗罵幾句,從桌案上拿起一本奏摺,這是幾天之前御史中丞-陳羣遞交的,一種新的選拔人才方法,名曰:‘九品官人法!’

    漢家四百餘年來,一直實行推薦、考試相結合的辦法,先由地方州、郡推舉孝廉、秀才,中央進行各種考試之後,再按照才能高低、人品優劣來委任官職!

    這種辦法前期還是不錯的,比如漢武帝統治時期,主父偃、桑弘羊、董仲舒、公孫弘等能臣幹吏,都是這樣舉薦到中央,發揮出巨大作用的。

    可是後漢以來,仕途逐漸被士族集團所壟斷,舉薦的大都是出身名門、卻無才無德之人,號稱:‘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治權落入這羣人手中,國家衰敗也就是必然之勢了!

    曹操執政以來,一改多年的‘舉孝廉’制度,多次下達招賢令,強調‘不問出身,唯纔是舉’,只要有真有本領的人,那怕是出身寒門、人品低劣一些呢,自己也會給予重用的,從而招攬了大量的人才!

    這個九品官人法,與前兩者截然不同,是一種全新的選拔人才制度:

    朝廷在各州、郡設置中正官,州爲大中正官,郡爲小中正官,而且只能在本地人中挑選,可由地方官員兼任之!

    也就是說,冀州的中正官,只有冀州人能擔任,鉅鹿郡的中正官,也只有鉅鹿人能擔任,其餘地方的人不得染指!

    而這些大、小中正官的責任,就是對本治區內的人才,進行詳細考覈,具體又分三項:

    一是家世,就是家庭出身和背景,父祖輩是否出仕爲官,官職爵位高低,立下過什麼功績,或者受過什麼處罰!

    二是行狀,即個人品行、才能的總評,是否勤奮好學、飽讀詩書,是否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友愛親朋,以及個人私生活情況!

    三是定品,既以行狀爲主,家世爲輔,對人才進行評定,並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個等級,而品級一旦形成,就再也不能改變了,會伴隨一個人的終生!

    下三品之人,是沒有入仕資格的,只能當一輩子老百姓了。

    一品被視爲聖人之品,是不輕易授人的,成爲虛品!

    只有上品、中品的六個等級,纔可以進入仕途,正式成爲國家官員,而在官員升遷過程中,他的出身品級也起到極大作用,甚至是決定性作用。

    從表面上來看呢,九品官人法還是不錯的,公平合理、認真細緻,肯定能選拔出大量德才兼備者,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才!

    可是明眼人看的出來,這個九品官人法有大問題,與其說是爲國家選拔人才,不如說是爲士族選拔人才!

    首先,中正官在各州、郡任職,還必須是本鄉本土之人,這就把推薦、選拔人才的權力,完全由中央下放到了地方,久而久之,勢必造成地方實力膨脹,甚至不聽朝廷的號令!

    其次,擔任中正官者,要求出身好、威望高,人脈廣、有學識,而地方上具備這些條件的人,基本都出身士族集團,寒門子弟毫無競爭資格!

    最後,行狀好壞、概念模糊,出身高低、一目瞭然,在選拔人才的過程中,後者勢必越來越重要,甚至成爲決定性因素!

    長此以往,地方上選拔的人才,朝廷中充斥的官員,就會變成清一色的士族子弟,而寒門子弟從此與軍國大事無緣!

    說白了,這個九品官人法,就是士族集團提出的政治交易,如果曹丕答應下了,就支持他改朝換代!

    如果不答應,就算不能阻止‘以魏代漢’的天下大勢,士族集團也要給曹丕添點噁心、找點麻煩,起碼一二十年之內,皇帝還是姓劉的來做!

    問題是,曹丕會答應這種政治交易嗎?

    憑心而論,曹丕不想答應的,原因也有三條:

    第一,不問出身,唯纔是舉,是父親曹操制定的、並推行了二十多年的國策,以此招攬到了大量人才,也是曹營集團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父親剛剛去世三年,

    做兒子的就更改國策,還是逆轉方向的更改,這等於狠狠抽了曹操一耳光,曹丕難免落個‘不孝子’的罵名,曹家內部也會有人反對的!

    第二,士族集團不斷壯大,皇權勢必受到限制,國家也會出現諸多問題,進而激化社會矛盾,大漢王朝就是前車之鑑了,曹丕不想重蹈覆轍!

    第三,蕭逸開創爭鳴學府,大量的培養寒門子弟,每年畢業者數以千計,或是從軍、或是入仕、或是經商,深入各行各業,已經形成一股龐大勢力!

    如果曹丕倒向士族一方,推行九品官人法,蕭逸肯定第一個不答應,寒門子弟們也會起來反對,其後果不堪設想啊!

    因此上,這個九品官人法,就像是一顆誘餌,外面香氣撲鼻,裏面暗藏着毒藥呢!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