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魏能臣 >217.第217章 諸侯會盟
    陳留,春秋時爲留邑,先屬鄭國,後被陳國所得,故有其名;漢武帝‘元狩’元年,移濟川郡治於陳留縣,故改名爲陳留郡,歸屬兗州。

    陳留郡地處要衝,兼又土地肥沃,物產豐厚,人口衆多,一直是兗州的重要城邑,當今小皇帝劉協在登基之前的封爵就是陳留王,由此可見陳留郡在國家統治者心目中的地位;如今這裏又成了天下聚焦的所在,自從曹操打起討伐董卓的大旗,關東各鎮諸侯紛紛來此會盟,一時間兵馬雲集,鋪天蓋地,聯營長達數十里,聲勢極其浩大。

    及至‘永漢’元年,春,二月,關東各鎮前來會盟的諸侯共計有十八位,他們分別是: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

    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

    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

    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

    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

    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

    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鎮,濟北相鮑信

    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

    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

    第十五鎮,幷州刺史張楊

    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第十八鎮,會盟的發起者,曹操

    這些諸侯中,有實力強橫的,也有濫竽充數的,有一心爲國討賊的漢室忠臣,也有前來渾水摸魚的投機者,更有一些心懷大志的梟雄同樣混跡其中,如果用四個字來形容這個軍事集團,那就是--各懷鬼胎!

    幷州兵馬因爲路途較遠,所以是最後到達的,這次討董,張揚可謂拼老命了,盡起幷州兵馬二萬五千人,蕭逸也把經過擴充的‘玄甲軍’計五千人,全從雁門帶了出來,合計整整三萬大軍,而且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又經歷過對匈戰爭的洗禮,戰鬥經驗豐富,在各路諸侯中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實力派。

    大軍一到,首先安好營寨,不過蕭逸並沒有和張揚合兵在一起,而是單獨選了一個地方紮營,建起了自己的中軍大帳,如今的‘玄甲軍’在幷州兵馬裏是一個特殊的存在,說明白點就是‘聽調不聽宣’,已經有些半獨立的意思了。

    這次出征,蕭逸把玄甲軍的精銳全帶了出來,而雁門關則留下了張轉、楊和兩人駐守,如今匈奴人內鬥不休,短期內根本無力再南下進犯,以他們兄弟二人的能力,足矣保護一方平安。

    “啓稟統領大人,曹將軍派人送來了肥牛、美酒犒賞軍旅,並附有書信一封,請統領親啓!”一名親兵快步跑入中軍大帳,臉上滿是興奮的神色,看來****的物資應該很是豐厚。

    雖然兩軍近在咫尺,但不管怎麼說,蕭逸也是張揚的部下,如果曹操直接過來探望,就會有挖人牆角的嫌疑,如此對剛剛開始的諸侯會盟產生不利的影響,可如果是藉着****的機會,再送上一份手書,那是應有的禮儀,不會有任何的嫌疑了,而且蕭逸可以肯定,以曹操那做事滴水不漏的性格,肯定也給其他各諸侯,包括張揚那裏都送了牛、酒,這纔是奸雄的手腕啊!

    蕭、曹二人在洛陽時共謀過大事,靈帝駕崩那一夜,正是曹操連夜馳出城外,調動蕭逸所部兵馬,佔據皇宮,這才壓制住‘十常侍’,擁立了少帝,當時二人配合默契,相處的很是融洽。

    蕭逸看起來外表謙和,其實也是個內心極其驕傲的人,這也是所有穿越一族共有的特徵,因爲在穿越者看來,除了自己,周邊所有人其實都是活在虛幻中,難免就會產生那種以自我爲中心的世界觀,將其他人,包括帝王將相都看成草芥一樣的夢幻泡影,但有些人不一樣,即便是他們的一道身影也能在歷史的長河裏掀起驚濤駭浪,當然了,這樣的人物在這個時代裏,屈指可數,而曹操,位列第一!

    曹操的信很簡單,一是對蕭逸進行了一下問候,言語中頗多關愛,再有就是陳述了一下當今大勢,以及自己對時局的一些分析,其中很多見解和蕭逸自己設想的不謀而合,看來兩人還真是心有靈犀啊!

    書信中絲毫沒有拉攏收買的言辭,反而充斥着一種長者對晚輩的關愛,想想也是,曹操年長蕭逸近二十歲,看來他是真的把蕭逸看成一個才華橫溢,又有共同語言的晚輩了;潤物細無聲,也許這纔是親近一個人的最高境界吧!

    “曹公有心了!”看完之後,蕭逸隨手將信扔到了大帳的火盆裏,頓時升起一股青煙,飄飄渺渺,不留痕跡是一個好習慣,必須保持!

    ………………………………………………………………………………………………………………………………………………………………………………

    當天傍晚時分,各路諸侯集聚一堂,召開了一個盛大的宴會,宴會的地點就在曹操的大營中,一方面大家聯絡一下感情,探討下討伐董卓的策略,還有一件更重要的就是--推舉盟主!

    “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到!”

    “北平太守,公孫瓚……到!”

    “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到!”大帳門口,有專門的司儀官一聲聲的唱和着前來會盟諸侯的名字,隨便拉出一個來,都是威震一方的大人物。

    蕭逸是以部將的身份,跟在張揚身後一起來的,等到他們走到大帳前時,卻發生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驃騎大將軍,幷州刺史,張楊……到!”

    “雁門守將,點軍司馬,蕭逸……到!”

    “譁!……”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唱名,卻在與會諸侯中引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轟動,因爲這意味着曹操是把蕭逸和其他各路諸侯平等看待的,要知

    道,各路諸侯最起碼也是一郡太守,封疆大吏,而蕭逸呢,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點軍司馬’,二者相提並論,實在是太擡舉蕭逸了吧!

    一時間大帳內議論紛紛,有不屑一顧者,如北海太守孔融等,這些士族名流一向最注重身份,清高的很,此時聽到把他們和一個小小的‘點軍司馬’相提並論,頓時滿臉的溫怒,只不過自持身份,纔沒有當場發作而已。

    也有些聰明人選擇了閉口不言,如袁紹、袁術兄弟,以及北平太守公孫瓚等人,前者兩人是在洛陽城時就領教過蕭逸的厲害,他們深深的知道,這個‘鬼面蕭郎’是何許人也,又有多大的本事;至於公孫瓚,他長期駐守邊塞,對雁門大戰的經過知道的一清二楚,能夠陣斬兩萬匈奴大軍的人物,他不得不敬!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