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魏能臣 >717.第717章 許昌政變(上)
    就在曹家父子巡視官渡,爲數年之後的生死決戰做準備時,兩百里外的許昌城,陰雲密佈,電閃雷鳴,一場大規模的政治風暴正在醞釀之中,磨刀之聲,霍霍可聞!

    “喝!……美酒佳餚,不醉不歸!”

    “飲!……夜景如畫,不可辜負!”

    ……………………………………

    深夜-車騎將軍府,張燈結綵,大擺筵席,僕人們往來穿梭,各種美味佳餚流水般送了上來,什麼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裏遊的……應有盡有,賓客們開懷暢飲,盡情享受眼前的快樂時光!

    與喧鬧的前堂相比,後院裏卻很平靜,燈火稀疏,寂寥無聲,各處黑暗的角落中,不時有身披甲冑,手持兵刃的護衛來回巡邏,防守的格外嚴密!

    密室中,車騎將軍-董承、尚書僕射-伏完、長水校尉-種輯、侍中王子服、吳子蘭、吳碩……共計十餘位朝廷大員,團團圍坐一起,正在商議一件關係漢室存亡的大事!

    自古以來,羣臣私下聚會,都是執政者心中的大忌,一旦被人得知,扣上‘結黨營私,密謀造反’的大帽子,那可是滿門抄斬,誅滅九族的大罪呀!

    不過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羣臣不可私下聚會,咱們光明正大的見面不就行了,藉口是現成的……壽宴!

    朝廷的法令再嚴格,也不能限制大臣們過生日,更不能限制親朋好友上門祝壽吧,這就叫國法大不過人情!

    每當羣臣需要私下聚會,商議一些黑暗事情的時候,就會組織一次壽宴,只要進了府邸,關上大門,就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了,想說什麼,想做什麼,自由自在,這個辦法還是司徒-王允的首創呢!

    有人問了,大臣也是人呀,每年就過一次生日,比如你八月過生日,結果五月份就出事了,需要私下會晤一番,總不能幹等三個月吧,那樣黃花菜都涼了!

    放心吧,上千年的政治鬥爭中,涌現出無數智者,大臣們早就想出瞭解決之道,生日每年只有一次,可架不住咱家裏人多呀!

    這個時代沒有婚姻法,只要養活的起,想娶多少女人都可以,放眼望去,朝中的文武百官,誰沒有幾十個侍妾,就是人數過百也不稀奇,相反的,您要是堅定的奉行一夫一妻,纔會成爲另類呢,同僚們會懷疑你某方面的能力,大批的虎鞭、鹿茸、人蔘就該送上門了!

    這樣滋補一番之後,您還是不納妾,下一步,同僚們就會送上容貌俊美的**了,不愛女色,必好男風,你總得喜歡一樣吧!

    在男人眼中,面子比天還大,爲了顯示自己身體強健,虎虎生威,還能爲大漢王朝繼續奮鬥下去,也得多娶幾個女人呀,可以說,侍妾數量的多少,也代表着大臣的身體情況,只要還沒斷氣,就得繼續做新郎官!

    滿朝公卿,要說誰的女人最少,就得屬徵西大都督-蕭逸了,連沒過門的老婆加在一起,勉強湊夠一巴掌而已,好在府中有數百‘娘子軍’支撐門面,大家纔沒懷疑什麼,只是認爲蕭郎口味怪異,不喜婦人,只愛幼女!

    言歸正傳……女人多了,孩子也就多,一個合格的貴族,妻子、侍妾、兒女加在一起,數量基本過百了,換句話說,每隔三天左右,府邸裏就可以辦一次壽宴,這樣的聚會密度,足夠商議任何軍國大事了!

    如果遇到緊急事務,當天必須私下聚會,恰好那天就是沒親人過生日怎麼辦?

    這個也好解決,在侍女中挑一個容貌漂亮,又比較合心意的,當即宣佈納爲侍妾,當天辦喜事,當夜做新郎,這不就有聚會的藉口了,不過多娶幾個女人罷了!

    比如車騎將軍府的宴會,就是董承慶祝自己新納了第二十七房妾室,至於小妾叫什麼名字,長的什麼模樣,那就不重要了,總之,賓客們來了,目的也就達到了!

    …………………………………………………………………………………………………………

    “諸位同僚,曹賊巡視黃河沿岸,許昌城中兵力空虛,咱們撥亂反正、匡扶漢室的機會來了!”董承手握寶劍,一臉殺伐之色,他既是聚會的召集者,也是發動政變的主謀之一!

    “願與大人同心協力,共誅****,報效朝廷!”

    在座之人,有的是漢室死忠,有的是士族代表,有的是落魄官僚,還有一些跟地方諸侯牽扯不清,不過嗎,他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恨曹操入骨!

    長久以來,在曹操的鐵血手腕統治之下,衆人活的是戰戰兢兢,生怕得罪了這位丞相大人,自己全家老小就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極度的恐懼,引發了極度的仇恨,誰不想拿下頭頂的懸劍呢?

    另外嗎,曹操推行‘唯纔是舉’政策,不論出身,只看能力,大量提拔寒門子弟爲官,極大的損害了士族門閥的利益,只是他們畏懼曹操的權威,敢怒不敢言罷了!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以前有曹操坐鎮許昌,大家心中畏懼,只能夾起尾巴做人,如今天賜良機,老虎竟然出巡了,拿就該輪到猴子們顯示身手了!

    在這種大環境下,各方反曹勢力迅速聚集一起,準備發動一場宮廷政變,除掉曹操,恢復他們失去的天堂!

    不

    過嗎,政變不是過家家,要想獲得成功,三大條件必不可少:兵馬、聖旨、外援!

    兵馬,其實最好解決,別看在坐的不是文官,就是虛職武將,手中沒有一兵一卒,可是架不住他們潛力大呀,家裏有的是人手!

    士族出身的官員,背後都有一個龐大的家族,族人少則數十,多則上百,再加上附屬他們的護衛、門客、奴僕、佃戶……加在一起,不下上千人,可以說,一個士族集團,就是一個微型國家呀!

    兩漢時期,百姓們比較尚武,七八歲的小孩子也能耍幾個劍花,成年人就更沒問題,只要裝備上甲冑、兵刃,立刻就是一名合格戰士,再把這些人聚集起來,豎起一面旗幟,那就是一支軍隊了!

    在坐的有十幾位大臣,無一例外都是士族出身,他們手中的力量加在一起,聚集起幾千人馬不費吹灰之力,用來征戰可能不夠,用來發動一場宮廷政變,卻是綽綽有餘了!

    聖旨,正所謂‘扯虎皮,做大旗’,要想發動政變,沒有皇帝的旨意絕對不行,就算沒有真的,假的也得弄一份,當年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曹操就是矯詔起事,說是真的,就是真的,假的也是真的--這就叫政治藝術!

    伏完、董承等人比較幸運,他們不用弄什麼假詔書,因爲這場政變的幕後黑手,就是一心想要奪回權力的小皇帝,至於聖旨嗎,早就準備好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