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宮薔燕歌 >第四百一十章 瓔珞羽衣舞一曲
    日晷一分一分偏移,滴漏一滴一滴滴落,時間正在流逝。寧思瑤只覺得心煩意亂,難以集中注意力。千般回憶百般滋味一起涌上心頭,他努力驅逐着這些念頭,卻怎麼也無法將它們趕出自己的內心。

    防止,盜。甚至,這些念頭擺佈了他的神思,叫他覺得氣忿,更叫他覺得心中有恨。原來這些就是陳就學不想讓他知道的,想讓他在往後的時間裏慢慢想明白的,可惜他在這殿試的考場上一股腦兒全都想明白了。

    過幾日更,正,文。新八一中文網首發 ....

    至此,寧思瑤和寧硯泠這對姐弟,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更從不同的人口裏零零落落地知道了這整樁事情的全貌,最終殊途同歸,將這件事看了個透徹網更新最快 電腦端:..

    遙想當年楚皇剛登基時,陳俁復身爲內閣首輔,牢牢把持整個內閣,更大肆削減軍費,引起了文臣和武將之間的矛盾。而這武將裏又以定國公葉家和祁穆後人兩家爲重,葉家鎮守關內,把持四海。祁家鎮守關外,獨霸漠北。

    這兩家之間的恩怨恐怕說上三天三夜都說不完,然而寧思瑤只知道削減軍費一事,兩家的態度竟是截然不同。定國公受封公侯,有自己的封邑,並不完全仰仗朝廷撥予的軍費。可是祁家不一樣,關外乃是不毛之地,祁家雖是將軍世家,可是依然是食君之祿的臣子,軍費一削,對祁家的影響最大。

    那時候祁家大約是想拉攏葉家一起上疏,複議內閣削減軍費一事。這事原本是談得好好的,祁葉兩家爲此甚至還結過盟。

    聽說,聽說祁大將軍還想和定國公結個兒女親家,來鞏固兩家的關係,更玉成此事。哪知道都過了定了,事到臨頭葉家卻不肯出頭了,祁大將軍咬碎了牙獨個兒上的疏,內閣卻根本不予理會。

    這路被堵死了,祁大將軍幾乎想連夜入京面聖。叫身邊人死勸,勸下了。他是邊將,非詔不得入京,否則視爲謀反,格殺勿論更何況那會兒楚皇尚且年幼,面聖又有何用內閣就是陳俁復的一言堂

    可憐祁大將軍變賣了自家的傢俬,補足了少撥的軍費。苦苦支撐了幾月,幾乎要支撐不下去了。就在這當兒,呼顏族叛亂了

    也虧得呼顏族叛亂,陳俁復不得不給祁家補上一些數目,一直到了今日寧思瑤想,怪道書院裏也有人說祁家“養寇自重”,如此想來,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軍費的裁奪,實在是太敏感,他們這些新科進士,一天的朝堂都沒有上過,哪裏知道這裏頭的彎彎道道,舉足輕重若是大筆一揮,潑墨豪言,只怕這卷子送了上去,自個兒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軍費處置是難判之案,若是順承着祁家,那就該多撥軍費。可是自三月以來,關外卻改換門庭,由葉芷旌掌兵。看這報章,葉芷旌連連翻勝,軍費卻沒有增加一分

    削減軍費,補足軍費,維持現狀,哪一個都不好削減軍費得罪祁家,補足軍費得罪葉家,維持現狀維持現狀那是偷奸耍滑頭

    這已經不是制策了,幾乎就是站隊,是表忠心祁家背後是梁次輔,是今上。可是那葉家背後卻是景首輔,是兵部,是國舅公,更是太后

    寧思瑤聽着左右隔間裏筆尖滑過雪浪紙的“沙沙聲”,竟是嚇出了一身冷汗,這題怎麼答得罪太后還是得罪楚皇下筆之前是不是該先掂量掂量自己脖子上到底有幾個腦袋

    思及於此,寧思瑤忍不住捏了捏眉心。他方纔正在破題,可是叫那兩個小太監攪和了一番,如今這思路竟似斷了的機杼,實難承前啓後,相接相連。

    “啪”寧思瑤有些氣悶,將那筆擲在桌上,濺了幾滴飛墨,卻叫那小路子手腳麻利地擦了個乾淨。

    誰出的題目寧思瑤腹誹道,自楚皇登基以來,兩次春闈後殿試的題目不外乎是賑災濟貧,治水,懷聖人言立德即可。可如今這題目看似在問軍費,問民生,可是背後牽扯的卻是祁葉兩家的紛爭,是朝中兩派的纏鬥,更像是在站楚皇或是李太后的隊

    這題實在難以回答。這出題之人實乃虎狼之心只是出題人陰鷙於詞,聽到這些話只當是褒揚了罷

    場上的士子爲難至此,而在這偌大京都的某個衙門裏,那出題人正受着同僚的恭維。

    “哼哼”只聽得一聲陰冷刺耳的短笑,在這蕭瑟的秋日裏驟然聽到這樣的笑聲,叫人不禁一哆嗦。

    而那陰笑的人停了下來,聲音裏也含着幾分陰沉:“先生真是好手段,竟然能想出這樣的題目今科的士子怕是要被先生活活坑死了”

    這話怎麼聽也不像是好話,可是聽話的人偏偏喫這一套,他竟是笑着答道:“你老過譽了,在下才疏學淺,作這制策之題不過是勉強。倒是大人,一眼能看出這題目裏的玄機,簡直就是在下的知音”

    “只是”那說話人拖長了音調,也不知在賣什麼關子,“不知道這老朽能看出來的,陛下能不能看懂呢”

    “陛下”那聽話人略一沉吟,“陛下那頭不必擔心,這題目陛下是早過了目的,又有梁先生助着咱們陛下絕想不到這上頭”

    他的聲音轉而變得興奮起來:“到時候翰林院判好了卷子,陛下看到卷子的時候,纔是最精彩的時候可惜你我不能親眼看一看啊”

    說話人倒也明白,他大笑道:“那些嫩秧子纔沒有先生的心竅,他們的卷子麼想必十分精彩,陛下看了只怕會是震怒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又所謂君子不立於圍牆之下啊先生是出題人,還是躲得遠一些比較好。是不是,嗯哈哈哈哈哈”

    大正十年,秋闈過後,便是恩科會試,會試放榜後,便是殿試。

    天下人只當那六月過後,由汪耀會牽頭,在李太后和楚皇的默許下,景粱兩派已然相和。朝中該一片太平之象,大周也該是一片昇平之世。

    可誰又會知這朝堂上的事,向來是人心難測。平靜之下是暗涌,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張精心編制的網正在悄悄撒下,而那躊躇滿志來參加殿試的士子們,便是投進落網裏的第一網魚,更是魚餌,要引出那九淵之下,更大的魚。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