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虞奇俠傳 >第三百七十五章國策
    大宗伯聽到這話,連忙對着幽王說:“幽王,你這是什麼話,王爺放心了,這一次只是在那裏待一段時間,等到時候到了,王爺你就可以回到封地了。.90xs”

    幽王想了想,對着大宗伯說:“不知道我是否能見聖人一面?”

    “這個,本官也不知道。”大宗伯說着,對着在一旁伺候的內臣使了一個眼色,內臣就立馬退下去,大宗伯對着幽王行禮,對着幽王說:“王爺,臣先告退了。”

    “大宗伯卿慢走。”

    幽王看着大宗伯卿,目送大宗伯卿離開這裏。

    那個內臣前去勤政閣,卻得知聖人已經去了麟趾宮,於是他讓人去麟趾宮傳信。

    這時候聖人在麟趾宮詢問雅妃說:“華玉,你最近感覺如何?”

    “多謝聖人掛念,臣妾和耀檀一切安好。聖人,臣妾聽說康國公派人來爲幽王求情了。”

    “是的,朕也準備放了幽王。朕給幽王八個字,人心似水,民動如煙。不知道華玉你認爲這八個字如何?”

    雅妃聽到這八個字,沉默了良久,然後纔開口說:“聖人,幽王接下來準備前去什麼地方?”

    “他將要去益安府,如今祥雲府那羣人,有些難纏。他倒是一個懂得打仗的人,先去益安府待着,等他銳氣消散了,然後再讓他進入祥雲府。祥雲府設立府縣多年,這樣下去也不是一個辦法。”

    “但是這刀兵一起,需要不少錢銀。”

    “錢銀的確是一個問題,但若是得到了祥雲府,少說有十萬畝耕地,而且有人勘測來稟告,祥雲府至少有十幾處銅礦,這要是挖掘出來,至少能有百萬斤銅,到時候鑄造成錢,這軍費就出來了。”

    雅妃聽到這話,讓人將一封奏摺遞給聖人,聖人打開看了看,對着雅妃說:“這是華玉你想的稅制嗎?”

    “是臣妾和臣工商議了一年改出的。”

    這個稅制不在收春秋稅,而是統一改爲夏稅。

    而且不在按照田畝收,是按照人口收,一個人口稅是絹半匹,棉四兩,米兩斛。這凡是十六歲的男子就算一個壯丁,凡是嫁人的女子也算。四十五歲以上,十六歲以下到十三歲的男丁算半個。六十歲以上,十三歲以下不入稅。

    這個人口稅,無論有沒有田地,都一視同仁。若是沒有錢,那麼就去當勞役,替人代役來賺取。

    而且無論是國公還是親王,超過規定人數,多餘的人口也要按照人丁上稅,這樣免得流民庇護在國公之下,導致他們做大。

    聖人看了一下,在米兩斛那裏停了一下,對着雅妃說:“這個稅是否有些重了。”

    雅妃對着聖人說,這樣的稅到說不上重,對於小戶人家,也就一年繳納三石米,如今就算守成差的田地,兩畝田地就夠了。虞朝有二十二萬萬畝耕地,其中十萬萬畝爲官田,十二萬萬畝爲私田,而國朝人口還不到二萬萬人,其中爲耕種官田者,有六千餘萬,這十二萬萬畝平均分攤到天下人身上,一人有十畝。

    這樣交稅有的好處就是,虞朝只有一千萬人不用交稅,這樣下來,朝廷一年交稅的就不止三千萬兩了,至少是一萬萬兩。

    聖人聽了之後,對着雅妃說:“這個還是有些高了,按照人丁收稅倒是不錯,如今朝廷不缺這點銀兩,不如絹半匹,棉二兩,米一斛。”

    雅妃對着聖人說:“這是聖人體貼之處,只是自古以來,朝廷每次體恤小民,總有人從中作梗,臣妾認爲,這一次要好生監管,不能讓大戶逃稅,小民受災。”

    “你說的是,不過朕擔心就是,這樣以來,佃農會因爲這樣被趕出來。”

    魏朝是按照僱農制,就是將土地租借給農民,每年按時收租。

    這個就是鐵打的規定,無論災豐。豐年還好說,倒是到了晚年,這個政策就不行。

    首先是朝廷又要徵賦稅,又是地主催租,這雙方都如同催命一樣,百姓活不下去了,就只能當流民,參與民變。

    虞朝吸取了這個教訓,實行佃農制,這個佃農就是要將農民一家人給僱傭了,這一家人無論種出多少,都是地主的。但是相對的,地主也要養他們一家人,等到那個人六十五歲之後,就可以不用勞作了。而他們的子嗣,在十六歲之後,就可以決定去留。

    當然比起農奴來,這些人還是有一些權力的,若是被無辜鞭打或者虐待,一律按照打傷良民處置。

    這條規定,還是垂憲年間規定的,垂憲元年以前,這些地主自然將這些人當做牛馬來用,別說活到了六十五了,就算到五十的就少。

    垂憲元年,文皇帝覺得這樣下去,不是一個辦法。

    這個法子本來就是要將流民給分攤在地主身上,讓地主替國家養流民。

    現在因爲開國沒有多少年,兼併不嚴重,佃農不多。

    但若是這樣下去,若是朝廷中衰,有大量佃農產生,還這樣做嗎,一定會激起大規模的民變。

    於是他才補充了這一道律例,這樣最開始自然有地主不願意養佃農了,但是土地不能自己種,於是只好認可了。

    聖人如今擔心的就是,若是實行這樣人丁稅,那麼地主他們一定不願意養佃農了,畢竟這樣成本就高了,以前實行田賦的時候,他們不可能讓田地空着,平白納稅,於是才用佃農。

    雅妃聽到這話,對着聖人說:“這樣其實也是爲了天下百姓好,佃農少了,村裏大戶要就算了買了田地,一個人也不能當兩個人用,最後自然會繼續僱人,而且臣妾認爲,雲歌府太空了,不如讓一些人去耕種。”

    “雲歌府適合種植嗎?”

    “以前狄人在的時候,也種植過小麥,可以試試。”

    聖人聽到這話,點點頭,對着雅妃說:“這是國策,朕一時間不能做出決定,明天上朝之後,朕和朝臣們商議的。”

    雅妃點點頭,說這件事的確急不得。

    聖人拿着這一道國策,回到了勤政閣,這時候內臣也稟告說:“幽王要見聖人,不知道聖人願不願意一見。”

    聖人想了想,還是前去三省殿,到了三省殿,幽王見到聖人,對着聖人行禮。

    聖人嘆了一口氣,讓幽王起來,然後對着幽王說:“七弟,你見到朕,不知道你想要說什麼?”

    “臣弟只是想問聖人,臣弟此去,聖人有什麼要交代的。”

    “朕要交代的就只有那八個字,你到了那裏,可以慢慢想,慢慢思,等你想明白了,想通透了,一切就好說了。”

    幽王聽到這話,看了看聖人,然後嘆氣說:“若是臣弟一輩子都想不明白呢?”

    “不會的,人的一輩子很長的,八個字,不多,你去吧,好好想,好好思考。”

    聖人拍了一下幽王的肩膀,對着幽王說:“這八個字,要想明白,倒是不難,只是難就難在,你不願意想明白,不願意去想。去吧,去吧,七弟。”

    聖人心情複雜地離開這裏,等到了卯時,聖人前去上朝,將這個國策宣佈了。

    大臣自然議論紛紛,地部官員反對最爲厲害,這陳朝以前就是丁銀,按照人丁上稅,弊端太多,到了陳朝就改爲田賦了,所謂田多稅多,田少稅少,無田無稅。

    當然這個攤丁入畝到了陳朝後面就成了國庫虧空的一個大問題,當時朝中上下瞞報,有些人因爲稅太多,直接賣田當流民,而大戶人家買了田,打通關係,上下瞞報。

    這些流民最後活不下去,就只能民變,陳朝去鎮壓,然後戰爭一開,軍餉就多了,國庫沒有錢,只能徵稅。這又只能逼着農民賣田。

    最後陳朝就演變成了匪越剿越多,亂越平越亂。

    當時的國舅魏武帝就是趁着機會,得到大戶人家的支持,軍餉靠着世家支撐,不向民間索取,得到了民心。

    這也是後來魏朝立國之後,世家大族保持朝政的原因。

    魏朝最開始以白銀從世家大族買田地反給農民,最後也改良賦稅,實行一鞭法,什麼天賦稅收都是直接繳納銀錢,最後結局就是銀兩被世家大族給掌控,落得和陳朝一個下場。

    虞朝立國之後,覺得田賦不錯,畢竟世家大族佔據着大把田地,而且不收銀兩,用米帛來換,國庫逐漸充實起來了。

    地部官員認爲田賦不能變,就算無田那些人,也可以變成佃農,不會變成流民。

    而若是按照丁銀來,這些沒有田地的應該怎麼辦。他們一切都要靠着錢來買米和布帛,這就算代役,也賺不了多少錢財。

    他們想要當佃農,而大戶人家未必會答應,這些人最後沒有生路,那麼豈不是隻有造反一條路。

    地部認爲,收取丁銀,有利的是世家大族,畢竟原來他們田賦就不用再交了,只用交丁銀。如今這丁銀這麼少,這算來算去,還是他們划算。

    “這丁銀對於民不便嗎?”聖人覺得這丁銀比起田賦來說,還要少了,對於民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如果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