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重生之神級學霸 >115.第115章 太大了
    在最後的實驗階段,巫塵遠和他的精英團隊迸發出了久違的激情,翻譯了大量的國外資料引經據典,與捷利康公司據理力爭。

    弗蘭奇一度採取了各種偏門方式,包括賄賂談判團成員,借用衛生部的高級幹部施壓,都被巫塵遠頂了回去。

    冷眼旁觀的楊銳,此時也不由的升起些佩服。仔細想想,巫塵遠等人頂住的壓力着實不小,其中有來自上層的,有來自同僚的,有來自談判對手的,也有來自他這種合作伙伴的,換一批人,還真不一定能做到這一步。

    光是楊銳的步步緊逼,就不是每個談判團隊都能忍受的。忍不住,就不免有一拍兩散的可能。

    如此算來,卻是巫塵遠團隊的堅強,促成了談判的最終達成,也維護了楊銳的利益,否則,讓楊銳和捷利康公司直接談判,結局實難預料。

    另一方面,巫塵遠除了騷動的官癮,自己收穫的東西其實並不多。準確的說,巫塵遠並不是爲了私人利益而談判,而是真正的在履行自己的責任。

    能做到這一點的官員,也着實不易。

    相比之下,弗蘭奇等人的商人劣勢在接下來的談判中暴露無遺,他們的談判團人員雖多,能一天到晚堅持參與談判的卻不多,能持久保持精力的更少,翻譯的敬業水平且不去說,談判桌上的堅持又遠遠不能與中方相比。

    簡單來說,他們賣節操的時候,沒有中方賣的便宜,當他們要立牌坊的時候,立的沒有中方高。

    一週後。

    協議談判漸漸明朗。

    弗蘭奇的代表團成員,又邀請楊銳做重現性實驗,這一次,他們送來了更多的設備,直接架設了西堡肉聯廠的臟器生化車間。

    西堡肉聯廠上下亦是如臨大敵,整整準備了3噸重的幹豬心。

    假如工廠化的重現實驗能夠成功,簽約也就是板上釘釘了。

    爲了準備這次工廠化實驗,捷利康公司提前購買了價值20萬美元的設備,自天津港直接送到了西堡鎮。

    假如談判不成,這些設備自然是要送回去的。但是,提前投入也是一種態度,重現工廠化的實驗,與其說是考察,不如說是證實。

    捷利康的英國總部爲此將他們此行的首席技術官也從天*津調到了西堡鎮,這位名叫特拉普的謝菲爾德大學的前教授,和許多生物專業的研究者一樣,做到了學界頂端,然後選擇了收入更高的公司。

    很多做基礎研究的教授,人到中年都會遇到嚴重的經濟危機,他們的年收入往往和年輕自己10歲的藍領工人一樣,爲了擺脫經濟危機,更多的是爲了解決日益嚴重的家庭經濟問題,有機會轉行的生物學教授,很多都會選擇進入製藥公司。

    以純收入論,製藥公司的高級技術官員拿到的薪水是學校薪水的5倍以上,厲害的拿到十倍也不稀罕。

    不過,進入製藥公司通常意味着不再繼續基礎性研究,對於做了半輩子類似項目的教授們來說,這並不一定是令他們高興的決定。

    80年代以前,大部分的歐美研究者是安貧樂道的,正如中國的研究者一樣。然而,里根時代的美國和歐洲,卻慢慢變的功利化和金錢化。社會評價成功者的原則也變成了能否賺到錢,而非社會貢獻。

    可以說,自80年代以來,發生在中國的社會價值觀庸俗化並不是中國獨有的,而是世界性的。

    60年代或者70年代,若是有國際生物研究會議,與會的老朋友會談自己的實驗和理論,並不多談實驗室條件和收入薪金,但到了80年代,情況顛倒了過來,老朋友們總是在談論實驗室條件和薪金,它們似乎也比實驗和理論更能證明成功,或者說,實驗室條件和薪金的重要性,在慢慢的超過純理論的價值。

    特拉普首席技術官依舊保持着做教授時的嚴謹,看過了楊銳的實驗準備與實驗設計,又檢查了他安裝的設備,才退出臟器生化車間,讓楊銳和他的實驗助手自己操作。

    近百頁的翻譯文獻,看起來也不輕鬆,特拉普也算得上盡職盡責了。

    而更讓他感興趣的顯然是楊銳本人。一名中學生,能夠撰寫學術文章,在世界範圍內不能說稀罕,每個國家都有不少的早熟少年,可是,能看了說明書,就幫工程人員安裝先進設備的少年,顯然是非常少見的。因爲這更多的是經驗問題。

    特拉普因此問了好些個問題,得到了相對滿意,卻不是真正滿意的答案。

    想來,也只有這種時候,特拉普才能重新找回教授的幸福感。

    西堡肉聯廠的賀海川和寧民也進了臟器生化車間,幫楊銳操縱數量衆多的大型設備。當然,說是大型,最多也就是幾十升容量的裝置罷了,80年代的生物製藥公司,處理能力普遍不高。

    他們聽楊銳和特拉普的對話,基本是聽天書的感覺,有翻譯幫忙也是一樣,到了實驗開始,二人還是沒有搞明白整個循環運轉的體系,只能像是何成和姚尺一樣,做某個局部的工作。

    楊銳設計的輔酶Q10的生產線需要10名工人,現在算上他自己有5個,雖然僅有總數的一半,勉強卻也夠用。

    這種運行效率也正是英國人所看重的,他們都不耐煩管理大量的工人,十名工人加一名

    脫產幹部的組合,非常符合其預期。

    西堡肉聯廠方面比較無所謂,從內心裏,他們其實是希望增加工人數量的,這樣也就有了更多的編制。但從另一方面講,他們承擔着製藥工廠的工人培訓和工人管理的任務,越多的工人數量,也就是越多的壓力。

    原來的西堡肉聯廠臟器生化車間就是一個班組二十多人的編制,現在劃10個人出來,倒是不用他們費什麼事。

    如此一來,等於西堡肉聯廠白得了製藥工廠的股份,管理層倒也挺高興的。

    至於地皮和廠房,對於一家副廳級規模的工廠來說,也就等於沒有付出了。偌大的西堡鎮,有此規模的工廠一個都無,現在的土地又都是劃撥性質的,除了些磚瓦人工,他們想要多少廠房就有多少廠房。

    倒是全新的生物製藥工廠,對西堡肉聯廠來說頗爲新鮮,也有不少人圍在原來的生化製藥車間外面,大眼瞪小眼的參觀。

    兩天後,3噸重的幹豬心被消耗的一乾二淨。

    將近1公斤的輔酶Q10,也以大顆粒的結晶呈現在衆人面前。

    “稱量了嗎?”弗蘭奇搓着手問。

    “980克,接近一公斤了。”楊銳將口罩解了下來,在助手的幫助下脫防護服。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