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醫歸 >第二百一十章 募集
    冬月初三這一天,無風無雨天氣融合。

    位於江陵城西南一帶的鑼鼓巷熱鬧不已,院門大開,來來往往的車轎顯得有些擺不開了。

    陸夫人一早過來幫忙,知府太太也早早的趕過來幫忙撐場面。

    錦書這天裝扮一新。新梳了倭墮髻,戴了紅寶頭面,耳朵上戴了一對赤金的葫蘆耳環。少有的描眉畫眼。換了身新做的香色妝花緞的織金褙子,底下乃一條月白色繡寶相花的八幅湘裙。

    客人們相繼都到了,陸夫人等陪着在花廳上喝茶,錦書款款而來。

    她正青春年少,容顏又生得極美。這樣細細一打扮,頓時有了豔壓羣芳之感。甫一出場,倒讓花廳立刻安靜下來,頓時聚集了所有人的目光。

    其中一位太太立馬奉承道:“滿城都在說秦娘子如何英勇,還以爲是個五大三粗的健婦,沒想到原來是個嬌滴滴的美人兒。可真是讓人意外。”

    知府太太立馬也跟着說:“秦娘子的美貌,在江陵一向很有名氣。”

    錦書坐定後,先是微笑的與前來的一衆夫人太太們道了謝:“今天秦門不甚榮幸,能得諸位夫人太太賞光,在此,我向大家行禮了。”錦書着離了座位,向大家道個萬福。

    當下立馬有人道:“秦娘子太客氣了。要不是當初您站了出來,號召全城的百姓一致抗擊蠻夷,江陵城只怕早就丟了。您爲了救全城的百姓身負重傷,大家都感念您的恩德,在爲您祈福。我們也是受了秦娘子的恩澤。”

    錦書也不居功,反而更是謙虛的說:“事出突然我也只做了該做的事。今天寒舍備了酒席,請了戲班,請大家隨意。”

    當下便請了各位夫人太太,到廊上入席。戲班子早就準備好了,見大家人已到齊,便開始鳴鑼唱戲。

    江陵地方小,這個戲班子不如洛陽的德音班,但他們的當家花旦身段極好,容貌秀麗,唱腔也極好。扮演的崔鶯鶯倒別有一番韻味。

    錦書見大家看得高興,又命人給那花旦重重地賞了一筆。

    對於今天的飯菜錦書慎重的考慮之後,讓廚房給備了攢盒。攢盒也有講究,葷素搭配得當,好看又好喫。大家可以一邊看戲一邊喫,比較隨意,沒有那麼多的拘泥。這些夫人太太們也比較放得開。

    等到大家喫完了飯,上了茶。錦書瞅着時機差不多了,命暫時歇了戲,這裏纔將今天的用意當着大家的面說清楚。

    “承蒙各位賞臉,今天請大家來,一是看戲散心,二來還有一事相求。”

    錦書放眼看去,江陵有頭有臉的富貴之家都在這裏了,她萬分沉着又道:“這些蠻子可惡,幾年來鬧得大家不安寧,日子也過不安生。好在陸將軍英勇,總算將這些作亂的人給平定了。將來也不會再有什麼事兒發生。前幾日我和夫君出城去看,田地成片成片的荒蕪,看着心疼。想着這些好田地還是該好好的耕種起來纔是。只是這幾年不是天災就是人禍,收成也好不到哪裏去,農民們用水困難。該多修建兩個水壩,方便他們取水。所以首先要解決的事情便是河工。如今請大家來,就是希望大家能夠一起想想辦法,怎麼把水壩修建起來。”

    當下那些婦人心裏都明鏡似的,知道天下沒有白喫的午餐。他們能有什麼辦法,能拿得出來的也只有錢了。陸夫人第一個響應:“秦娘子此番的確是義舉,爲了江陵的百姓我出二百兩。”

    知府太太們緊隨其後,也出了同樣的數目。萬家自然也不甘落後,同樣跟着出了二百兩。

    錦書多了個心眼,讓個丫鬟拿着筆將各家各戶許諾的銀兩都一一記錄了下來,以防後面不認賬。

    一二百兩對於那些富貴人家來說,不過九牛一毛,大多也願意出這個錢,博個好名聲。

    不多時,已經募集了快二千兩的樣子。

    有一個四十來歲的婦人突然插了句嘴:“秦娘子願意出多少啊”

    錦書微笑道:“我出五百兩。”

    五百兩是今天最大的一筆數目了。衆人對錦書的大方表示了一番稱讚。

    錦書當場表示:“各位的善心,我會讓人張貼紅榜在衙門前。每一筆錢怎麼開支用在什麼地方也會一一的告知大家。”她心裏清楚,這些該公開的事就得公開,不能讓大家心存芥蒂。總之得讓大家相信她。

    大半天的時間就籌了二千多兩,比錦書預期的還好。

    等到秦勉回來後,兩人計議了一番,通過他們夫妻的共同努力,已經籌了三千來兩銀子。修建水壩的銀兩暫時有着落了。

    等到錢都到了賬上之後,便可以安排人手開始正式動工。

    動工那天請了一班舞獅過去助興,也吸引了城裏城外許多人過去觀看,弄得熱鬧非常。

    解決了這件事之後,秦勉又說該把那些荒蕪的土地重新規整,有人願意買就賣掉,沒人買的話就分給那些貧苦的農民。貧瘠的山地讓種桑樹、高粱、棉花等作物。

    總之山不能荒蕪,不能有大片的土壤裸露。要不然等到爆發洪水的時候會產生泥石流,吞沒村莊。

    政府推出了許多發展生產的舉措,南疆大地出現了蓬勃的生機。農民們種地的興趣又高漲了。

    剩下一件事情就是安置流民。

    這些年來隨着接二連三出現的災荒和動亂,流民也越來越多。流民問題始終困擾着朝廷。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決,遲早會出現第二個第三個陶詠豐。

    關於流民的事,秦勉與龐知府商議了好些天也沒有拿出個合適的舉措來。這的確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錦書見他頭疼,曾給過建議:“一些年輕力壯的不如納入陸將軍的麾下。以後真要打起來的話,需要很多的兵力。其他的一些願意種地的就分給他們田地。願意做買賣的,在賦稅方面有所減輕,相信大家還是很願意。”

    “你說的這些都是願意上進的人,然而這些流民中有許多人懶散慣了,不服管教的多着去了。遲早會出事,還是得想個法子,慢慢安頓他們。你說的這些我們都考慮過了。”

    錦書微笑着說:“也不急一時慢慢來吧,總會有出路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