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康乐天下 >第四十三章 现天花钱塘延杜,回京口文寿教子(中)
    ”con148789”>

    【接上回】

    “希望不是天花吧。”谢瑍心里暗暗祈祷,虽然他知道可能性很小。就算是天花病毒,问题是,传染源在何处呢?这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可惜现在还不是问这个的时候。

    那么什么是天花呢?天花从何而来?为什么这个病就没法医治呢?我们有必要对此做一个简要的说明。

    天花,据考古分析早在3000年前就存在了。他们从公元前1157年去世的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木乃伊的脸部、脖子和肩膀上,都找到了患过天花所造成的外形丑陋、皮疹发作过的印迹。经考古学家和古代病理学家研究,认为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现在所找到的最早的一个天花病例。据此推断,早在前1161年,天花开始袭击埃及。约前1000年,商队把天花从埃及带入印度。

    在我国,关于天花最早的记载却是晋朝的医药道人葛洪。他在《补阙肘后百一方》简称《肘后方》中记道:“建武(光武帝刘秀年号)中于南阳击虏所得,乃呼为虏疮”,“比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治得瘥后,疮瘢紫黑,弥岁方灭。”同时他对“天花”的起源进行了追溯。指出:此病起自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公元23-26年)。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天花”病的记载。由此推断,天花大约是在公园1世纪传入中国。书中还说:“永徽四年,此疮从西流东,遍及海中”。这是世界最早关于“天花”流行的记载。对于“天花”书中尚载有具体治疗药物方法(笔者看了几遍肘后方,都没找到治疗天花的药物方法,有看到的告诉我)。葛洪,就是杜子恭的师傅。

    谢瑍虽知后世接种之法,然此时哪有疫苗?就是找牛痘,也无法立寻,只能如此安排。谢瑍也后悔此前竟未曾想到,谢琼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天花所致。

    不说谢瑍举府为此忙乱,且说姜孝,双马交替,日夜不停,只有实在支持不住,才找个客栈迷糊一下。幽州至钱塘约3000余里,三天的时间,姜孝就到了钱塘。

    杜昺杜子恭,此刻正在葛岭抱朴庐静坐,忽然若有所感,乃召小道童说道:“若有人来访,即将来见。”说完径自入了内房。

    据说谢灵运出生之时,杜昺就梦到有人自东南来。今存《异苑》中“初,钱塘杜明师夜梦东南有人来入其馆。”即为此也。杜明师之道馆当在钱塘飞来峰、下天竺寺一带,或者就在灵隐山,杭州灵隐山北坞有所谓“客儿亭”之遗迹,亦称“梦谢亭”。唐人诗中也有关于“梦谢亭”的歌咏。白居易的“梦儿亭古传名谢,教妓楼新道姓苏。”更是名闻遐迩。

    《云笈七签·杜昺传》及《三洞珠囊·道学传》等文献中记载了六个故事。一是杜昺回答“时为吴兴太守”的谢安关于“黄白光”之问,预言谢安将来“当位极人臣”。二是杜昺传授陆纳“灵飞散方”,令其“大厄得过”。三是杜昺告诫桓温关于北伐的时机,桓温不从其言,“遂至此败”。四是杜昺回答谢玄问淮肥克苻坚之计,结果正不出其所料。五是杜昺向桓温发出预警,谓卢竦将因兵变而亡身,后来果如其所言。六是王羲之问病于杜昺,杜谓弟子曰王所患已是不治之症。

    这里面涉及到的重要人物有五个:一是谢安,后贵为太傅,时称“贤相”,民称神王;二是尚书令陆纳;三是大司马桓温;四是车骑将军谢玄;五是右军将军王羲之。

    不难看出,这些人物都是东晋统治集团中的高层骨干、风云人物,包括了政治界的和军事界的。人生中的生老病死之大事,他们要问之于杜明师,甚至有关社稷祸福、战争成败之大事,他们亦卜之于杜明师。他们将杜明师奉若神明。钱塘道馆“杜明师”杜昺,不仅在民间令“远近道俗,归化如云”,而且在“东土豪家及都下贵望”这样的贵族政治阶层中,有着巨大而广泛的影响,这是不容置疑的。后来谢灵运四岁入杜昺道观,一直到15岁才返回京城,诚然是因为年至总角,可以为学,但杜昺去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要说古时科技水平低,人们习惯于求神问卜,这似乎是很正常的事。但要说没有明白人,也不尽然。那么人们如此笃信道法的原因,末法时代的我们已经无可考究。

    《云笈七签·杜昺传》中叙记杜昺仙逝之时的情形:“隆安中,琅琊孙泰(杜昺弟子)以妖惑陷咎,及祸延者众。昺忽弥日聚集,纵乐无度。敕书吏崇桃生市凶具,令家作衣衾,云:‘吾至三月二十六日中当行。’体寻小恶,至期,于寝不觉,尸柔气洁。”在古代的记载中,能知自己生死的不止杜昺一人。就算是现代,也有人言道自己何时离世的,其中的奥妙难以言明。但笔者是相信的。

    笔者并非胡乱联系,通过这件事,可以推断很多历史事件。

    首先杜昺的徒弟孙泰,在隆安二年十二月被杀,而杜昺去世在次年三月,孙恩攻打浙东在十一月杜昺去世以后。

    孙泰传承杜昺道法,深得民心。东晋黄门郎孔道、鄱阳太守桓放之、骠骑谘议周勰等皆敬事孙泰,让孙泰有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因为王恭有起兵讨伐王宝国的前事,看到王恭再次发兵往建康(398年即隆安二年),自以为晋祚将近,遂纠集众人准备起事,这才被司马道子诱杀。

    可见,杜昺死于其弟子孙泰被杀之后。或是杜昺借机隐遁,也未可知。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孙泰被杀导致两浙地区政治与宗教形势复杂和恶化,钱塘已成是非之地。这恐怕也是杜昺坐化的原因之一。

    查晋书所载可知,司马道子谋杀孙泰及六子,其侄孙恩逃至海上,图谋报复。隆安三年(399)十一月,孙恩率义军攻浙东,先后攻克上虞、会稽等地,杀会稽内史王凝之(谢灵运之二舅爷)、吴兴太守谢邈(谢灵运之从祖)、黄门郎谢冲(谢方明之父、谢惠连之祖)等。包括后来谢琰父子罹难千秋亭,都与孙恩有直接关系。

    上述之赘言,除了交代一些因果,旨在说明杜昺之能,已有预卜通灵之功。

    有的读者或许认为笔者在瞎说,对于我国古之传承,本人一向不以今之不能而断言古亦不能。我们祖上的传承丢失的太多了……

    昺既有此殊能,岂无避祸之法?当是杜昺预感到晋势已去,非人力可挽。他与晋朝众多高官甚至皇室有很多往来,有些关系相当密切。譬如他与谢灵运相处十余载,视若子侄,岂无感情?又岂能不了解谢灵运的性情?谢灵运一旦离开抱朴庐,回建康承袭父爵,若不入仕做个富家翁,当然无恙;若入仕必为人诟病。将来谢灵运被杀,惨遭弃市,作为方外之人如何出手?不若隐遁闭塞视听,一切顺其自然。

    当然,孙泰等人聚众起事是杜昺坐化的首要原因。

    腊月二十五,晴。

    抱朴庐,杜昺内室。

    姜孝风尘仆仆,叩首拜见杜昺,口称仙师。

    “姜孝姜守礼拜见杜仙师。”姜孝拱手道:“奉我家大少爷之命,特来相请仙师。我家大少爷本欲亲来,然王命在身,不敢擅离,特命小人拜上仙师,这是我家大少爷的亲笔书函,请仙师过目。”说着姜孝把谢瑍的书信双手呈上。

    一个小道童,将谢瑍的书信接过来,呈给杜昺。

    “且起来说话。”杜昺接过书信,微微一顿,乃抬手示意道:“汝来意贫道已知,只是此函果真你家少爷亲笔吗?”

    “确是大少爷亲笔。”姜孝道:“二少爷突然发病,大少爷即刻命小人双马加鞭,前来钱塘相请。”

    “你亲眼所见?”杜昺问道。

    “绝无虚言,大少爷书信之时,小人就在一旁侍立。”姜孝躬身施礼道。

    你道为何杜昺微微一顿,因为他感受到了一股非同寻常的气机。杜昺修道数十年,自是此中高手。先天之气非先天之境,谁人能留得?杜昺滞于后天巅峰已久,距先天之境就隔了一层纸,可就是这层纸,就成了不可逾越的天堑。很多后天巅峰之人,一辈子止于此境。这也许是自己的契机,杜昺心中暗自思忖道。

    原来谢瑍书信之时,颇为急迫,竟将一股先天之气机凝于笔端。他不知道,正是这股先天之气,才得以让杜昺亲赴幽州。可见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谢灵运和杜昺的缘分提前三年多开始了。

    杜昺缓缓打开书信,目光一凝,但觉字里行间充斥着焦虑和不安,先天的气息若有若无,再过几日怕是就消散净尽了。

    “杜仙长钧鉴:

    末学后进谢瑍谢子明遥拜仙师。

    吾弟琼突感不适,瑍无以对。久闻仙长,诸术精深,不惴冒昧相请,尚请恕罪。

    瑍本欲亲往,奈执掌军中,不敢擅离,特遣守礼兄代某以拜。

    病情如水火,瑍不及多言。

    谢瑍子明再拜。

    腊月二十二日,于幽燕。”

    【未完待续】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