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康乐天下 >第六十六章 子明听雨魂离体,萧霂施法竟失身(3)
    ”con148865”>

    第六十六章子明听雨魂离体,萧霂施法竟失身(3)

    翌日,谢瑍将刘穆之叫到王府,询问探马南方而来的情报。

    问事已毕,即带了太史庸、姜孝和李释,换了便服,略作装扮,出了代来城,沿直道南下。寻找据守之地,顺便勘查一下军情,为南下做准备。

    代来城正好建在直道旁,交通是相当的方便,当然对于攻击他的敌人来说,也是相当的便捷。好在它的北、东两面是滔滔的黄河天险,西面距离黄河近三百公里,且有沙漠地带,向南西边就是毛乌素沙地,只是没有后世那么广袤。而东部还没有沙化,赫然是一派生机的颜色,一直向南延伸到长城以北。

    长城与直道有一个必须的交点,就在今榆林,无定河与芦河在长城的交界处,距代来城约400里余,距长安1100余里。有考古者说是经过横山,直道与无定河、长城之交界处。笔者此处不用此说,因为从榆次南下直行60余里就是上郡古城,再南下安塞,入甘泉、富县都是基本直线,而非其他说法之弯曲甚多,那还叫直道吗?后世明朝在榆次有修造了镇北台,实际就是一个巨大的烽火台,素称东有山海关,西有嘉峪关,中有镇北台之说。作为直道上重要的据点,也说明直道经此的可能性更大。而有人说直道本来就有两条之说,笔者是不屑一顾的了。

    四百里地,对谢瑍等人来说算不了什么,清晨一早出发,五六个小时中午一准就赶到了。四个人中,只有李释话多一点,其他太史庸、姜孝都是少话的人,谢瑍更是端坐之时不忘练功。所以行程就闷了许多。

    当然此时没有榆林城,也没有横山县,但是有个骢马城,也叫“乞银城”,就是后来的银州古城,离横山约50余里,是前秦苻坚养马之地。应是春秋五霸晋国的增山邑,秦上郡郡治肤施城所在。银州城遗址地处榆林市横山县党岔镇,居无定河中游和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上,为边关要塞。现在有专家考证上下两古城,上古城晋国增山邑,下古城秦国上郡治所肤施城,就在直道东侧。我以为此论可信度最高。

    “姜兄,你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李释道:“说说此地有何异处。”

    太史庸在前面开路,李释只能跟同在谢瑍身后的姜孝说话了。

    “李兄,你也知道,我们平素所往之地,何时到过如此荒漠之中。”姜孝道:“我们走了快两个时辰了,遇见过多少人?人烟罕见,贫瘠荒芜,哪里会有人来。”姜孝抬头看看日头道。

    “这样的地方,大少爷带我们来此作甚?”李释是没话找话,也许他是真的想知道,如此大漠有什么好看的。

    “李兄,你号称千里无痕草上飞,没在沙漠上试试轻身功夫吧。”姜孝问道。

    “可惜钱兄不在。钱兄去了京口谒见大都督,没人可以一试轻身功夫了。”李释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口气道。

    “我倒是知道有一人,或许比你更强。”姜孝道随口道。

    “我们相熟之人?”李释问道。

    “当然。”

    “绝无可能。”李释自负道:“要说这轻身功夫,我们相熟之人,除了钱兄可以我相较一番,不是吹的,其余我李某人还真没放在眼里。”

    “李兄,瞧你这脾性。”姜孝道:“如此狂狷自大,怪不得最近毫无进境啊。”

    “少来瞎扯。说说那人是谁,得闲时某去领教一番。”李释说道。“如名不副实,姜兄可就丢面子了。”说着李释嘿嘿直笑。

    姜孝自然之道李释笑意背后的意思,上次打赌,将谢瑍送给姜孝的笔输给了李释。李释对于谢瑍的东西,突然起了好奇,四处收集,有时不惜重金,有时死缠烂打。看这意思,这回他是想赌一把。姜孝心想,想赌没关系,我就等着你自己提。

    这事还是上次李释从长安陪慕容冲到了幽州,着了慕容冲的道,等他恢复自由赶到州衙,不但比武事毕,酒都快喝完了。见了谢瑍写给慕容冲的诗,说不羡慕是假的。谢瑍见他眼珠子乱转,就知道他也想要,就故意不吱声。急得他没辙,只好不停的大声喊:“好字!好诗!”

    谢瑍心里笑得不行,随手拿起笔,凝神片刻,一会儿而就。

    写的是:群侠无双对,千里草上飞。

    这李释如获至宝,从此搜集成癖。可惜对于谢瑍的东西,各人都宝贝的很,他得逞的机会很少。姜孝是极少赌输的几个人之一。

    有了这样的闲聊,时间似乎过去快了许多。

    谢瑍一行南下的同时,远在并州的马邑也有一行人循谢瑍北上之路疾行。这些人看起来都是孔武之辈,当先一人三十多岁,身材高大威猛,络腮胡子,双目有神。谢瑍他们在马邑小驻时,就是被此人注意到了。这个人是谁呢?

    他就是独孤部的刘显。

    说到刘显,就不得不提及他的父亲刘库仁。而谈起刘库仁,就要涉及他的对手刘卫辰。二刘相争的源起则是代国被灭,这最终还得从苻坚说起。

    一代天王苻坚,灭燕代收西凉,统一北方。按照惯例苻坚自然是将代国的皇族迁至长安,因为燕凤之故,拓跋珪得以留在了代国,埋下了重建代国的种子。

    苻坚作为一国之主,其雄才大略自不必多言,为了维持地方稳定,将代国一分为二(据说这也是燕凤的计策),分别交给匈奴人独孤部刘库仁和铁弗部刘卫辰带领。以盛乐为界,黄河以东归刘库仁,黄河以西归刘卫辰。而刘库仁的职位在刘卫辰之上,同时为了防止刘库仁做大,又留下贺兰部贺讷总揽东部事物。这就是所谓的帝王平衡之道,让三部相互牵制,关键之时,还需要大秦出来做裁判。

    果然刘卫辰对于刘库仁高于自己非常不满,怒杀前秦的五原太守后反叛前秦,并攻打刘库仁。于是苻坚命刘库仁征讨叛逆刘卫辰,二人本就有隙,刘库仁自然不放过这个机会。打败刘卫辰后,一直追击刘卫辰到阴山西北一千多里的地方,并俘获刘卫辰的妻儿。苻坚为了安抚人心,同时也为了牵制刘库仁,派大军护送刘卫辰重返朔方,仍任命刘卫辰为西单于,督率统领河西的各部族,驻扎在代来城。

    刘库仁打败了刘卫辰,尽收其众,实力更加强大。苻坚乃以公孙氏妻之,并加封其为振威将军。383年淝水之战苻坚战败,慕容氏乘势而起,刘库仁因为感恩苻坚,于是派妻兄公孙希率领骑兵三千人,协助王永攻打平规,将他打得大败,活埋平规投降的兵士五千多人。伺候乘胜长驱直入,占据唐城,和慕容垂的儿子慕容麟相对峙。听说苻丕被慕容垂围于邺城,征发雁门、上谷、代郡的兵士,驻扎在繁畤,要大举出兵去救助苻丕,准备给慕容垂致命一击。可惜被投靠他的慕容文,借兵士厌战蛊惑三郡谋反,刘库仁猝不及防被慕容文所杀。刘库仁的弟弟刘眷接替职务,掌管国事。首先借着前秦实力,击败白部系佛的反叛,接着在善无打败贺兰部,又在意亲山打败柔然的别部头领胏渥,缴获牛羊几十万头。一时刘眷名声大振。他的次子刘罗辰机警善谋,对此很担心,劝父亲说:近来用兵,所向无敌,心腹之中的疾患,希望早加考虑。刘眷不解问是谁,刘罗辰道:“从兄显,忍人也,为乱非旦则夕耳。”可惜刘眷不以为然,最后在迁徙牧场至牛川时,被刘显杀害取代。刘罗辰投奔拓跋珪。

    可见堡垒内部不稳,才是最大的祸患。游牧民族崇尚武力,以力取胜。只要有了些许本钱,就会滋生上位的想法。父子叔侄乃至亲朋相残,屡见不鲜。包括上边说的三家,独孤部、铁弗部、贺兰部看似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

    拓跋珪的生母是贺兰部之女;刘卫辰本就是拓跋家的女婿;而刘库仁不但是拓跋家的外甥,还亲上加亲娶了拓跋氏的女儿;就连刘眷也和北魏道武帝拓跋圭是翁婿,是宣穆皇后、明元帝拓跋嗣的母亲的父亲;刘显的弟弟刘亢泥(一作刘亢掞)的妻子拓跋氏是拓跋珪的姑姑……总之,三家之间是转圈的亲戚加亲戚。一旦涉及自家的权势地位,那攻打起来也是绝不含糊。父子都相残,亲戚算什么。

    刘显之所以杀刘眷,说到底还是刘眷功名日盛。刘显感觉到了威胁。自己是刘库仁的亲儿子,凭什么让二叔接了班?你接班就接班吧,干嘛搞得那么声势浩大,那谁还认我这个嫡子?

    【未完待续】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