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康乐天下 >第七十九章 姜家庄子明祭伯约,武威城罗什求若风(1)
    ”con148916”>

    新平城。

    夜色渐冥。看着寂静的城外,姚兴长叹一声。

    他希望的没有来,慕容垂似乎真的不想再围城了。可是他却迎来了金熙的信使。他知道了金熙根本没有接到西撤的信函,也知道了晋军的围城和劝降,更知道金熙也类似自己一般艰难地守城。

    他不知道,姚苌的兵马是否冲破了一路的封锁,进入了预想的目的地。但他知道,今夜他也必须得走了。虽然不走没希望,走希望也同样渺茫。想到平凉的金熙,他有些怀疑西撤策略的正确性了。如果拒城而守,合数城之力,纵然未必成功,一战之力还是有的,至少不会如此迅速的败亡。这和当日苻坚兵败,偌大的帝国一朝崩溃何其相似?甚至于还不如苻坚,未战先走,则又在苻坚之下矣。

    走吧,一切看天意了。

    姚兴再叹一声。

    出了城,姚兴实在不知该往何处去。

    和姚苌走时不同,因为现在四面八方都是晋军了。

    明知晋军放他出城是为了夺城,他却只能如此。

    这就像是明知是个圈套,自己还非得钻。这种无奈,这种愤懑,充斥着姚兴的心田。如果是谢瑍,他会怎么做?

    他再次想起了谢瑍谢子明。那个曾在这里让他耳目一新,不惜屈身师之的少年。他现在当然知道,那个少年就是晋军的统帅,他有些明白,为什么谢瑍不能收他,那是不想他为难。他也明白为什么谢瑍不曾出现,他明明知道自己就在新平,也是怕他难做。他是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不致以后后悔。

    只要尽力做了,无愧就好。姚兴心想。

    其实,姚兴想得有些多,谢瑍不愿收他,当然有些上述因素在内,但那还不是主要的。

    历史上的姚兴经过多年的历练,虽然算不上有道明君,也算尚可。但此刻的姚兴却还是个未经人事的年轻人,没有经过任何的挫折和失败。得让他品尝人生该有的苦难,才利于他的成长。这才是谢瑍的真实目的。至于谢瑍没有出现,也不是做什么老好人,怕他难堪。主要是谢瑍相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脆弱得像一张泛黄的老纸,更何况还有慕容垂这样智勇双全之辈作主帅。

    希望父亲和叔叔能突出重围,希望能和他一战。纵不胜,心愿已了。姚兴几分祈祷,几分自语道。

    姚兴边安慰自己,边带着队伍向西南而去。

    慕容垂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姚兴出城了。

    本来是高兴的事,可是慕容垂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这是不对等的较量。正是这场不对等的较量,他对这个年轻人有了一些佩服。所以慕容垂没有追赶姚兴,只是派了小队人马尾随而去。他谅姚兴几千残兵在十数万大军的重围里翻不起多大的风浪来。可惜慕容垂不知道后世就有一位伟大的军事家,率领区区几万人马,在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征程两万五千余里,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困苦,爬雪山过草地,始终站在人民一边,始终依靠人民的力量,越战越强,打败了数十倍于自己的敌人,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如果他知道的话,必会惊为天人,五体投地,再不敢有丝毫大意吧。说实在的,当此乱世,稍有些手段,割据一方似乎是司空见惯的,不然怎会有两晋十六国(其实此间的割据势力远超十六个)。

    慕容垂将报捷的信函封好,派人送往谢瑍军中。自己开始接手城防,开始布防、整军,准备追赶谢瑍大军。

    慕容垂给谢瑍报捷之时,秦州的大街上,出现了一个奇观。伴着谢瑍的不紧不慢的行走,越来越多的人跟在身后。不知是想看看这个年轻军帅的风采,还是被这个少年那日的演说言辞打动?

    就在这时,两匹马飞奔而至,来到近前,两员将跳下马来,抢上几步,在谢瑍身前单腿跪地禀道:

    “末将徐嵩、末将杨定。”两人抱拳道:“姚苌军在洮水被毛兴、窦冲等联军击溃,姚苌不知所踪。特来复命!”

    谢瑍颔首道:“起来吧,随本帅进衙。”

    “诺!”两人起身闪在两旁。

    徐嵩和杨定,这里认识的人不少,特别是这些官职高的,都认识这二位。特别是杨定骁勇无比,多骄傲的一个人,竟然拜在谢瑍麾下;徐嵩更是耿直不屈之人,为何也如此顺从?

    人们对这个少年大帅更加好奇了。

    谢瑍同二人进了州衙,却没有去往正厅大堂,而是一拐弯进了右边的议事厅。谢瑍一进门,早有衙役过来请示谢瑍,并献上茶水。

    谢瑍告诉他们勿要来人打扰,然后对他们摆摆手。

    衙役施礼退下。

    “我方可有伤亡?”谢瑍问道。

    “禀告都督,没有伤亡!”徐嵩站起身道。

    “不要拘谨,坐着说话就好。”谢瑍抬手示意徐嵩坐下。

    “卑下无能,竟让姚苌跑了。还请都督治罪!”徐嵩再次站起身,躬身施礼。

    杨定见徐嵩请罪,也急忙站起身来。

    “本督既然只许尔等追踪,不让尔等参战,你们何罪之有?”谢瑍笑道:“快快坐下说话。”

    谢瑍顿了一下,等他们坐下,端起眼前的杯子,示意他们喝茶。然后才问道:“说一说此战大略的情势吧。”

    “启禀都督,情况是这样的。”徐嵩刚要站起身来,谢瑍就示意他坐下。徐嵩欠着身子坐下,将所探知情形详细作了汇报。

    却原来徐嵩和杨定会合后,两人就派出了十几班探马,每班十人,专门打探两军的情况。特别是战斗开始前夕,大体的情形都在掌握之中。包括毛兴的沿河部署,兵力分布,以及窦冲自北而来的夹击等。

    所以徐嵩说既有条理,有重点突出。谢瑍停了心中暗暗点头,怪不得徐嵩一城当关,数万人月余不破。此人既懂兵法,又能经济,实是文武双全人物。更重要的是有忠诚报国之心,当得重用。

    谢瑍了解已毕,点点头道:“你们一路追击,辛苦了。本来该让你们先去休息一下,可惜秦州刚定,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你们。我正要去大堂说事,你们也参加吧,领了任务在休息,晚间为两位将军接风洗尘。”

    “多谢都督体察,末将不辛苦!”两人一起起身抱拳道:“义之所至,在所不辞!”

    “如此甚好,随我来。”谢瑍率先出了议政厅,前往大堂。

    谢瑍端坐州衙,清澈的目光扫了两厢站立的官员一眼。

    “诸位,本帅在校场的话都听到了吧。每到一处,新政为首。”谢瑍道:“所有官员一律先参加新政培训,上至刺史,下至门吏,都要学习并参加考核。考核合格者,根据成绩方可重返岗位。不合格的就只能另谋生路。诸位明白了吗?”

    “明白。”众人答道。但谢瑍并不以为他们真明白。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谢瑍道:“如果是为了升官发财,就不要想了。早在广陵初试新政之时,本官就说过: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山薯。当官不是做老爷,是人民的公仆,为广大的民众服务的。如果没有这个信念,你就不应该做官,做了官也是个贪官,贪官就该杀!”谢瑍的声音平和而舒缓,却让人感觉到了一种凛然的杀意。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治国□□,教化众生;律法面前,人人平等。任何高于律法的人和事,必铲除之。觉得自己不能胜任的,就赶紧主动辞职。辞职不是坏事,可以做别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免得因一念之贪坏了自己性命,不值。”谢瑍继续说道:“现在,我命令:”

    “元高将军。”

    “末将在!”

    “本帅命你暂代上邽太守,督施新政!”谢瑍道。

    “末将遵令!”徐嵩抱拳接令道。

    “杨定将军?”

    “末将在!”

    “命你参加城外整军,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

    “其余人等,继续按照此前部署行事,参加新政培训之余,处理好本州的各项事务,绝不可贻误政事。”

    “谨遵都督之命!”众人抱拳道。

    【未完待续】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