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康乐天下 >第七十九章 姜家庄子明祭伯约,武威城罗什求若风(2)
    ”con148917”>

    书接上回:

    “久闻天水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乃是伏羲故里,易经祖地。”正事完了,谢瑍语气一转道:“本人初到秦州,可有人愿带本帅一游?”。

    “姜延愿意代劳。”这个时候就看谁的反应快了,姜延早就想接近谢瑍,即刻出列道:“草民世居天水,对本地风土人情,人文景观了若指掌,愿效微劳。”

    “子明谢过姜先生。”谢瑍道:“不知姜先生与故蜀汉大将军伯约公可有渊源?”

    “伯约公乃是草民同宗先祖。”姜延道。

    “甚善!”谢瑍颔首,转身对姜孝道:“守礼兄,贵族亲人在此,快来相见。”说着,对姜延道:“这位姜孝姜守礼,与我情同兄弟,亦是伯约后人,你们多亲多近。”

    “原来是守礼二侄子,竟然一时没能认出来。”姜延故作吃惊道:“老了,真是老了。多年不见,守礼竟成了都督亲随之人,可喜可贺。”

    “见过叔父!”姜孝抱拳施礼道:“守礼年少任侠,在外飘荡居多,早年惹祸不少,若有得罪,还请叔父多多见谅。”

    “哪里话。”姜延道:“这真是莫欺少年穷。谁能想到当初那个惹是生非的小子会有今日。”

    “都是都督错爱,守礼万幸。”姜孝说着向谢瑍一礼。

    “既然如此,不若将军就到寒舍一叙。”姜延先向谢瑍说道。

    “那子明就叨扰了。”说着谢子明抱拳一礼,然后转身对四下看得目瞪口呆的众人道:“子明就先告辞了,诸位再会!”

    众人看着姜延和姜孝带着谢瑍出了衙门,这才暗叹错失良机。

    出了大堂,姜延才对姜孝说:“一晃近十年,你也该回去见见族人了,那些臭小子说起你当年的事还是佩服的紧呢。”

    姜孝脸色微变,心道,你们心里别记恨我就谢天谢地了。

    “看来守礼兄当年倒是干了一些惊人的业绩了?”看姜孝的神色,谢瑍接口挪揄道。

    “都督如此说话,愧煞小人!”姜孝抱拳垂首道。

    “到底是都督教得好,看今日之贤侄如此彬彬有礼,谦恭温良有君子之风啊。”姜延亦笑道。

    “叔父……”姜孝有些词穷,谢瑍和姜延会心一笑。

    说着话,众人就到了衙门口。

    刚出了衙门,就见一个年轻人一边喊着萧大哥,一边向着谢瑍跑过来。

    谢瑍看着衣衫有些不整,面色憔悴的毛秋晴,不知为什么就是心里一痛。

    “毛兄弟,这是怎么弄的?如此狼狈?”谢瑍有此一问,乃是他知道毛秋晴的功夫,一般人可不是他的对手。一边问一边从身上掏出一块手帕,递给毛秋晴。回头对姜孝道:“守礼兄,到了姜伯父家,把我的那件白衫拿出来给毛兄弟换上。”

    “萧大哥……”就谢瑍这一句话,毛秋晴差点就要哭了。要不是在大街之上,来往行人众多,早就忍不住扑倒谢瑍身上大哭一场了。

    其实毛秋晴已经知道谢瑍的真实身份了,可她还是叫萧大哥。

    “怎么,贤弟似乎没觉得奇怪啊?”谢瑍问道:“我是谢子明。”

    “我已经知道了,可我还是想叫你萧大哥。”毛秋晴道:“都怪那个太史庸,竟敢骗我。”

    “好啦,叫什么都行,跟我走吧。”谢瑍安慰道:“去守礼的老家看看,这里我们都是客人,他才是地主,咱们要好好吃大户。”

    “萧大哥,你可真会说笑话。”毛秋晴破涕为笑,为嘛呢,就是因为谢瑍的用词,一个是我们,一个咱们,让他觉得他俩才是更亲近的人,而且三军大帅,要去吃部下的大户,说出来还不让人笑话?

    “萧大哥,我对这里也蛮熟的。”毛秋晴看着谢瑍道:“我小的时候在这里住过好几年。”

    “不错啊你,去的地方不少嘛。”谢瑍打趣道。

    几个人说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姜延的家门前,早就有人告诉了姜家,门口等了一大堆人。谢瑍一抱拳,算是见了礼。

    “都督请!”姜延以手相引道。

    “姜伯请!”既然离了官场,那就入乡随俗了。谢瑍没想到,这一声姜伯可是得到了姜延的认可,而且对以后秦州、南岸乃至河州的新政,姜延出了大力,这是后话。

    姜家在此地也算是大族,姜延此行,若说没有私心是不可能的。但自从听了谢瑍的话,见了谢瑍的堂堂之师后,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接近谢瑍,还是想多了解这个年轻人的思想,听了谢瑍的天下为公论,更为谢瑍秉持的众生平等所震撼,如果真的可以实现谢瑍所说的那些东西,天下安定,应不为难事。可这样的事真的能实现吗?毕竟世家豪门的势力,绝非等闲。

    作为天水望族之一,姜延自然之道世家大族的势力之大,直接可以左右一州一郡,甚至可以左右国家政策。谢瑍来自后世,自然更明白。大家都知道姜维姜伯约,历史上的评论褒贬不一。但谢瑍对这个至死不改初衷的姜维却是心怀敬佩的,不为别的,就为那颗至死不改的初心。

    姜维文武全才,作为武侯诸葛选定的接班人,他败了。也许有人觉得若姜伯约保的不是刘禅,而是一位明君,可能是另一个结果。但也未必,若不是刘禅,以诸葛之能,怕也轮不到伯约。历史也没有如果。

    虽然伯约败了,无论败得冤屈与否,败是事实。可他的执着、他对理想的追求,亦或是对诸葛知遇之恩的报答,亦或是对蜀汉国家的忠诚,都是后世之人所缺少或者不足的东西。他有缺陷,有不足,所以他更像一个人,而不是神。后世很多人把姜伯约说得一钱不值,这是有失公允的。

    历史没有如果,忠贞自然流芳。这是谢瑍自己的看法。

    谢瑍是借姜延离开州衙的,所以不会在姜家呆的太久。

    见礼已毕,主宾相谈。毛秋晴也换了衣衫重新出来,可惜稍微肥大了些。看到白衣飘飘的毛秋晴,谢瑍不由暗叫一声好,好美的少年郎。也怪不得魏晋之时,男风盛行,娈童到处有之。可见温饱思□□,饥寒起盗心,自古如此。这也说明道德不行,世风堪忧。教化宜早,不可轻忽。

    谢瑍见毛秋晴出来,遂起身道:“姜伯,子明欲外出走走,要告辞了,多谢款待。”

    姜延自然是明眼人,知道谢瑍不会久留,乃道:“请允某陪都督看看天水城。”

    “姜伯请!”谢瑍自然不便拒绝,否则就有过河拆桥之嫌了。

    出了姜家,几个人漫步在大街之上。但见人来人往,人们并无惊慌之色,似乎对大军的到来并无惧怕。姜延似乎是看出了谢瑍的意思说道:“都督大军前日驻扎城外,秋毫无犯;昨又校场宣言,百姓欢跃,岂有畏惧之理。都督治军之严,执法公正,未之见也。”

    “姜伯过誉了。”谢瑍道:“军纪乃军队之生命,非特治军之术法。军之律令于军,犹国之律法于国,关乎教化,关乎民生,关乎国运,不可轻视之。”

    “都督之言,令人顿开茅塞。”姜延道:“观都督之军,堂堂正正之师,泱泱乎似水,威威乎如山,未尝见也。”

    “多谢谬赞。”谢瑍道:“不知伯约先生墓地何处,子明欲往一拜。”

    听了谢瑍的话,姜延和姜孝均脸色沉重。这么多年了,有哪一位朝廷命官说过这样的话?没有。姜维死了,据说被分尸,不许掩埋。是他的部下(一说是同乡),偷得一只靴子背回故乡,方有了姜维的衣冠冢。埋葬姜维战靴的南山,后世就称作靴子坪,也就有了将军岭。

    “多谢都督。”姜延道:“由此向西20里的山上就是先祖伯约公的衣冠冢。唉。”说着姜延长叹一声。

    二十里的路,算不了什么。

    谢瑍命人准备祭礼,姜孝传来战马,一行人上马驰去。

    很快眼前现出一处村落,群山环抱,山明水秀。

    这里就是姜维故里,姜家庄。

    一行人进了村子,早有人迎上来。看来都认识姜延,听到有朝廷的将军前来拜祭伯约公,众人一起施礼,连孩子也不例外。

    谢瑍抱拳回礼,一句话也没说,只是不停地向大家抱拳示意。姜家庄的人静静地自动跟在后面。

    穿过这个显得肃穆而寂静的村庄,登上后面山坡,姜维墓。

    墓地很奇特,有两座碑。一块坐南向北;一块坐北向南。

    坐南向北,是为了姜维北伐的遗愿吧;坐北向南,那是蜀汉的方向啊。是至死还放不下那曾经的理想吗?

    墓地处高出姜家庄70多米。背依群山,北临渭水。地势开阔,山水环绕,按照风水里的说法,能藏风聚气,乃是一处宝穴。

    谢瑍亲自摆放祭品,点上香烛。

    “末学后辈谢子明,拜见伯约先生!”死者为大,况姜维一生执着复汉,值得一拜,谢子明来到碑前跪倒行礼,口占道:

    “天水俊异才,明主未可期。

    固有复汉志,惜无通天机。

    纵知难为事,以死报相知。

    铮铮骨不易,眷眷心如一。

    虽败犹未悔,英雄不可欺。”

    言毕,谢瑍叩首四拜。

    姜氏族人数百听罢谢瑍祭词,跪在坟前,失声痛哭,哭声震天!

    【未完待续】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