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康乐天下 >第一百章 姜守信设伏擒盗贼,谢子明放线钓大鱼(4)
    ”con804572”>

    告别了谢掌柜,出泽索城西行,三人只能牵着马步行出谷。

    泽索谷离张掖约200里许,到删丹只有几十里许。删丹即今之山丹故城所在(在今山丹东南约40公里,焉支山北麓),在泽索谷西南。

    城西这段谷地,难以行走,约10里的谷道崎岖不平不说,更可怕的是路面是坚硬的路石。虽经古往今来时光的洗礼,依然绽露着峥嵘。不知是特意还是天然,这段路绝对是骑兵的克星。出了谷道,外边就是大路。虽然依旧坎坷,不算好走,但比起谷中,已是天壤之别。

    说明一下,删丹县的建置是由西汉击败匈奴,尽有其地后为实施行政管理而设立的县级区划,它的名称由来与县境内焉支山有着直接的关系。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焉支山森林茂密,松柏蓊郁,旧志载其山晓日初映,其阳承晖,色若丹;其阴凝烟,为深碧,丹碧相间如“删”字,又名删丹山,县以山而得名。

    据《山丹县志》载,删丹古城在焉支山谷地近钟山寺处,“以晓日出映,丹碧相间如‘删’字,又名删丹山,而县以此得名。”,删丹秦时为月氏地,汉初属匈奴,自骠骑将军霍去病收复,方归入大汉版图。《汉书·地理志》云: “桑钦以为导弱水自此,西至酒泉合黎。莽曰贯虏”。而桑钦所指弱水,即发源于今山丹南境的祁连山冷龙岭,此水向北而流,即今山丹河,是黑河支流。合黎,即今临泽、高台二县西北之合黎山。据此,可知汉删丹县即位于今山丹河旁。今山丹县城南40公里、霍城乡邓家庄北侧、山丹河东岸的汉湖古城即为汉代删丹城。该城址曾出土许多汉代五株钱、王莽“泉货”,汉陶罐、汉砖等文物,居延新简ept59,582有简文曰:“删丹至日勒八十七里。……”日勒县城址在今山丹县城南之五里墩,按此距离计算,双湖古城当为汉删丹县城。

    删丹城应该是隋唐前后迁到现在之位置的。唐《元和郡县志》载删丹在州城(今甘州区)东一百二十里处,据此,故地当在今山丹县城附近,即今县城东十里堡西侧明长城内侧。这里是晋朝及南北朝时期仙堤城所在地,今天的十里堡古称仙堤铺,就因古仙堤县在其附近而得名。今十里堡西2公里处,即明长城南侧有一古城遗址,至今虽夷为平地,但其遗址东北角还残存高一米,厚八米的黄土夯筑的城垣一段,地表一米以下有灰层和大量陶片,遗址北侧有古墓葬群,还有出土的陶器、铜器、五铢钱,半两钱等,都可说明这里曾是居民较多的地方,历代设县城的可能性较大。元朝讹”删”为”山”,由此删丹演为山丹,沿用至今。其实是元朝认为删丹的“删”字太难写而改名的。删字难写?看官是不是想笑?呵呵,反正我是笑了,当然是苦笑。

    山谷两侧是石头,中间是一条清溪,向西北流去。这里的地势很奇特,就是东南高而西北低;山则相反,东南低而西北高。所以这里有著名的怪坡,自己能爬车的坡。其实是因为视觉引起的,使这里成为事故多发地段。自驾车的朋友到了此处要谨慎才是。

    因为两侧山峰高耸,常常有种两边山脉向中间空间挤压的感觉,这种挤压之感,尤以从宽阔处向收缩地行进时最为强烈。峡口也叫硖口,此情此景硖字更觉准确,正是“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景象。

    后世所见的峡谷两边的山崖泛着黑色的纹路,整个峡谷呈现出来的是被地火焚烧过的样子。这是不是因为后世此地没了溪水的缘故呢?如果是的话,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现在峡谷还是流水淙淙的泽索谷,有清溪流过,还不用从异地取水,以养城中居住之人。后世此地之水全部从别处而来。(如明朝洪武年间在此筑建关城时,当时的建筑者就大胆设计,从焉支山北麓埋设陶瓷管道至峡口,引雪水入城,免除了军□□汲之艰辛,至今在峡口古城西门外关城内我们还看到卵石砌边、胶泥垫底的蓄水设施;在光绪年间,硖口都营司曹紫佩见到石峡内山麓有经尺小湖,率军民凿之,筑渠引水入城,同样解除了军民的饮水之困。)

    到了峡谷中段,有一座烽火台忠实地守护着峡谷的风吹草动。史载,在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6年)为了防御匈奴入侵,在索泽谷置日勒都尉,屯兵防守,这是峡口泽索城古城最早设防的记载了。

    后世烽火台下,一处危岩平整如镜,明奉旨西巡的刑部给事(郞中)陈棐“锁控金川”的题刻就在这块石岩上。当然那个时候此城已经比现在扩大了一倍以上了,不但建了城门关楼,还有瓮城,应有尽有,真的已是一座雄关了。

    走出峡口,回首这座前世毫无记忆的泽索城而又相当熟悉的“锁控金川”,谢瑍思绪万千。

    回首,自此往东,焉支山和龙首山群峦南延的这段峡谷地带,除了这座弹丸小城,四下几乎荒无人烟。路旁荆棘丛生,山上豺狼狐兔成群。这是谢瑍大军刚过的震慑,还算太平,若是以往,过路商旅是要战战兢兢地防备匪盗的。因为时有匪盗出没,行人多受其害。正如《大唐西域记》中载:“溪谷沓冥,峰岩危险,猛兽暴害,群盗凶残……。商贾往来,苦斯艰险……。橐驼数千,赍货通行,遭风遇雪,人畜俱丧……。”可见古代行旅之艰难。其实,从西汉收回河西四郡开始,大汉就在河西修筑长城,设驿站,建列亭障,派兵戍守,徙民屯田,大兴农牧生产。到了明代,此地在此开设茶马互市,繁荣贸易。在这东西数十里的人烟稀少地带,为了过往行人商客中途间歇,除了原有的驿站,开始修建一些祠庙等,供行人敬神许愿,祈求平安。而且,人们为了祈求平安,受万物有灵的影响,在拜物教的促动下,把自然的山石、树木都作寄托崇拜的圣物,借以避邪求福。尤其是佛教传入,河西更成为西域僧侣必经之道,传授佛经,建寺凿窟,蔚然成风。所以,文化的产生、传播和兴起,纵然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直接关联,但与环境的关系,亦不可小觑。如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就算环境恶劣些,又算得了什么?弹丸小城遮风挡雨亦足矣……

    当然也怨不得谢瑍不知道此城,后世早就没了;此城东二十里有一座庙很有名,古称定羌庙,后世称为绣花庙。谢瑍他们来时既然未曾看到,看来现在还未建造。

    后世也未知此庙修于何时,见到最早记录是明隆庆五年(1571年)重修此庙的记载。但笔者认为,既以定羌为名,就是安定羌族之意。羌族是从殷商时期活动在中国西部的一个少数民族。东汉应劭《风俗通》解释:“羌—主牧羊,羌字以羊、人,因以为号”。《后汉书·西羌传》云:羌“出自三苖,臣服殷商。”追根溯源,羌人与姜姓、姬姓周人共处通婚,关系密切,大部分羌人已接受华夏文化,为华夏同化。秦、汉时,分布在甘肃、四川、青海的羌族部落强大,东汉章帝时屡次入侵张掖、删丹。张掖太守邓训、马续都曾兼任护羌校尉,率兵抵御。名将马贤任征西将军,屯兵汉阳(今民乐永固),防守多年。西晋到十六国时期,西北民族纷争,有的兼容并蓄,有的争地称霸。前面笔者也说过,不知各位看官是否注意到,弑杀苻坚,建立后秦的姚苌,就是羌族,烧当羌。

    【未完待续】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