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 >田单篇(5)
    在战国时期,有的人被封君,有的人被封相,有的人既被封君,也被封相。但,有个现象很少见:那就是被两个诸侯国都封君封相。

    田单是战国史上,唯一被两个诸侯国封君封相的人。这两个诸侯国是赵国和齐国。

    齐国:复兴齐国,被齐襄王封为安平君兼任齐相。

    赵国:伐燕大胜,被赵太后封为都长君兼任赵相。

    无论是安平君,还是都长君。田单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活着,就要努力,不可悲观。只要你是人才,去哪里都会闪闪发光。

    谁也没想到,伐燕之战,是田单最后一战,战场上再也看不见这位复国名将的身姿。

    随着,赵太后、齐襄王去世,田单留在了赵国,却没得到赵国君臣重用。马服君是赵国震慑秦国的利器,田单是震慑齐燕两国的利器。

    据《战国策》记载,田单与赵奢论兵,论兵主题,只有一个:将士多寡。

    田单的观点:兵在精,不在多。

    随后,田单说了一个理由:因为兵士数目多会影响国内农耕,造成粮食供应困难,是“自破之道”。

    为了让自己的理由更充分,田单还举了一个例子:古代帝王的兵力不过三万,便可令天下诸候臣服。

    赵奢的观点,与之相反:用兵多多益善。

    随后,赵奢也说了一个理由:当下,诸侯争霸,必须具有十万、二十万兵力才足够“服天下”。

    紧接着,赵奢反驳田单举的例子:古代天下分为万国,最大的城不过三百丈,最多的人口不过三千家,用三万兵攻或守,对将帅来说没有困难。战国七雄,千丈之城,万家之邑可谓比比皆是。以三万兵野战未可言必胜,围城更加不用指望。

    随后,赵奢得出一个结论:田单不懂得用兵。

    田单闻言,也自愧不如,并发出感叹:我用兵不如马服君。

    那么,田单和赵奢那个说得对呢?

    田单得出这个结论,与他复国、伐燕有关。毕竟,即墨之战,田单用兵的数目,加起来不足三万。替赵伐燕,用的将士,虽没有统计多少人,但,不可能超过三万。也就是说,田单带兵,没有超过十万。因此,他才会说三万,就能服天下。

    赵奢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他率军曾与秦国在阏与大战。他是根据诸侯现状,以及诸侯交战得出的结论:与诸侯争霸,必须具有十万、二十万兵力才足够“服天下”。

    毕竟,伊阙之战、华阳之战、伐楚之战、诸侯合纵伐楚伐秦之战、五国伐齐之战,那一次出动的将士,不是超过二十多万。因此,赵奢是根据目前的局势,以及自己亲身经历,得出的结论。

    只能说田单没有参加大战,理论不够成熟;赵奢是通过实战,且根据目前的现状和诸侯用兵,得出的结论。

    田单与赵奢论兵,这是最后一次亮相。史料,再也没有记载他的身影。

    对于田单的结局,有以下两种观点:

    1、为齐、赵两国和平奔走,最终死在了齐国,葬在安平。

    2、徒留赵国,客死他乡。

    无论田单死在齐国,落叶归根也好;还是死在赵国,客死他乡也罢。这位从小人物(临淄市掾),成为复国大英雄。又从大英雄,落得流亡他国。在他国,不仅封君拜相,混得不错。他的一生,可谓是何其精彩,也不枉来世走一遭。

    英雄总会落寞,退出历史舞台。这位复国大英雄也不例外,走完了自己人生的终点。那么,下一位出场的名将又会是谁呢?

    后世为了纪念他,留下一句千古名言: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