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孔门学渣 >第915章 三年不改父之道
    两人都不想争了,曾参又开始往下读。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什么意思”乐歌问道。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或者父母不接受我们的意见时,要委婉地劝说他们。对他们要恭恭敬敬,不可违抗。毕竟他们的经历、见识多于我们,先按照他们的意思去执行,错了也不要怨恨父母。让事实说话,见证对错最后的结果是:父母必然会按照正确的方法重新去安排。所以要尊重父母的意见”

    “好”乐歌引申道:“这是讲关于孝敬父母的问题,事奉父母,这是应该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百依百顺,甚至父母不听劝说时,子女仍要对他们毕恭毕敬,毫无怨言,这是错误地理解了孔子的意思。”

    “对先生也是这么解释的”曾参道。

    乐歌心想:你是这么解释的,可后人并不是这么解释的唉也许你先生之前也不是这么认为的这种认为,也许是后来的事吧孔子以前教的学生,也许就理解为绝对地服从。而孔子当时,可能也是这么认为的。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什么意思”乐歌又习惯性地问道。

    曾参答道:“先生说:父母在世,我们尽量不远离家乡,要在父母身边侍奉父母,尽到做儿女的孝道。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告知父母所去的地方和事由,保持联系,让父母放心。”

    “嗯说的有道理”乐歌道:“没事往远方跑什么跑特别是在这个乱世中,更不能跑但是为了生活,为了生活得更好,我们不得不出去做事,挣钱。只有有钱了,才能更好地孝敬父母长辈,是不是”

    “是”曾参应道。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要连起来解读,不能断章取义。”乐歌解读道:“不是说父母在,不远游,而是“游必有方”。是不是解读的人要是断章取义,只取前面的字句而不顾及后面的说明,那么就变成孔子不让我们出门了。是不是”

    “是”曾参又应道。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什么意思”乐歌问道。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子女的志向。看他们有没有正确的志向,给予正确的指导;一个人的父亲死后,要考察这个人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曾子啊”乐歌打断道。

    “乐伯伯”曾参赶紧应道。

    “你现在说的这句话啊是很容易让人误解的”乐歌看着曾参,很认真地说道。

    “哦”曾参应道。

    “要是遇见一个喜欢咬文嚼字的人、一个断章取义的人,那么麻烦就大了”

    “愿闻其详”

    “你想是不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如果这个父亲是个十恶不赦的人呢难道他的子女也要不改父之道如果父的品德不好,他的子女也要不改父之道是不是”

    “这个”曾参争辩道:“这这这这怎么扯到这个上面来了”

    “怎么没有扯到这个上面来啊你先生并没有说父之道是什么道啊别人还不这么理解还有你说孝不分善恶是不是恶人也有孝,是不是你以前跟我争辩的时候,你是这么说的是不是还有什么你也说不分善恶的你忘记了”

    “这个”曾参顿了一下,解读道:“这看文章学习,是要结合上下文的啊这这这这怎么能断章取义,只解读这么一个句子呢这上下文不都是在说如何做人么所以这里说的父之道,应该指的是正道。”

    “可要是有人偏偏这么来理解呢人家就说了我是引用孔子圣人的话的在一本叫论语的书里面不信你们去查啊”

    “这这这”曾参争辩道:“哪里有这么看书的这么理解内容的”

    “好了你继续往下面读吧这里暂且跳过跳过呵呵呵”见曾参那个着急地样子,乐歌在心里偷笑着。

    曾参继续往下读: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什么意思”乐歌问道。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父母的年纪,要记在心上。为他们的健康而高兴,尽到自己的孝道,为他们的健康长寿而高兴;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想父母养育之思情,思自己的暮年岁月。”

    “哦很好”乐歌应道。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什么意思”乐歌问道。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古代人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害怕失信于人。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

    “嗯有些饶口”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再则失信于人,也有可能说明是自己的能力不够,说到却做不到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什么意思”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嗯”乐歌哼道。“可是要是在乱世,哪里有那么多礼节还是先想想怎么活下去吧”

    “是乐伯伯”曾参没有敢再争辩。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什么意思”

    曾参道:“先生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少说话多行动以实现行动来说明问题”

    “嗯好”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什么意思”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道德、有道德的人是不会被孤立的。道德是人心所向,人们都想用道德来约束别人,这样才会社会和谐。所以有道德的人是不会被孤立的,一定会有人与他相处。”

    “这是在鼓励人还是在哄傻子相信”

    “鼓励人”曾参应道。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怎么冒出一个子游来了不是:子曰么”乐歌问道。

    “咳咳咳”曾参应道:“我是想来改变一下格局”

    “说什么意思”

    “子游说:事奉君主时间长了、久了,有时候难免会受到君主的指责、侮辱;朋友太多了,难免就会被某些朋友疏远或者疏远了某些朋友。这是不可避免的,不必在意”。

    “什么意思”

    “鼓励与安慰”曾参应道。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