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唐頑主 >第四百二十七章 致命的疏忽
    一路之上,李德裕始終緊閉着雙目一言不發,直到過了潼關,方纔緩緩睜開眼睛。

    李湞笑了笑,道:“想必此番陛下定能體會到您對大唐的忠心,待過了此事,我便向陛下提請......”

    李湞的話還沒有說完,便只見李德裕輕輕擺了擺手,眼神中似乎多了一些惆悵。

    “你年少聰慧,這樣的糊塗話以後切莫再說了”

    聞言之後,李湞神色黯然地低下了頭,這本就是一句安慰李德裕的話。

    自己又何嘗不知,即便李德裕的功勞再大,阿耶都不可能再起用,能留在東都而不被趕到崖州,這已是阿耶所能做出的最大讓步了。

    武宗皇帝之所以信任李德裕,是因爲他需要一個足夠能幹的助手來讓自己變得稍稍輕鬆些。

    而阿耶不同,他不允許自己有絲毫的清閒,他能夠記住自己所見過的所有人的名字,甚至能夠將宮裏負責雜役的宦官和侍女的牢牢記住,以至於需要之時直呼其名,而不是那聲被叫了數百年的“來人”

    他所效法的人是太宗文皇帝,所以他只能用比太宗文皇帝更嚴苛的條件來約束自己,所以對他來說,事無鉅細、事必躬親也僅僅是最基本的要求罷了。

    所以這樣的天子是絕不允許讓自己的朝堂之內出現一名如李德裕這般的強臣的。

    說到底,這根本就不是什麼信任與否的問題,而是強君與強臣之間能不能共生的問題。

    很顯然,阿耶需要自己把控朝廷,而不是由臣子代勞。

    李德裕明白這個道理,李湞也明白,只是事實太過殘酷,誰都不願去面對罷了。

    “還有個問題,您似乎一直都還沒問”李湞只有岔開這個令人悲傷的話題。

    李德裕笑了笑,道:“呵呵,兗王與杞王都不過是這場博弈中的失敗者,無論站到哪一邊都是一樣的結果,所以無論選擇誰都沒有區別”

    李湞點了點頭,道:“其實也只是希望能多拖上幾日,待援軍一到,仇士良必然會將兵力分散各處,介時我們便有機會去驪山救出陛下和蕭叔只要陛下回京,這個危機也便算是過去了”

    李德裕隨即看了看李湞,而後探頭望着官道兩側雪化之後的淤泥,緩緩說道:“關內的雪下得不小,想來今年的收成一定也很好吧”

    而後,李德裕向後仰了仰身子,重新將身上的錦衾蓋好,輕嘆一聲道:“此次若非陛下安排得周全,你怕是要成了大唐的罪人”

    李湞苦笑道:“確實是晚輩想得太簡單了,沒想到仇士良竟藏得這麼深”

    李德裕緊接着說道:“不過以陛下的性子遲早都會向仇士良動手的,只是因爲你的出現,他不得不將計劃提前了些,但話又說回來,若無你的百般謀算,陛下也絕不可能如此輕鬆地便將仇士良推向死境”

    “輕......松......您難道覺得這樣還算是輕鬆麼”李湞撇着嘴,苦笑中帶着些唏噓。

    “怎麼”李德裕白了一眼李湞,道:“若此前按老夫的估計,此事沒個六七年的功夫是絕無可能做到的”

    聞言之後,李湞頓時釋然了許多,笑道:“如今的仇士良西有朔方、鳳翔軍、東有河朔聯軍,南有東都幾防和金商防禦使,他雖坐擁十萬禁軍,但要分散兵力應付這麼多大軍,怕是要難以爲繼了”

    “哼哼......”李德裕冷哼一聲,道:“你若如此以爲的話那便太小覷仇士良此人了啊”

    “哦”李湞有些詫異,在其看來,於這樣的形勢下,甚至根本發生不了大規模的戰鬥便會以仇士良的失敗而告終。

    “你只想到了可能性最大的那個結果,卻沒想過事情還有可能出現另一種結果”李德裕輕輕說道。

    聞言之後,李湞面色微變,沉默片刻之後,說道:“仇士良不分兵,而是集中兵力戍守京城,擁立兗王登基”

    李德裕點了點頭說道:“不錯,只要兗王一登基,這些勤王的大軍瞬間就變成了叛軍,仇士良完全有理由徵調其他藩鎮進京平叛”

    “可......”李湞的心情瞬間跌落谷底,但仍是有些不甘心地說道:“可其他藩鎮就一定會服從徵調麼”

    “你未免太過天真了”

    李德裕搖頭輕嘆,“只要將這些叛軍的轄地隨便劃出去幾個州作爲賞賜,調來十個鎮的兵力毫無懸念”

    “可陛下還活着就在驪山我們只要將陛下救......”

    李湞明知道這是徒勞,但依舊在爭辯着。

    不待李湞說完,李德裕便搶先說道:“陛下哼,到了那時,陛下就只有京城那一個說句大逆不道之言,在絕對的利益面前,誰會在乎一個沒有一兵一卒的陛下”

    聞言之後,冷汗瞬間從李湞的額頭滑落,身上更是衣衫盡溼,心臟在胸腔劇烈的跳動着。

    李德裕說得不錯,在兵力懸殊的巨大壓力下,這幾乎成了仇士良必然的選擇,而一旦如此,自己的優勢就完全成了劣勢,也將自己和所有人都置於幾乎必死的境地之中。

    “這......”李湞變得有些語無倫次,顯然自己已被唾手可得的勝利衝昏了頭腦,竟疏忽瞭如此至關重要的一種可能。

    “怎麼怕了”

    只有李德裕依舊鎮靜如初。

    李湞沒有說話,因爲他依舊沉浸在巨大的危險中無法自拔,他的腦海中正在飛速地掠過一個又一個的應對之策,最終一個又一個地依次否決。

    “唉”李德裕長嘆一聲,“你終究還是太嫩了些,仇士良能活到現在,又坐上了神策軍中尉這個位子,你以爲都只是巧合”

    儘管心中不甘,但李湞終於還是承認了自己所犯的這個致命的錯誤,兩世爲人又深諳歷史的他熟知大唐的一切,但只有真正地置身其中時,才知道自己是多麼的無知。

    他似乎忘記了一件事。

    人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歷史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在這些浸淫官場數十載,早已看透了人心的古人面前,一旦稍有不慎,等待自己的依舊是萬劫不復。

    見李湞神色恍惚沉默不語,李德裕伸手輕輕拍了拍李湞的肩頭,幽幽說道:“你可還記得一個人”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