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重生之朕即國家 >第9章 皇上不急大臣急
    ♂nbsp; 當皇帝爽嗎?葉響會告訴你,這不廢話麼?出恭有人遞草紙,穿衣喫飯都有人伺候,都快讓葉響懷疑自己是不是生活不能自理了。

    到明朝爽嗎?no,這就是葉響的回答。如果晚上沒有電燈、電視可以忍受,但沒有手機怎麼刷朋友圈啊;喫飯雖然精緻、味道也差不多,但沒有辣椒卻是敗筆;雖洗澡有浴桶,出恭有恭桶,又哪裏有抽水馬桶、淋浴來得暢快;牙刷是豬毛的、香皂也是皁角味的,讓人不敢下手;衣服面料上乘、精美,但卻繁瑣,還不貼身;最讓人鬱悶的就是,一個大老爺們還得留着長髮,用布包裹着束到腦後,怎麼看怎麼彆扭。

    清早便急匆匆趕回慈慶宮的客印月看着對着鏡子一會兒笑一會皺眉的葉響,心裏翻江倒海。老實說,她不是沒有想過喫着自己奶水長大的朱由校,有一天會成爲這個帝國的主人,但她卻沒想到會這麼快。明明昨天之前,他還是一個被西李欺負後,只知道躲起來一個人哭鼻子的小毛孩啊,這麼大的國家他能把控住嗎?

    客印月,虛歲34歲,在這個人均壽命不過50的時代,女人大多早婚,而她在18歲生子後便來到了皇宮做了朱由校的乳母,至今已經近16年了。

    客觀來說,客印月用心伺候朱由校是有私心的,長久相處產生的那種母愛卻並未因此而褪色。她伺候葉響穿上‘斬衰’,打量着風度翩翩的葉響,用慈愛的聲音說道,“哥兒,你長大了。”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審美觀,但對‘媚’卻出奇的統一。客印月的美就是妖媚,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甚至是一個感嘆,都會讓男人瘙癢難耐、浮想聯翩。有道是‘俏不俏,一身孝’,一身白色孝服讓客印月此刻顯得更加的誘人。

    葉響對客印月的服侍心情是矛盾的,如果是原來懵懂的朱由校或許不會有這種複雜的感情,但葉響曾是食髓知味的過來人,面對貌美近妖的客印月難免心猿意馬。葉響相信,如果自己是禽獸,就算此刻將之就地正法,她是不敢也不會聲張的,可是,葉響卻選擇了‘禽獸不如’。

    葉響對女色免疫嗎?未必,他只是有‘潔癖’而已,且不說這身體虛歲只有十六,更是因爲他壓根就不是來當種馬的。按耐住內心的躁動,他將視線轉移到窗外,看着窗外泛白的天空,像回答更像是自言自語的說道,“父母雙亡,我不長大,行嗎?”

    “殿下,諸位大臣在文華殿恭候多時了。”這是王承恩的聲音。

    王承恩昨夜就來慈慶宮報道了,替代了原本該屬於魏朝的位置。現在,他站在門口,既恭敬又惶恐。

    葉響見他小心翼翼的樣子,會心一笑,“你呀,別如此謹慎,我又不喫人。”又想起王安和劉一燝等人昨日的提點,繼續道,“你去知會朝臣,文華殿我就先不去了。皇考賓天,梓宮尚在乾清宮,今前殿有皇祖靈位,坤寧宮又有孝端顯皇后靈位,於禮制不合,還是讓他們隨本宮先移送梓宮至仁智殿奉安吧。”

    孝端顯皇后王氏,萬曆親封的皇后,已於今年七月病逝,神位尚且安放在生前居住的坤寧宮。奉安,就是安放神像、牌位的意思。

    王承恩見心思被看穿,便有些尷尬,他如今的職位無異於連升三級,一下就走過了別人終其一生不能走完的路程。他和很多人一樣,面對突如其來的提拔感到既幸福又患得患失,生怕這只是一場黃粱美夢。昨夜後半夜才睡,剛到三更便早早起來準備。此時聽葉響吩咐,回答是之後便匆匆去報信了。

    今天,葉響將正式以儲君身份攝政,他也感到激動,但更多的卻是惶恐。大明的子民能不能逃離原來的歷史宿命;諭旨能不能不打折扣的執行到基層;自己的意志能不能上升到國家意志……他何嘗不是跟王承恩一樣,心裏也沒底。

    ※※※※

    仁智殿,在紫禁城武英殿北,武成閣西,專門用於停放大行皇帝梓宮的地方。

    葉響率衆臣把朱常洛的梓宮迎到仁智殿的過程很順利,並沒有遭到西李等人的故意刁難,不過卻在安放好靈位之行禮時被不開眼的李進忠打斷了。

    李進忠匆匆而來,站在門口,也不顧殿內的情形,大聲叫到,“殿下,娘娘命你需要再回乾清宮參拜後才能回慈慶宮。”

    在場的科臣楊漣離門最近,立馬炸毛,厲聲道,“大膽,殿下今日爲太子,他日便是皇帝,選侍何人,安能召我大明儲君。”

    葉響皺皺眉頭,也起身走近,緊緊盯着李進忠,面色不善的問道:“李姨娘?迎皇考梓宮之前,我一進乾清宮便按禮給她磕過頭、請過安了嗎?你、諸位扈從大臣和科道官俱親眼所見。她還沒完了是吧,這受禮也上癮嗎?”

    李進忠見葉響埋怨,衆朝臣也怒目而視,便知道自己犯了衆怒,就想把自己摘出來,解釋道,“奴婢是奉命傳達娘娘的懿旨。”

    這西李神馬意思嘛?自己昨天明明已經算是‘交心’之語了,她是智商欠費嗎?自己擺明了不喫她那一套,卻還派人來添堵,她依仗的是什麼呢?葉響不得其解,便索性不再細想,搖搖頭,回到殿內繼續磕頭行禮。

    在仁智殿朱常洛的靈柩前,朝臣不敢放肆,可是回到文華殿便炸了鍋,議論紛紛。在男尊女卑、主辱臣死的觀念影響下,西李的態度讓大家很氣憤。

    趁着大臣們爭論不休的時候,王安把一沓奏疏呈給葉響,說道,“殿下,這其中有各位大臣提議西李娘娘即刻移宮的奏疏,您看是不是這就給乾清宮送去?另外田詔來取今日奏摺,說要選侍看後方交由殿下處置,讓臣回絕了。”

    疏就是專門就一件事發表看法的上奏文體,是奏本的一種。

    明朝遇事不能面陳允許上書奏事,有三種形式,奏本、啓本和題本。啓本是東宮爲某事上書朝廷;奏本是軍民等陳情、諫言、申訴採用;兩者俱抄本小楷、細字書寫,不用印。

    題本是公事,凡錢糧、刑名、兵丁、馬匹、地方民務,所關大小公事概用題本,用印具題。題本格式要求嚴苛,其外形爲用紙摺疊而成的摺子,內中每幅6行,每行20字,平寫18字,擡頭2字,首幅上方正中寫一“題”字,是爲本面。自第二幅起爲正文,首書具題者官銜姓名及題報事由,接敘所報事情的緣起、情節及處理意見,文尾以“謹題請旨”或“謹題奏聞”結束。末幅正中寫具題年月日,月日下列具題者官銜姓名。封面及文尾俱加蓋官印。

    軍民奏事,在京師通常把上奏文本交到會極門,在外地則交到在各地設置的通政司衙門。然後交到文書房,視具體情況移交內閣草擬意見或者直接呈送司禮監。內閣的意見得到皇帝的認可,便由皇帝用硃筆批覆,交由六科校對無誤、無不妥即正式下文交由相關部門加以執行,並協同御史監督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