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相寶 >第111章 商周酒器
    福老深深看了盧燦一眼,“不知道盧少精於哪一項?”

    “福老,都可以試試。”他還真的不是自吹。

    玩收藏或者文物鑑定的,通常會專精於某一項。不過,盧燦是個例外。

    古伯的學識來自於玖寶閣北派,盧燦雖然跟着他沒學完全部本領,但基本技能已經完全掌握。北派偏重於做舊,鑑定次之;而盧燦從阿爾薩.汗那裏淘回來玖寶閣祕笈,偏重於鑑賞,做舊次之。

    綜合南北之長,他的鑑定和做舊功底,都有了長足進步。

    當然,因爲上輩子的學習,他最擅長的依舊首爲玉,次爲陶瓷,再次書畫、雜項。至於金銅器,因上手鍛鍊機會不多,涉獵不深。

    所謂涉獵不深,那也只是相對與專項鑑定師,呵呵,對於一般的鑑定,還是綽綽有餘。

    聽完他的話,福老眉頭微皺,眼睛眯成一條直線,嘴角露出一絲譏笑,似乎在嘲笑盧燦,年輕,不知天高地厚。不過,他終究還是看在楊家的面子上,沒有出言譏諷,只是,語氣變淡了很多,“哦?是嘛?那我得看看。”

    他隨手指了指遮陽篷下面的兩張條案,“那上面有金屬器件十六件,你只要說對十二件,這些物品都可以讓你勻走。”

    盧燦端詳了片刻,回身笑着說道,“福老,不僅這十六件金屬器,這兩張條案,我也要。”

    福老一愣,旋即點點頭說道,“只要你能說出這兩張條案的名稱,它就屬於你的。”

    鑑定水平的提高,離不開多上手。

    盧燦的木器鑑定原本是短板,但跟在鄭光榮身後兩年,上手的老舊傢俱很多,水平嗖嗖往上走。現在他的木器鑑定水平,能比得上一般專項木器鑑定師。

    盧燦剛纔一眼就看出,這兩張條案都是明代傢俱代表作之一——供桌。

    供桌,一般指的是祠堂或者寺廟中,供奉祖宗或者佛祖的長條桌。

    這類木器,往往都會使用好木材,以示誠心。

    這兩張桌子就是。

    盧燦摸摸這張黑紫色的長條桌下檐部分的雲紋雕刻,說道,“這是明代供桌,它們的全名叫做——紫檀木鼓腿拋牙式供桌。福老,不知道我說的還對否?”

    所謂拋牙,是明清木器腿部制型的一個專有名詞。指牙板面爲弧形,鼓腿都爲內翻馬蹄式足。這種做法費工料,但腿型修長,優美,非尋常百姓所能承受。

    老先生眼睛一亮,點頭稱讚。在他看來,像盧燦這等年紀的年輕人,能一眼看出這桌子的來歷,已經很了不起。

    “桌子我會讓給你,你再說說那些金屬器的來歷。”很明顯,他調高了對盧燦的期望。剛纔可是隻要求盧燦說出器物名稱,先來則是要說出來歷。

    他拿過桌上一雙乾淨的手套,扔給盧燦,然後饒有興致的站在條桌旁邊觀看。

    長條桌上的銅器,全是小件,盧燦早已經看到。老先生很有意思,他竟然收藏了一整套的商周酒器——擺在一起,很震撼。

    第一尊銅器,上面佈滿了綠鏽,前有流(傾酒的流槽),後有尾,中有杯,一側有鋬(pan,提手的小柄),下有三足,杯口有二柱。

    這種銅器在摩羅街有很多仿製品,它的名字叫爵,古代通用酒器。

    盧燦很快從這十六件銅器中,挑出五件,與其擺放成一列。

    他扭頭對福老說道,“《韓詩》雲: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散,六升曰壺。福老,我這擺放的可還準確?”

    他這是一次認出六件,這六件都是酒器。雖然時代略有不同,但也勉強算得上商周酒器中的標準器。

    觚(gu)的特點是敞口、長身、細腰,圈足。

    觶(zhi)的特點很像後世的茶杯,帶銅紐蓋,大口,粗腰,圈足。

    角的型制和爵很像,但它沒有爵的流口以及上面的雙立柱,型制要簡潔一些,要比同類的爵大上一圈。

    散爲方口,粗腹,圈足,已經算是中型酒器,主要是用來盛酒而非喝酒。

    最後一尊是商代銅壺,扁圓形,大腹、貫耳(耳象筒子)、圈足。銅壺名義上是酒器,其實在春秋戰國後期,更多的是用來喝酒計時用的。

    也不知道老先生從哪兒湊出這麼一套,很不容易。

    由於緬甸的保存環境,以及戰亂的侵擾,這些酒器上或多或少都有點殘損,非常可惜。尤其是那尊方口散,圓腹中部已經癟了一塊,應該是被重物壓過。

    聽到盧燦一五一十的介紹出這些酒器的知識,楊坤瞪圓眼睛。這些東西里面,他就認出一個爵,甚至連爵和角,兩者都不是很清楚。

    “這是古代盛酒的標準器?”他難以置信的指着這一列銅器說道。

    “啊……弄一套這東西,擺在家中,品味最少上一個檔次。比那些玉雕,強多了。阿燦,這一套,你能留給我嗎?”他拿起那尊散,放在手中掂量。

    福老看着他的動作,連忙劈手將他手中的方口散搶下來,放在桌子上。然後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早年讓你學,你盡偷懶。現在角爵不分,還想收藏?你知道怎麼保養嗎?你能品味它們的文化底蘊嗎?

    ”

    “什麼都不知道!還想着拿文物充面子?我都替你臊得慌!”

    老先生滇省口音,又快又急,盧燦都沒聽明白。

    這套東西盧燦還真的不捨得勻給楊坤——給他無疑是明珠暗投。

    他歉然的對楊坤笑笑,“這套商周酒具標準器,很有研究價值。傑尼,你把它放在書房,太埋沒了。我準備帶回去,讓中大的幾位老教授,就此展開一個商周酒禮文化的課題研究。”

    三千年前的商周酒文化已經發展得非常體系化,是其後的“禮”文化的重要載體和表現,確實非常適合做中華古文化研究。

    福伯聽罷,雙手合拍,揚眉讚道,“不錯,盧少家學淵源深厚,舉止有方,這想法也不錯。文物嘛,就需要有文化研究在背後支撐。”

    “好了,這套酒具,我做主,勻給你。”

    老先生此時再看盧燦的眼神,又有不同——欣賞中帶有一些驚喜。

    他指了指桌上其它的金屬器,“桌上還有十件,依盧少的見識,應該都能認出來吧。你繼續說,也給那小子長長見識。”

    桌上還有十件,同樣是商周小件銅器,同樣是酒器。這十件的珍稀程度,同樣不弱於剛纔盧燦取出來的那一套。

    當先一件,是華夏曆史上最早的“提樑壺”——動物紋提樑卣(you)。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