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鐵骨 >第266章 新階層(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也正因如此,纔有了武官的地位一落千丈,只有在不斷打壓武官、武人地位的前提下,文官的地位才能得到保障,而只有通過對尚武之風的打壓,才能避免武人的崛起。

    “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

    這句話的背後,是一個龐大的羣體爲了個人利益,而刻意宣揚的一種思想。而之所以會被民衆所接受,是因爲這個羣體實在太過龐大。龐大到即便是皇帝,對其也無能爲,除非像滿清一樣,用一羣奴才滿官去佔據半數文官顯赫官位,比如由滿族人擔任尚書的稱滿洲尚書,掌本部政令。其地位在漢尚書之上,而在滿官的任用上,亦不需要通過科考,有清一代,滿清正是通過滿官去分裂並去馴服漢官,最終把漢官馴服成爲奴才。

    而這顯然並不是朱明忠所需要的,他需要的重新建立一個羣體,一個能夠與文官抗衡,或者說能夠平衡其一家獨大局面的文官團體所以,他需要這些軍人,需要通過退役的軍人去建立一個新的羣體,或者說一個新的社會階層。

    “而未來忠義軍的退役官兵,退役之後,他們就會成爲在鄉軍人,他們將會獲得少則百畝,多則數百畝的田地,當然,他們的土地是屬於自己的,這樣就不會被官員掠奪,而且他們的土地同樣也是禁止出售的,百畝的永業田,足以維持他們一家人過上頗爲體面的生活,待到朝廷徵召時,亦可以隨時徵召他們再次服役。”

    何止是頗爲體面,有了百畝地之後,他們就會成爲鄉間的頗爲富裕的富戶,甚至還能僱傭幾個長工,從而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但是,這種日子可以持久嗎

    這種日子當然不可能持久,因爲“富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不是因爲其生出了販家子,而是因爲三代的分家之後,那百畝之田,經過兩代幾家甚至十幾家的分家之後,每家只剩下十幾畝甚至幾畝田產。

    一代尚有百畝田產,若是他有兩個兒子,每個兒子分五十畝,其生活不過只是勉強小康,再到孫子那輩,再分家還剩下多少地

    富不過三代

    在這種情況下,又如何維持第二代、第三代“新軍戶”體面的生活,最終他們同樣也會陷入窮困潦倒的境地,即便是沒有衛所長官的盤剝,也無法改變這一點。

    也正因如此,儘管現在還沒有推行這一政策,但是在給予烈屬的遺族分配“功田”時,朱明忠就制定了“功田不可分”以及“長子繼承”的基本原則,按功勳獎給的土地作爲功田,是不可以分家繼承的,只能由其“長子繼承”,而長子繼承其榮譽和功田的同時,同樣也繼承責任必須要在成年後服役。而爲了保護長子的利益,還要求次子必須在成年後離家,當然,繼承家業的長子,有責任向其提供一年的土地收益作爲分家的補償。

    現在這種政策只在烈屬中推行,儘管很多人並不理解,但是對於尋常百姓來說,他們幾乎相當然的以爲,這是官府的恩典,畢竟這恩典不能給所有人,只給一個長子,也是天經地意。

    而對於朱明忠來說,他所需要的是建立一個階層一個擁有大量生產資源,生活富裕的社會中豎階層,他們不是文士,甚至也不需要文士的晉升渠道,他們是軍人,一代代爲國從軍,爲了出征,而作爲回報,他們可以享有富足的生活,以及較高的地位豐厚的經濟收入決定了他們在社會上的地位。

    而百姓所看到的什麼

    他們看到會是從軍,同樣也是改變命運的途徑,就像後世很多農村子弟爲什麼願意不計代價的當兵一樣,因爲在讀書不能改變命運的情況下,部隊提幹是唯一的“跳出農門”的機會。儘管機會很渺茫,但他們仍然願意抓住那個機會

    利益

    只有利益的驅使,才能夠提升武人的地位,也只有利益的驅使,才能夠重新樹立國人的尚武之風。

    不過,這些話朱明忠並沒有說出來,儘管現在這只是一個粗略的構想,畢竟,還牽涉到一些問題需要解決,比如長子是否適合服役等問題。不過,在這個時代,這麼做,至少有機會改變這個民族千百年來的“習俗”,令一個在漢晉之後,便消失在中國的“武士集團”重新出現這個國家,儘管與歷史上春秋戰國以及漢晉時那些“下馬爲相、上馬爲將”的士人集團無法相當,但至少是一個機會。

    “經略此法甚善,如果一來既可爲我朝“軍戶”舊制補遺,若能加以完善,必定可令天下百萬兵卒從中受益”

    羅倫並沒有意識朱明忠並沒有解釋這種“新軍戶”最關鍵的一個核心,他所看到的不過只是這一制度下,兵卒可以從中受益,從而讓官府減少軍餉支出,如此一來,幾乎是瞬間,就表明了支持的立場,畢竟軍餉不足的局面,一直困擾着江西,而他這次來江北,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爲了解決這個問題。

    過了幾十年的正月15,第一次過了一個寂靜的正月十五,把環保的鍋推到百姓放花放炮的,這個鍋,讓我想起了某個地方的燒烤。哎呀,理由可可真多啊。鬱悶了,本來是要帶兒子看花的,現在也沒有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