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鐵骨 >第6章 天下大變(求支持,求月票)
    與舊時推崇理學不同,新朝推崇“實學”,而朱之瑜不僅僅是清河書院的山長,他同樣還是帝師他是陛下的老師,這也是陛下推崇實習的原因之一,當然,更重要的是“實學”的流行,並不是朝夕的事情,張居正、海瑞、焦竑、徐光啓等人都是實學派的代表人物,他們是其中的“王霸並用派”,也可稱之爲“義利雙行”派。這一派復興先秦的諸子學說,對管子、韓子、老子、莊子、墨子等都有所稱頌,尤其是吸收了管、商的“功利”學說,不諱言“富強”,以“富國強兵”作爲終極目標。

    實學所要摒棄的是正是理學的兩種治學風習,即“八股之習”與“道學之習”。這也是明代實學大家所共同鍼砭的目標,往往稱之爲“俗學”,以與他們所提倡的“實學”相別,他們講究“實用”,提倡“實學”、“實行”、“實政”,主張“實心”任事。他們拋棄道學家遊談無根的陋習,更多地注意那些有關國計民生的事情,諸如農田、水利、河漕、鹽法、天文、地理等等,他們主張實踐、主張科學、甚至主張中西合璧。

    這也是朱明忠選擇“實學”的原因,在歷史上,明代自嘉靖年間開始的實學風潮,於一定程度上來說,相當於中國的“文藝復興”。這一股以“經世致用“、倡導“實學“爲主要特徵的實學思潮,對理學和心學的禪化進行抨擊,終結以宋明理學爲主流的長期統治。

    只不過這場文藝復興卻因爲滿清的入侵被徹底摧毀,那些實學思想家,或是被興義兵抗清,死於刀兵,或是以身殉國,或是流亡海外,或是隱居山林。而已經式微的理學,卻因爲滿清的入侵,得已續命,最後這個被實學思想家稱作“誤人才,敗天下事者,宋人之學也。”的理學,反倒成了所謂的“儒家正宗”,歷史總是如此的抓弄世人。

    但是現在,清河書院卻已經成爲實學的大本營,在朱明忠本人的支持下,清河書院畢業的學子,已經進入到了大明的方方面面,在大明的書院之中,實學已經成爲絕對的主流,至於理學“誤人才,敗天下事者,宋人之學也。”。自然被徹底的否定。

    今天,之所以會有這麼多人云集於此,因爲對於大明來說,是個大日子,至少對於皇帝本人來說,是個大日子,當然,對於清河書院而言,同樣也是如此。

    “舜水兄,你看,世侄也來了”

    黃宗羲衝着不遠處的朱大咸微微點下頭,

    “他是閣輔,陛下和百官都來了,不能不來。”

    朱之瑜微微一笑,或許他一生不曾出仕,但是兒子卻能官居閣輔,已經讓他頗爲欣慰了。

    不過在看到人羣中的另一個兒子,朱大勇的時候,他的神情還是略顯有些不甚自然,既然是已經過去多年,也無法改變。

    覺察到朱之瑜的臉色變化,順着他的目光,看到那位正與官員們暢談的朱大勇時,黃宗羲自然明白,這位仁兄的臉色爲何會顯得不甚自在,畢竟朱大勇曾有赴滿清科舉的舉動,對於朱之瑜來說,這是他永遠無法洗去的污點。

    “舜水兄,今天對於我清河書院來說,可是一個大日子。”

    黃宗羲並沒有插手朱之瑜父子間的事務,而是把話題轉移到了眼前的事情上,他瞧着花棚後方那個被紅綢遮擋物體看去,看到一旁的張英時,特意說道。

    “張敦復,他是工學科的,現在就在工部吧,也算是學以致用,聽說,這個差事,就是他負責的”

    雖說新朝已經兩年未開科舉,但是新朝仍然補充了數千官員,這些官員當然不是特旨招來的前朝進士,其中大多數都是清河書院畢業的學子,也正因如此,清河書院纔會受到學子們的追捧,今年更是考進了三千新生。他們於書院所學的並不侷限於聖人文章,畢竟“實理實學、學以致用”是書院的信條,於書院內先後設立了法學、數學、醫學、工學、船學等學科,開展科學教育。這也是清河書院的特點,當然,現在國內的其他書院,受清河書院的影響,同樣也相繼開設了這些學科。

    只不過,現在清河書院的畢業依然壟斷着官場,官場上六成的青年官員皆畢業於清河書院,其它四成則是出自各個專門學校。

    “他和師弟們一同做的,這件事是皇差。”

    朱之瑜倒是沒有絲毫的隱諱,直截了當的道出了這件事的不同之處。

    “此事若成,我清河書院必將名垂千古”

    世人皆好名聲

    朱之瑜同樣也不例外,他之所以將全部心思放在書院上,既是想趁現在陛下推崇實學,朝中官員半數主張實學的機會,把實學推廣至少全國。同樣也是爲了個人的名聲,而他早已經和書院聯繫在一起,也正因如此,纔會顯得這麼在意。

    “畢竟,此事是功在千秋的好事”

    說出這番話後,朱之瑜更是看着從那花棚中延伸出來的軌道,神情顯得有些激動。

    “此物大行天下之時,必將是天下大變之日”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