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鐵骨 >第239章 歸化民(求支持,求月票)
    從潼關到西安,從西安到蘭州,從數十萬明軍西征以來,憑藉着銃炮犀利之威,在戰場上攻城掠地,所向披靡。陷潼關、克西安要地,將佔領着陝西的滿清往西趕去,十數萬大軍在關中平原上一路攻城掠地,朝着陝西西部壓去。

    這片漢人的故土,在這一刻,終於一塊塊地重新歸屬於它真正的主人,重新回到漢人的手中。一連串軍事上的勝利,使得整個大明國內的氣氛火熱到極點。隨着那面帶有“日與月”以及十二金芒的大明旗在插上一座又一座的城池,整個大明都陷往一片瘋狂之中,舉國上下都在慶祝着,慶祝着國土的恢復,慶祝着韃子被趕出中原的一刻,一塊塊春秋時開拓的土地,正在迴歸其真正的主人伯手中。

    而與之相對應着的是,在另一方,那些以“旗人”自據的清兵,卻處於一片風雨飄搖之中,他們心在顫抖,在恐懼,在害怕,在他們看來,在大明的面前,大清已經沒了明天,大清國已經完全爲陰雲籠罩。

    此時,正是盛夏,儘管夏天疾病衆多,但是明軍的進攻並沒有停止,而對明軍猛烈的進攻,守衛着天水的清軍都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他們必須要面對正在不斷向西進攻的明軍,儘管山路艱難,但卻無法阻擋明軍的進攻。

    出寶雞往天水,這一路可謂是山高路難,山路傍渭水、越秦嶺,其道路艱險甚至不比入川的蜀道容易,而在通往天水的必經的山道一側,一座並不算高大的堡壘聳立於山上,這座依山而建立堡壘,宛如一座無法逾越的天險一般,切斷了往西的道路。

    這是一座歐洲式的棱堡,在過去的幾年間,心知在野戰中無法擊敗明軍的清軍並沒有把寶押在關中平原以及潼關,而是在俄羅斯人的幫助下,利用寶雞至蘭州之間的複雜地形,修建了數十座大小不一的棱堡,以堡壘堅守隘口。以牽制明軍的進攻腳步,而在明軍開始進攻之後,面對山間隘口的堡壘,進攻確實一再受挫,寶雞至天水之間不過300多裏的山路,足足用了兩個月都沒能打到天水城下,究其原因,正是沿途的堡壘阻擋了明軍的進攻腳步。

    “天亮了,天亮了”

    天色剛一放亮,堡壘狹窄的通道內,就有穿着號衣的清軍來回奔走着,一邊跑一邊喊着,把睡夢中的清軍喊醒,這種小型棱堡內部昏暗,身處其中根本就分不清楚晝夜,每到天亮的時候,總需要人去喊牀。

    “他麼的,吵吵個熊”

    嘴裏罵着,李步亭吊着膀子提着火銃朝銃臺上走去,他眯着眼睛往外頭看去,隱約的可以看到山腳下不遠處明軍的營地,堡壘前方的土地上盡是彈坑,在過去的半個月裏,明軍發起了多次進攻,但他們的進攻無一例外的都被擊退了。如果不是因爲每一次明軍都會把屍體收斂起來,也許現在這裏已經是臭氣薰天了。

    “那些個明狗,可真不怕死”

    盯着前方隱約可見的紅色身影,李步亭又嘟嚷了一句。

    明軍不怕死

    對於清軍來說,他們印象最爲深刻的恐怕就是這個了,明軍不但不怕死,甚至還渴望着戰死。

    “明狗不是真不怕死,是真的想死”

    旁邊的弟兄一句看似不經心的話,讓所有人無不是陷入沉默中,他們親眼目睹過明軍是如何前撲後繼的向堡壘發起衝鋒,如何奮不顧身的衝鋒,最後又是如何死在堡壘的前方。

    “哎呀,這些個明狗,可真是,真是真是瘋了”

    “可不就是瘋了,一個個殺上來的時候,就像瘋了似的,壓根就沒把自己的性命當成事兒”

    大傢伙你一言我一語的談論着那些明軍,談論着他們是如何的“傻”,如何的“愚蠢”,可在說出這些話的時候,他們的目光中往往帶着一絲恐懼。那雙眼睛更是不安的盯着遠處,盯着那隱約可見的紅色身影。

    又是一個清晨,在喫完早餐集合的時候,李一郎有些緊張的握了握手中的火銃,他的雙眼死死的盯着前方,儘管內心緊張,但是那雙眼睛卻顯得有些興奮。

    “一郎,你不會害怕了吧”

    突然,班長的話傳到他的耳中。

    “瞧你,握着銃的手關節都攥白了。”

    “沒,沒有”

    相比於其它人李一郎的漢話生硬,誰都能聽出來,他不是漢人。

    “一郎,沒什麼可怕的,上了戰場,只管聽命令就行”

    班長林興國繼續安慰着他。

    “是,是的班的,我的明白”

    鞠躬表示明白的同時,唯恐大傢伙真的以爲自己在害怕的李一郎又解釋道。

    “我的,真不是在害怕,我緊張,可,可也高興,真的很高興,能夠爲皇帝陛下效忠,要,要是能爲皇帝陛下戰死的話,那,那就是我的榮耀”

    李一郎在說話的時候,再一次向着東方鞠躬,那是中都的方向。

    他是歸化人,不過並不是平南等地的歸化人,而是在大明非常少見的來自日本的歸化人,十九年前,德川家光去世後,發生浪人暴亂未遂事件慶安事件,社會隨之動盪不安,儘管保科正之和大老酒井忠勝,老中松平信綱,阿部忠秋的輔佐下,幕府最終化解了這一事件。但是對於幕府而言,浪人仍然是隱患。

    在戰國時代末到幕府初期,劇烈的政治洗牌使得大量武士失去主家、淪爲浪人。而五十五年前“元和偃武”,日本進入和平時代。各藩階層已相對固定,對於武士的需求遠不如戰國時代。但浪人的數量並沒有因爲天下承平而減少,甚至還在不斷的增加,這是因爲幕府爲打擊大名,一反日本固有的養子繼承傳統,對養子繼承嚴格限制,尤其禁止在大名病篤期之際匆忙認領養子,也就是“急養子”或“末期養子”。這樣的規定,固然是出於擔心大名病重之際不能對選擇養子有足夠的判斷力,也有防止大名家臣玩弄權術、暗殺主人並推選有利於自己的新主人的用意,但最主要的目的還在於削弱大名的力量。

    無嗣改易,就可以將大名的領地沒收,最早

    以此理由被改易的是在關原之戰中有功的岡山藩主小早川秀秋。小早川秀秋病死,因無嗣,其55萬石領地被沒收,小早川家就此滅亡。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先後有數十家大名因無嗣絕家而改易。很多大名因無嗣而被改易,確實削弱了大名的勢力。同時,由於大名被改易後,其家臣多成爲無所依

    靠的浪人,生活貧困,充斥街巷,增加了社會不安定因素。

    在過去的十年間,在與日本貿易過程,從最初祕密招攬“風說役”再到商人因爲其廉價,私下招攬浪人,先後有數萬浪人以及其家人先乘小船,於長崎外海登上大明的商船來到大明。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