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修仙從鑽木取火開始 >401、【扣碗與順路調查】
    

    衆人的精神頭瞬間提了起來。

    大家紛紛出手,幫他將碗拿過來,直接放在一堆空盤子上,旁邊又有人拎着籃子擡着木桶過來,木桶裏面是粟飯,可以盡力喫飽,另外每人還有分得個白麪饅頭,都是剛剛出籠屜的,正冒着團團熱氣。

    “嘿,硬貨來了。”

    旁邊人笑道,而後掰開饅頭,一半放在自己的粟米飯碗上面,一般拿在手裏,順手伸筷子就挾了片寬大且薄、油汪汪的肥肉片,放在上面,張大口就咬。

    那顫顫巍巍的薄肉片,宛如麪條一樣被他吸進去。

    “香!”

    他誇讚道,與此同時,大家也已經動筷。

    方長也伸筷子嚐了下,確實好喫,肉類俱都蒸的軟爛而不膩,幾種用豆腐和肉餡做的精巧食物也很奇特,而且用鹽和料挺足,十分下飯。饅頭蒸的很軟,雖然各種肉和丸子之類,都是一人一筷子就沒了,但墊底兒的一種粉十分滑溜,又吸足了湯汁,很是好喫。

    桌上一位稍微有些年長的村民,趁機會給旁邊的年輕人們講解:“最後這席其實是有講究的,天下許多地方都有,但是各個地方都不一樣。”

    “做法倒是類似,將各種肉弄好切好放進碗裏,上面鋪上墊底兒的物事,然後上籠屜用大火蒸。火候夠了之後,弄另外的碗扣上,輕輕一翻就是。”

    “做這個特別要技術,不管是選材料、處理、配料,還是火候,甚至最後翻的這一下子,也是手藝,所以每個大師傅做出來的都不一樣。咱們村裏這個,可是周圍最好的一處。”

    旁邊年輕人問道:“三爺爺,那這八碗都叫什麼名字?我就知道這兩晚叫紅肉、白肉。”

    他指着兩個碗,裏面的肉已經喫完,只剩下墊底的片粉,裏面剛剛盛的都是肉片,不過一碗加的調料讓肉顯示深色,另一個則是純白肉片。

    那老者口上筷子上不停,在喫飯間隙回答道:

    “咱們這裏其實和不遠處的清水鎮就不同,咱們這裏的八碗,是紅肉、白肉、卷煎、假雞、蘑菇、小燉肉、丸子、松肉,我去過不少地方,還是咱們這兒的最順口。”

    “而且,別處都不用片粉的,他們那裏沒這個。其實我的爺爺說,咱們這裏早先兒也是不用片粉的,都是跑粉條墊底兒,就是粉條有個缺點,泡之前不知道多了還是少了,很容易用不完。”

    片粉這種東西,方長剛剛路過被作爲廚房的院落時候,看到過。卻是一種半透明淡綠色的鮮粉,一指厚中間對摺成半圓形,臨時兼職廚師的正將其剁開往碼好肉的碗裏放。

    此地紅白事兒上待客,大家最歡迎的也是最後這些扣碗。

    因爲無論天氣如何,剛出籠屜的這些飯食總是熱騰騰的,加上蒸扣碗的湯汁上面有層油,不容易涼,喫起來最爲舒坦,尤其是在冬天最爲合適。

    而且這八個扣碗裏面的內容,也以肉類居多,飽腹感強,頂事兒,百姓們最是歡迎。

    就是迫於資金問題,裏面往往都是有數的,一桌八個人,那麼一碗裏面也是八片肉、或者八個丸子,正好一人一筷子。

    聽席間閒談,就有年長的人告訴年輕人,不要多挾,不然旁人會有意見,用“你隨了雙份禮?”來懟。

    若是受此種譏諷,很是削落麪皮,一般人遭不住。

    畢竟無論各種紅白事情,隨禮的本意都是因爲靠個人力量辦事情很難,所以親戚朋友過來幫襯一下,好讓儀式之類能夠順利進行下去,而不是藉此斂財。同樣,招待也只是主家盡力讓所有來的賓客們,不至於餓着肚子離開罷了。

    方長喫飽喝足,坐着默默聽了下棚子裏這些村民們的聊天。

    無非是家長裏短,地裏收成,柴米油鹽,或者對於明年種什麼的規劃,以及明年天時適合種什麼的爭論。

    倒是再也沒有人提過遠方城裏的事情。

    於是他起身離開。

    ………………

    方長擡起頭,看着不遠處的城門樓。

    這座城的規模,在他見過的諸多城池裏面,規模上是首屈一指的,也是北方數一數二的大城。

    畢竟周圍都是平原,十分適合農耕,富庶且人口衆多,在農耕時代,是頂好的地方,自然能夠支撐起更加闊氣的城市。

    面前的城門樓高大堅實,乃是用方磚壘的外殼,看不到一絲夯土暴露。

    正面有塊石匾,上面刻着“廣陽”二字,這是這座城市名,並不是這個門的名稱。

    入城費不低,要兩個銅錢。

    收費的士兵靠在牆邊,雖然穿着厚棉衣,但是有些破舊,還有補丁在上面,長矛被戳在一旁,路過的百姓們緩緩排着隊,被其目光叮着,往筐裏扔兩個銅錢,然後才進城去。

    城裏面的規劃有些亂,街道略有些彎曲,兩邊小巷也不夠筆直。

    不過方長敏銳的察覺到,這是因爲廣陽城的歷史太久,完全野蠻生長擴張所致。

    裏面的建築明顯不是來自同一時期,甚至他還在城裏看到了一些不知道多少年前的建築殘基,上面的木頭磚塊早就被拿的乾乾淨淨,雪中支棱着深厚的雜草,幾隻鳥雀正在上面搖晃着腦袋蹦跳覓食。

    當然,他特意來到這裏,並不是爲了探究這座城的歷史。

    方長更關注的是這座城的現狀,比如,之前村民們口中說的是怎麼回事兒?

    看了看周圍,好像最高的地方就是城門樓,於是他默默開啓了“相逢何必曾相識”的狀態,轉身輕跳,躍上了後面的城門樓。站在飛檐尖兒上,方長運起目力掃視着城中。

    有點點妖氣散佈,但是並不明顯,而且都在移動。

    州衙裏面已經乾淨,看起來早就擺脫了妖怪們的影響,而城裏的官府力量和百姓們,行動都頗有秩序,看不出亂象。

    方長聽力很好,但是在他的耳中,周圍百姓們確實談論過高人之事,但都語焉不詳,而且有頗多自己發揮之處,得不到什麼有效情報。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