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宋好時光 >第八十章 陳摶弟子
    一秒記住書迷樓 .shulou..tw,

    計相失態,蓋因產量驚人。

    看着戶部判官最終覈算出的數字,陳執中喉頭幾動,用顫巍的雙手將紙張捧起,走到趙禎面前,雙手恭敬呈上。

    什麼情況

    百官不明所以,翹首眺望,滿心好奇。

    只聽陳執中激動道:“恭賀官家,玉米畝產六石以上,土豆畝產可達十五石。”

    什麼

    玉津園農田之旁,頓時炸開了鍋。

    百官羣情聳動,一個個臉上全都寫滿震驚,不可思議。

    章得象顫聲問道:“昭譽,你確認沒算錯”

    “絕無差錯。”陳執中的回答擲地有聲。

    三司使與度支判官親自計算,沒有比這更權威的數字了。

    原本一臉難以置信的百官,此刻表情各異,大多數都是驚喜與激動。

    以農爲本的時代,士大夫們太清楚那兩個數字意味着什麼。

    畝產六石,甚至十五石的糧食,簡直不敢想。

    即便普遍種植後,不及這般精耕細作,產量有所下降,那也不得了。

    那個土豆,哪怕畝產只有十石,不,七八石,百姓家中也會多出不少餘糧,青黃不接之時,便是救命之物。

    難怪陳執中失態,現在他們全明白了,大部分人都有類似反應,有人甚至激動的嚎啕大哭。

    明白了

    來龍去脈已經顯而易見,爲何八王爺會抱病奔走,爲何捧日軍會進駐陋巷,根本不是爲了那些所謂的金銀財寶。

    這幾株莊稼,比數十萬貫銀錢金貴多了,堪稱是無價之寶。

    今日伴駕,也根本不是所謂觀稻,而是認識新莊稼,見證驚人的產量。

    繼而

    有人看向官家趙禎,臉上雖然洋溢着笑容,但並無太多震驚,顯然早就瞭然於心,今日也是有備而來。

    朝堂上沒有糊塗蟲,官家是何用意,百官心知肚明。

    范仲淹恍然大悟,官家不僅沒有放棄,而且直接出大招來反擊,震撼效果超乎想象。

    楊三郎

    神奇莊稼是他進獻

    難怪乾元節當日,官家要在金明池宣召他。

    果是個神奇少年啊,一出手就非同凡響,也不知他從何處尋得這幾樣金貴莊稼

    大宋境內從未有聽說有此等作物,莫非是異域而來

    驚喜之後,百官心中全都泛起了同樣的疑問。

    章得象代表百官問道:“官家,敢問此三作物是何來歷”

    “此事說來話長,或許該從雍熙年間說起。”

    雍熙

    太宗年間

    百官不禁面面相覷。

    趙禎笑道:“昔年皇祖心憂天下,曾召見了一位奇人入宮,請教富國強兵,安邦撫民之策。”

    呃

    雍熙年間至今已經五六十年,大部分人當時要麼尚未出生,要麼還是孩童,誰知道那些陳年舊事。

    倒是有史籍記載,可太宗召見的人多了,焉知官家說的是誰

    “扶搖子,希夷先生,想必有卿家想到。”

    趙禎隨後的一句話,百官再度譁然。

    扶搖子陳摶

    哦對,太宗確實召見過此人,可是與這些莊稼有何關係

    只聽趙禎續道:“希夷先生進言不少,皇祖、父皇,乃至朕都受益匪淺。

    當時天下初定,餓殍遍野,皇祖甚是憂心,希夷先生稱願雲遊四方,尋訪良種,安民之策”

    不是吧

    聽起來言之鑿鑿,可是陳摶已經死了好幾十年了,又如何完成對太宗的承諾

    難不成

    有人目光落在楊浩身上,與這個少年有關

    趙禎全不在乎百官反應,續道:“衆所周知,希夷先生羽化作古,皇祖聽聞之後,甚是遺憾,父皇與朕亦以引爲憾。

    卻不曾想到,希夷先生竟還在人世,並完成了昔日對皇祖的承諾。”

    陳摶還活着開玩笑了吧

    昔年陳摶去世時已然一百一十多歲高齡,已是人瑞。而今若還在世,豈非一百七十多歲古來罕有。

    且其亡故,天下皆知,而今“復活”,着實莫名。

    意料之中,趙禎一揮手:“楊三郎,你來向衆卿說明。”

    “遵旨。”

    楊浩再度隆重亮相,朗聲道:“諸公,去歲小子曾在渭河邊見到兩位老者,其中一位鶴髮童顏,宛若仙人,時常高臥安睡。

    清醒之餘,則與一位狀若乞丐,名叫洪七公的老者對弈,小子有幸在兩位異人身邊打雜,侍候月餘。”

    高臥安睡

    陳摶似有睡神仙的稱號。

    洪七公又是誰

    只聽楊浩續道:“後來兩位異人相約去華山繼續對弈,鶴髮童顏老神仙稱要回去一盡地主之誼。

    便叮囑小子攜帶種子前來東京,呈送官家。”

    楊浩自始至終沒有提過陳摶之名,但睡神仙、華山、地主之誼這些關鍵詞,暗示意味濃重。

    再加上趙禎先前那番話,百官們幾乎全都先入爲主,不免爲之驚歎,卻也覺得玄乎。

    畢竟只是少年人一面之詞,匪夷所思,難以置信。

    但還是那個問題,沒有證據否定。

    而且玉米、土豆,這些見所未見的莊稼就在眼前,是最有力的證據。

    但是,很大一部分仍舊不大相信,認爲是一場雙簧表演。

    興許是官家從異域得到種子,然後假託陳摶之名。

    藉助鬼神之名,達到某些政治目的,此乃慣常手段。

    官家既然言之鑿鑿,幾樣莊稼也確實存在,自然無從質疑、反對。

    不過也有人相信,尤其是知曉楊浩底細的范仲淹、韓琦、尹洙等人。

    一個從關中逃難出來,險死還生的少年,從未來過東京,與朝廷毫無牽連,不可能與皇帝一道唱雙簧。

    雖說解釋匪夷所思,但或許就是事實,或者說官家願意相信這個出自楊浩之口的事實。

    這個少年,太不可思議了。

    范仲淹覺得自己已經足夠高看楊浩,但事實上還是低估了。

    除了這幾樣神奇的莊稼,他那一身超乎尋常的見識與本事,或許也來自於扶搖子吧

    難怪歐陽修與自己提出收徒之意時,他果斷拒絕了,原來果然早有師承。

    且是一個他們難以企及的高人,堂堂扶搖門人,陳摶弟子,豈會願意拜旁人爲師

    范仲淹與歐陽修突然覺得,當初他們收徒之舉何其冒昧自負,有些不自量力啊

    哪怕並非“陳摶弟子”,此等見識本領高卓的少年天才,自己也未必有資格教導,未必能教好。

    韓琦關注的也是楊浩的選擇,卻不是拜師,而是獻種。

    他寧願通過不理朝政,年邁抱病的八王爺,也不願意經由范仲淹與自己這樣的當朝宰輔。

    爲何

    而且有種感覺,貌似此子一直有意躲着,避開尹洙、避開范仲淹與自己,避開與新政有關的一切

    原因何在

    因爲陳摶弟子的清高傲然還是

    韓琦心中泛起一些念頭,經不住有些不是滋味。

    當然了,也有人直接提出了質疑:“官家,希夷先生既然也在世,何不請來東京”

    “朕得悉之後,便派人前往華山,然希夷先生已經仙蹤難尋。”

    “神異之人,神龍見首不見尾,倒也不足爲奇。”

    章得象嘆道:“囑這位少年郎獻良種於朝廷,終究算是完成了對太宗的承諾,扶搖子實乃忠信賢達之高人。”

    趙禎道:“沒錯,朕打算在華嶽建廟立碑,記述希夷先生功績,讓他老人家受萬世敬仰,諸卿以爲然否”

    “官家聖明。”

    看在畝產超高的莊稼面上,誰也無從反對。

    如此一來,陳摶一諾,遍尋良種獻於帝王家,也就確鑿無疑,板上釘釘了。

    那麼,楊浩這個“扶搖門人,陳摶弟子”的身份,也就徹底坐實。

    偌大的功績更不能視而不見,毫無表示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