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我真的只是村長 >701 八十年代的義烏小商品市場
    “真不是這樣的問題。作爲銷售,我們卻在這方面沒有任何的權限……提供了設備,短期內沒有設備款……”

    不是楊春榮不相信對方。

    他經歷過整個談判過程,覺得鄭倩提出的合作模式有可能被採納。

    唯獨就是價格跟支付等問題了。

    衛生巾現在市場情況如何,他作爲國內最早的設備推銷人員,比誰都更瞭解。

    許連捷的廠子,工資都發不出來。

    就因爲賣不出去。

    天天帶着幾名業務員滿大街推銷,沒被當成流氓,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你不看好這產業?”

    鄭倩很意外。

    在她看來,楊春榮應該跟更瞭解這東西。

    “不是不看好,前景很大……可要想讓用戶認可、接受,很難。而且還得跟國營企業搶佔市場……”楊春榮的看法,並沒有錯誤。

    只是他不覺得現在雙方這麼大規模的合作,是靠譜的。

    劉春來提出要十條生產線,他就已經覺得魄力很大了。

    現在鄭倩居然提出,要劉春來採購30條生產線。

    那一年得生產多少?

    怎麼賣出去?

    “……”鄭倩突然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對方還是一名合格的業務員麼?

    自己的產品只要賣出去了,管對方生產出來的產品是否能賣出去幹什麼?

    “現在王飛離開了,這邊有很多事情需要人,談完這個項目,你再決定,如何?”鄭倩現在沒人可用,“我已經通知了公司那邊,最近公司的事情比較多,也沒人派過來。”

    對於鄭倩的要求,楊春榮沒法拒絕。

    可第二天再去找對方,卻發現,劉春來跟楊小樂都已經離開了。

    問去了哪裏,馮雁秋根本不知道。

    劉春來去了哪裏?

    “春來哥,咱們即使不跟對方談,聯繫另外一家也行啊!咱們這去哪裏?”楊小樂有些無語。

    “去恆安看看。”

    劉春來這才說目的。

    已經離開滬市上百公里了。

    陳惠瓊跟白紫煙都被他留在了滬市,他就帶着田明發跟楊小樂出發。

    一方面是看沿海一帶的發展,另外就是想要知道恆安一開始爲什麼無法打開局面。

    國道235線,沿途都是沿海一代最爲繁華的地方。

    到處都是工廠。

    而且還是那種小廠。

    可就是這些小廠,卻迅速爲國內第一批民營企業家積累了第一桶金,並且在各個區域,開始形成產業集羣。

    幾乎每個沿海城市,幾乎都有自己的產業。

    整體上形成規模效應,內部競爭激烈,促使這些企業用更低的成本、更好的質量來求得生存。

    同樣,產業集羣的形成,也會讓更多配套廠出現。

    劉春來了解太多賺錢的產業。

    可他的大隊也好,公社也罷,要想做大,絕對不是有錢就能解決的。

    周圍大多數人,基本上都沒有太多受教育的經歷;因爲沒有足夠的產業,國家也不會提供多少人才;甚至因爲沒有知名度無法跟沿海這些地區相比對下海人員的吸引力。

    “前面就是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了,我們有些代工廠的鈕釦等,都是在這邊訂購的……”楊小樂說道,“我們在這邊的服裝批發市場,也有幾個攤位……”

    對於義烏,劉春來聽過了太多次。

    曾經因爲業務,也來過。

    不過那時候的義烏,是一座城市。

    現在,幾乎看不到高樓。

    還沒到近前,就看到一座有敞棚構成的市場,周圍的人羣來來往往,有往裏面運貨的,也有從裏面往外搬貨的。

    市場旁邊,有一片露天的臨時攤位。

    攤位上擺着針頭線腦、鈕釦等各種小玩意兒。

    攤位外,人頭涌動。

    穿着打扮各異,但是大多數甚至都是一副農民的打扮。

    操着各地口音的人爲了一分錢的價格,都能爭得面紅耳赤。

    “平常都是這樣的狀況,也只有晚上,這裏清靜一些。”

    楊小樂見劉春來站在外面看得認真,向劉春來介紹着。

    他經常來這邊。

    自然瞭解情況。

    “狗曰的!我們那裏也就只有過年才能見到這樣的景象……”田明發聲音有些乾澀。

    “82年就成立了,根本就不夠用,很多人都是在市場外面臨時擺攤,原本的市場在福清門那邊,工商所有人專門管理,收稅,整個市場的經營範圍是國家規定的三類小商品和家庭工副業產品……”

    “眼前的這市場,年前才投入使用,但是不夠。年初的時候,將近兩千個攤位根本不夠用,每天超過萬人來交易,大部分都是外地人……而工商部門看到這情況,自然不會放着錢不賺,直接在市場外面增加了三百臨時攤位,可還是不夠,又在市場內的兩排棚架中間增加臨時攤位,即使這樣,依然不夠,聽說已經又在修新的市場了……”

    楊小樂對這邊的情況非常熟悉。

    “要是咱們那邊也搞成這樣的,每個月收攤位費,都得多大一筆錢!”

    田明發雙眼放光,流着口水。

    劉春來嘆了一口氣,“沒有想的那麼容易的。我們蔬菜跟牲畜交易市場,也沒這樣火爆啊……”

    公社裏,他們修建了一個交易市場。

    涉及蔬菜收購、批發,豬崽家禽等交易,在周邊,確實已經有了一定的名氣,可根本沒法跟這邊比。

    “春來哥說的沒錯,其他地方確實很難跟這邊比。無論人氣、名氣、信息還是交通,這裏都是有着得天獨厚的便利。之前樂清那邊有個規模不小的服裝批發市場,我們在那邊也有攤位,不過這邊的市場修建好之後,那邊的大多數生意人都轉到這邊來了……”

    楊小樂告訴了田明發,爲什麼幸福公社那邊目前發展不起來。

    義烏這邊的交通環境很便利。

    雖然說起來這些大多數都是向周邊提供各種小商品的,但是更多的是輻射到了全國。

    通過這邊便利的交通環境。

    因爲市場的存在,從一開始又是三類小商品跟家庭工副業產品,在發展過程中,相互促進,從而導致這邊每一個家庭就是一個作坊……

    只要比種糧食的收入高,自然有人幹。

    劉春來再次嘆了一口氣。

    區位優勢,根本沒法比。

    就像有些人,出生在北上廣深等城市,哪怕再不努力,都會因爲城市發展,土地被徵用,從而得到無數人努力奮鬥幾輩子都得不到的財富。

    不公平麼?

    不存在的。

    人從生下來,就是不公平的。

    劉大隊長比任何人在這方面的認識都更加深刻。

    就像他以前努力,一開始一年能掙幾百上千萬,卻比不上別人的一次拆遷……

    但是他從來都不羨慕別人。

    重新來一次,他要憑藉自己的努力,讓他們那最窮的地方成爲別人羨慕的地方。

    所以,沒啥好羨慕的。

    “或許,回去後,也可以把這個利用起來。我們大隊的大多數人都安排了工作,可其他大隊,是沒有的……”劉春來如是想到。

    特別是瞭解了義烏市場上各種產品的來源後。

    全部靠着大廠,反而很難聚集起人氣。

    另外就是交通等方面。

    僅僅是靠着望山公社的深水碼頭不行……

    公路方面,僅僅是國道,周圍的縣城,本來就窮。

    而火車……

    蓬縣還沒有通火車呢。

    “春來哥,要不要跟咱們在這邊的人聊聊?具體瞭解一下情況?”看着劉春來也不往裏面走,就是在外面盯着,也不知道想啥。

    太陽曬得皮膚火辣辣的。

    楊小樂就想找個地方,曬不到太陽,喝着茶,聊着天,多爽。

    “先逛一逛吧。”劉春來拒絕了。

    這會兒幾乎每個攤位上,都在忙碌。

    說完,率先進了市場,挨着看,甚至鈕釦等他們相關的,很多都會問問價格。

    “銅釦兩分五?這麼便宜?”當看到一個賣釦子的攤位上,居然有很多種他們牛仔服使用的扣子。

    劉春來問了價格,四十多歲如同一個老農一樣的老闆告訴劉春來,居然只要兩分五一顆的銅釦。

    郭峯雲的紅星機械廠,現在生產規模大,每年都是以千萬計數,可現在跟春雨結算的價格,也還是三分二一顆的銅釦。

    “鋁扣呢?”劉春來不動聲色,拿起旁邊的不同類型的鋁扣問道。

    大多數都跟紅星機械廠生產的差不多。

    這東西,劉春來自己設計出來的,肯定比誰都熟悉。

    “一分二一顆。”

    老闆看着劉春來身後跟着的田明發跟楊小樂,暗中猜測着劉春來的身份,評估這是不是自己的潛在客戶。

    楊小樂穿着一件花襯衣,一條沙灘短褲,腳上踩着一雙人字拖,留着長髮,一看就像二流子。

    劉春來穿着一件對襟無袖褂子,下身一條土布的大褲腿黑色褲子,腳上踩着一雙黑色布鞋,一副老農打扮。

    倒是田明發,頭髮整齊地往後梳着,上身襯衣,下身西褲,踩着油光錚亮的皮鞋,胳膊下夾着一個黑色的公文包,手裏還拿着一串車鑰匙。

    比市場管理處以及經常來這邊視察的縣領導幹部還像幹部。

    這組合,很奇怪。

    好像都以這個年輕的農民爲首?

    老闆也是精明人,猜測着對方的身份,心中也在衡量。

    《我真的只是村長》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