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第247章 野心的起始(1)
    答案已經揭曉,原因卻發生在七年之前。

    萬曆十三年(1585),當萬曆兄步行拉練到天壇的時候,幾千裏外的日本正在鬧騰一件大事。

    豐臣秀吉在京都接受了日本天皇的冊封,成爲了日本的最高官員——關白,長達二百餘年的戰國時代終於結束了。

    日本是一個比較喜歡折騰的國家,天皇是掛名的,說話算數的是幕府的將軍,換句話說,是手裏有兵的人。但自1467年起,由於內部胡搞亂搞,將軍失去了對全國的控制,這下子熱鬧了。

    日本的管理體制,天皇下面是將軍,將軍下面是大名。也就是各地的諸侯,既然天皇沒屁用,將軍又過了期,就輪到大名說話了。

    所謂大名,也沒個譜,在那年頭,只要你有兵有地盤,就是大名。日本國家不大,鬧事的人卻多,轉瞬之間冒出來幾十個大名,個個有名有姓,佔山爲王,什麼羽前羽後,越前越後,土佐中國,上總下總(全都是日本地名),看起來好似廣闊,其實許多地方也就是個縣城。

    說句寒酸話,日本歷史中大書特書的所謂戰國時代,也就是幾十個縣長(個別還是鄉長)打來打去的歷史,更諷刺的是,最後統一縣長們的,竟然是個農民。

    豐臣秀吉,原名木下藤吉郎,本來在鄉下種地,後來種不下去了,就出去做小生意,正好到處打仗,他就去參了軍,在縣長大名織田信長的手下混碗飯喫。

    偏巧這人種地做生意都不行,打仗謀略倒是一把好手,從小兵幹起,步兵隊長,步兵大隊長,家老,部將,一級級地升,最後成爲了織田縣長的第一親信。由於這人長得很醜,和猿猴有幾分神似,所以織田縣長給他取了個外號——猴子。

    當時織田縣長已經統一了大半個日本,如無意外,等到其他縣長們被解決完,織田兄去當將軍,猴子兄應該也能混個縣長乾乾。

    可是猴子的運氣實在太好,1582年,織田縣長在寺廟休息的時候,被一個叫明智光秀的手下給幹掉了。據說是因爲當晚織田縣長嫌送上來的魚臭,把明智鄉長給罵了一頓,於是鄉長一怒之下,把縣長幹掉了(就爲這麼個破事,心理實在有點問題)。日本史稱“本能寺之變”。

    此時木下藤吉郎已經改名了,他先改叫木下秀吉,現在叫羽柴秀吉(最後又改成豐臣秀吉)。日本人的觀念比較開放,改個把名字那是家常便飯,不用奇怪。

    這位羽柴鄉長正在攻擊中國(日本地名)地帶的毛利縣長,得到消息後十分鎮定,祕不發喪,連夜撤軍回援。日本史稱“中國大回轉”。

    回去之後,羽柴鄉長和明智鄉長打了一仗,把明智鄉長打敗了。此後他又再接再厲,在賤嶽(日本地名)擊敗了最強的競爭對手柴田勝家,獲得了織田縣長的全部地盤,史稱“賤嶽之戰”。

    在和柴田鄉長的戰鬥中,羽柴鄉長的軍隊中涌現出了七名優秀的將領,他們作戰勇敢,後來被統稱爲“賤嶽七本槍”。

    順便提一下,本人曾經考證過,這七個人中,有幾位在戰場之上使的是刀,如此說來叫賤嶽X把刀似乎也可以,不過人家說是槍那就叫槍吧。

    之所以提到這件事,是因爲這七支槍裏的五支,和後來那場驚天動地的戰爭有着莫大的關係。

    此後,羽柴鄉長更是一發不可收拾,陸續打平其餘縣長,最終統一日本,搞定了天皇,改名爲豐臣秀吉,並自稱爲太閣。

    豐臣秀吉這個人,內心相當相當之陰暗。自打成功當上鄉長,他就一直對天感嘆,俺怎麼待在了日本,在他看來,像自己這樣的天才,征服個把縣城實在顯不出威風,只有統一全世界,才能體現個人價值。

    當然,猴子兄的目的只限於征服朝鮮、中國、印度及東南亞,這並非他太過謹慎,實在是因爲他一天到晚待在島上,地理知識有限,不知道什麼法國德國,對他而言,世界就那麼幾個國家而已。

    其實豐臣兄並非特例,事實證明,心理陰暗之輩一直後繼有人,後來的如近衛文麿、東條英機之流,都是一路貨,在他們的心中,從沒有什麼和平發展之類的概念,總覺得別人的比自己的好,搶劫的比生產的好,而他們的世界觀,也有着驚人的一致:

    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亞洲;欲征服亞洲,必先征服中國。

    從爺爺開始,到孫子,再到孫子的孫子,這幫孫子幾百年來做着同一個夢,卻始終不醒,實在是難能可貴。

    而豐臣秀吉,就是這些孫子中的極品,在他統一日本之後,嘴邊開始唸叨這樣一句話:

    “在我生存之年,誓將唐之領土納入我之版圖。”

    這裏的唐,就是指明朝,因爲唐朝時候,日本向中國派遣了很多留學生,帶走了很多技術、文化,甚至政治制度,所以日本人一直稱中國爲唐。

    幾百年前,無私之援助,全力之支持,只換來今天的野心、殺戮和侵略,所以大家務必要記住一個道理:

    扶貧,是要看對象的。

    但要佔據中國,必須征服朝鮮,於是他開始和朝鮮國王李昖談判,要求他們讓路,幫助自己進攻明朝。

    當時的朝鮮並不是獨立國家,而是明朝的屬國,國王要向大明皇帝稱臣,稱明朝爲天朝,稱明軍爲天兵。但凡國王即位、冊立世子,甚至娶老婆,都要事先向明朝報批,獲得批准之後才能做。

    所以雖然這位李昖國王是個比較糊塗的人,關鍵問題上還把握得住,他嚴詞拒絕了日本使臣。

    既然軟的不行,那就來硬的,豐臣秀吉隨即決定:先攻朝鮮,再佔中國!

    可他還沒壯志凌雲幾分鐘,就得知了一個消息,他的養子豐臣秀次反對進攻朝鮮,理由固然是世界和平、大衆平安之類的話,但豐臣秀吉明白,這位養子是不想去賣命。

    於是他靈機一動,寫了一張紙條,派人交給了豐臣秀次。

    這張紙條充分地證明了一點:豐臣秀吉已徹底瘋狂。

    因爲上面只寫了這樣一句話:

    五年之內必定攻下明國,到時你就是明國的關白!

    但事實上,他的瘋狂也是有理由的。

    客觀地講,豐臣秀吉是一個奇才。他以庶民出身,苦熬幾十年,最終一統日本,絕非尋常人物,而且此人在日本國內,向來以謀略出名,從不打無把握之戰,戰國時期曾親自指揮過幾十次戰役,除掩護撤退的必敗之戰外,他只輸過一次。

    順便說一句,他唯一戰敗的那一次,對手叫德川家康。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