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暮漢昭昭 >第二卷 第三十三章 舊事
    次日,別部司馬孫堅、別部司馬劉辯、佐軍司馬程普各自整合麾下將士,旗幟儀仗,正式朝着南頓行進。

    三位司馬因爲各自麾下將士都有折損,是故皆由右中郎將朱懏分別作了些許調整。

    其中,別部司馬孫堅因馳援朱懏先鋒部隊,本部千人損失頗多,故而補員六百,湊足千人。

    別部司馬劉辯,攜本部三百虎賁軍,亦補員七百,湊足千人。

    佐軍司馬程普,因先爲軍侯攜領五百弓弩手,現下補員五百,湊足千人。

    於是,三位司馬麾下三部集衆共計三千人,各自調整部曲將士,皆無太大變數,唯有劉辯,在其麾下任命了一個隊率,一個軍侯,倒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其中唐子豐爲軍侯,楊谷爲隊率。二人皆是提拔有因,加上皇子青睞,倒也沒有什麼人注意或是反對。

    值得一說的是這個楊谷,正是那日爲劉辯侍從從軍中揪出來的那個以醫者自稱的少年,因出言冒犯,當場就要爲那侍從執刀砍殺,卻因背了兩句洛神賦竟得劉辯青睞,更是直接從一個無名小卒搖身一變成了隊率,並且統領將士還是身爲劉辯親衛的虎賁甲士,多少叫人羨慕唏噓不已。

    自襄城郊外唐子豐與淳于瓊比鬥決勝之後,入得襄城這數日來,劉辯一直在與皇甫嵩討論一些行軍常識,然而與其說是在討論,倒不如說是劉辯單方面的主動學習,直到朱儁、孫堅兵敗,中軍帳內議事定了攻伐南頓的計策之後,劉辯才算是獲得機會回到軍中,方能與自己的部下有所親近。

    於是在率軍前往南頓的無聊路途上,劉辯很自然的呼喚楊谷到了自己身側,意圖詳細詢問其人一些是由。

    “楊谷?”劉辯騎着他的赤兔小馬,擡頭與這高了自己半個身子的少年隊率呼喚道。

    “是。”

    “你還未弱冠吧?”

    “末將已然弱冠了。”

    “自己爲自己加冠,如何能算弱冠。”劉辯不由嗤笑道:“這幾日我思索了許多,不過因爲軍情,沒有時間與你分說,想來你也想了許多吧?”

    楊谷眉頭一皺,一時不知如何開口。

    劉辯看在眼中,微微一笑,伸手拍了拍身下赤色小馬的脖子道:“我這匹馬,名喚赤兔。”

    楊谷眉頭一挑,附和道:“確是一匹神駒。”

    “是不是神駒我不知道。”劉辯又擡起頭,直愣愣望着楊谷說道:“你不覺得這名字反而是極好的嘛?”

    “久聞殿下文采出衆,殿下想的名字,自然是極好的。”楊谷依舊唯唯諾諾。

    劉辯卻是連連搖頭,笑到:“再好如何好的過閣下的洛神賦。”

    說罷又是意味深長的看着楊穀道:“可對?曹子建?”

    楊谷卻是微微皺眉,沉思良久,這才轉頭對劉辯說道:“殿下可是要問末將洛神賦一事。”

    劉辯不置可否,只是靜觀其人,默然不語。

    “陛下鴻都立碑那年,末將有幸執行公務,入得洛陽,這洛神賦便是那一年問出於世的。”楊谷眉眼溫和,只是緩緩說道。

    劉辯點了點頭,然而並不說話,只是靜待楊谷繼續分說。

    楊谷卻不在繼續說下去,竟是下得馬來,立在當場,劉辯見狀自然順其而爲,亦是勒住馬頭。全軍見狀,不知所以,但也是全數停下。好在劉辯、程普、孫堅,分爲三部,劉辯是爲後部,倒也沒能妨礙到另外二人。

    楊谷朝着劉辯躬身大拜,這才言道:“末將斗膽,之後話語言及何大將軍,還請殿下贖罪。”

    劉辯朝着周遭軍士忘了一眼,揚了揚馬鞭說道:“且上馬。”

    楊谷微微頷首,聽了劉辯吩咐。

    “我二人先行往前。”劉辯大聲朝着周遭虎賁甲士說道:“爾等遙遙跟隨便是,未得我將令,不可靠近。”

    幾個爲首的虎賁將官面露猶豫神色,然到底不敢違拗劉辯軍令,只得拱手稱諾。

    劉辯朝着楊谷輕輕擡了擡頭,二人便縱馬向前,待得距離身後衆將士三十餘步這才放緩馬速,楊谷又回頭望了一眼身後將士,方纔轉頭對着劉辯說道:“殿下,末將有一言相詢。”

    劉辯並不迴應,只是微微點頭,示意其人提問。

    “洛神賦中,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此二句,可是何大將軍所作?”楊谷沉思片刻,終於皺眉言道。

    劉辯點了點頭,復又搖了搖頭道:“實際上當有四句,你說此二句是其人所作,倒也無錯。”

    楊谷長嘆無言。

    “這洛神賦到底與你有些干係,對否?”劉辯見其無言,故而出言問道。

    “末將不敢欺瞞殿下。”楊谷點了點頭,緩緩說道:“那是當年陛下鴻都立碑的時候的事了。那年我未及束髮,與兄長在護匈奴中郎將張修張中郎麾下爲信吏。”

    “張修?”劉辯眉頭一皺,問道:“便是那個擅殺了匈奴單于,未及大赦便坐死獄中的張修?”

    楊谷苦笑片刻,點頭說道:“不錯,那年我兄長弱冠不久,在與鮮卑作戰當中失了半隻腳掌,張中郎體恤士卒,便將其由騎卒調爲信吏,我也是那年開始從軍的。”

    劉辯點了點頭,問道:“這與洛神賦又有何干系?”

    楊谷輕笑言道:“張中郎擅殺匈奴單于,自知罪過,加之時下邊地與鮮卑戰事,故而命我兄弟二人入洛呈送軍事奏報,我與兄長到得洛中,處辦公事之時,方知蔡公受命陛下,正在尋可填美人賦之人。”

    劉辯眉宇緊皺,擺手問道:“你與你兄長既是送呈軍事奏報,如何能面見蔡伯喈?”

    楊谷坦然回答:“我兄弟二人卻是未能面見蔡公,不過那時蔡公全城發佈告示,能填賦者只需以竹簡書寫文章,繼而送呈鴻都門外便是。”

    劉辯微微頷首:“既如此,那便說的通了。”

    復又看了看爲其打斷靜默當場的楊谷,擺了擺手說道:“你繼續說。”

    楊谷繼而言道:“那幾夜我兄長輾轉忐忑,嘆息連連,我道其人不過平日那般感嘆身世,故而未及多想,亦未相詢原因。”

    劉辯眉宇微觸,柔聲問道:“你兄長平日常常感嘆身世?”

    “不錯。”楊谷連連點頭。

    “如何感嘆。”

    楊谷欲言又止。

    劉辯微微笑道:“此處便只你我二人,我既先前寬宥與你,如何還能有其他責難,你直言便是。”

    楊谷這才說道:“兄長常說,同爲天命之子,造化之人,爲何如何大將軍那般便可榮享廟堂,爲天下貴,而如我兄這般,便只能邊地爲卒,生死不知何日。”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