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三國工程師 >第二十五章 翻車
    敢打這些荒地的主意,衛臻自然是有了邁過坎的辦法。

    第一道坎難度對襄邑幾個大族都沒什麼壓力。相比可能被那些在黃巾之亂,滅族之禍中僥倖逃出生天的原田地主人回來爭田的小麻煩,開荒增收的政績無論是對襄邑縣令陰德還是對陳留太守張邈來說,如何選擇都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再說天下士族是一家,只要有意,彼此總是能攀上關係的,就像衛家能和袁家扯上親戚關係似的,幾個大族繞來繞去,能和張邈扯出點親戚關係,那是一點都不讓人意外。就比如說曹老闆長子的妹妹的老公的老爸的堂侄女的老公的大哥的老婆的大哥的老婆的哥哥的老婆是誰

    暈不暈

    好吧,我們一個一個捋一捋。

    曹老闆長子是曹昂,曹昂妹妹很多,咱選一個同父同母的親妹妹,那就是清河公主。清河公主老公是夏侯懋,夏侯懋老豆是夏侯惇,當然演義說是夏侯淵的種,過繼給夏侯惇罷了,這個不影響,老兄弟倆是同胞兄弟,咱選一個他們共同的堂侄女,也就是被張飛搶走當新娘,被遊戲安個夏侯涓名字的那個。說到這個衛臻想吐槽一句。張飛是公元168年人,比衛臻大五歲左右,夏侯夫人大約是公元187或188年人,也即是現在剛剛出生不久。而張飛搶人時間大約是在公元200年,也就是夏侯夫人十三四歲時,夫妻年齡差較大就不說了,放後世夏侯夫人算是幼女,張老三那是喫槍子的罪

    好吧,扯遠了,張老三的大哥不用說,咱們劉哥。劉哥老婆又麻煩了,除去死得早沒有記載的,甘、吳、糜、孫就有四位,咱選最有名的一位,孫仁孫尚香的哥哥,孫策孫權兩位。孫策死得早,老婆是大喬咱也知道,孫權夫人也多,有七位,其中有一位姓袁,是公路弟弟的親閨女。按輩分孫權得管紹哥喊舅舅。

    看看,咱還沒將兄弟姐妹衆多的分別捋一捋呢,打成一鍋粥的三國就成了一大家子。你說這些大家族能繞來繞去,能不能和張邈、陰德攀上關係吧

    衛家走張邈的路子就更簡單了。衛茲現在在張邈的郡守府裏任功曹,他和陰德伯父陰修也有交情,弄個開荒許可不要太輕鬆。

    第二道坎對幾大家族就難了,唯獨對衛家或者對衛臻來說,不是什麼麻煩事兒。

    想把地處的河水引到高處,就衛臻所知,排除後世的電泵、汽油泵,以現階段條件,能做到的就有兩種設備,筒車和龍骨水車。

    筒車絕大部分人大都聽過也見過,就算沒見過實物,影視劇裏也有過驚鴻一瞥的印象。這個和摩天輪無本質區別的灌溉工具,具體出現時間不是太精確,比較明確的記載是在唐代劉禹錫的劉賓客文集。也有說馬鈞改造龍骨水車時,發明了水車。但馬鈞這人大概因爲出身的原因,在魏志裏就沒露上臉,還是在杜夔傳的後面,裴松之作注時提了一句:“魏明帝時有扶風馬鈞,巧思絕世。”,具體馬鈞是什麼人,到底幹過什麼,壓根不知道。

    好在老裴很有注史人的嚴謹性,將三國魏末至晉初時期的著名思想家傅玄的馬先生傳給附到了後面,馬鈞先生的事蹟才爲人所知。

    據馬先生傳記載,馬鈞“居京都,城內有地,可以爲園,患無水以溉。先生乃作翻車,令童女兒轉之,而溉水自復,更入更出其巧百倍於常。”

    從這個記載來看,馬鈞是改良當時的翻車,其巧百倍於常嘛,常就是普通貨色,當時沒經改良的翻車。和筒車沒啥關係。

    當然,有人會擡槓,翻車需要人力,比藉助水力的筒車要費力的多。再改良,也不是童女兒能輕易轉之的。馬鈞這個改良,小孩子的力氣都能玩得轉。很可能就是高轉筒車。

    嘛,管他是翻車還是高轉筒車呢,衛臻又不是考據家,纔不在意這個。

    筒車這東西和摩天輪相似,就是載客倉換作斜布的竹筒,電力變作水力罷了。立在水面的筒車,主體是木或竹製立置大輪,由水平軸支承。輪緣裝受水板受水力驅動,在水流的沖刷下旋轉。接着旋轉,由竹筒將水從低處帶到高處的水槽,最後流向田間或水渠。

    筒車無需提供外力,日夜運轉,用來灌溉其實很便捷,古代農業應用普遍不說,就是在快要實現全民小康的後世,中國一些梯田較多的地方,仍有用筒車灌田的,甘肅、寧夏一帶甚至有輪徑達20米的筒車。

    還有西安漢城湖著名景點水車廣場,後世衛臻曾去遊覽過,衛臻兩個大型漢代水車,直徑大的爲21.5米,寓意西漢統治215年,小的爲19.6米,寓意東漢統治196年,也是相當壯觀。就是作爲東漢帝都的洛陽有點憋屈,東、西漢全讓西安給包圓了,沒了洛陽小老弟的存在感。

    龍骨水車就是翻車,也就是馬鈞在園子裏玩的那個。馬鈞是改良,原作者名氣可比馬鈞大多了。

    宦者列傳張讓記載,漢靈帝時,“讓、忠趙忠及畢嵐宋典十二人皆爲中常侍”,“明年,遂使鉤盾令宋典繕修南宮玉堂。又使掖庭令畢嵐鑄銅人四列於倉龍、玄武闕,又鑄四鍾,皆受二千斛,縣於玉堂及雲臺殿前。又鑄天祿蝦蟆,吐水於平門外橋東,轉水入宮。又作翻車渴烏,旋於橋西,用灑南北郊路,以省百姓灑道之費。”

    這是我國“翻車”一詞見於史籍之始。基本可以確認,翻車也就是龍骨水車的發明人就是畢嵐。

    當然,畢嵐作爲惡名昭彰的十常侍天團成員,身份肯定不低,掖庭令作爲少府所轄官職,專掌後宮貴人采女事。怎麼說也是個大太監頭子了。事務繁雜基本是肯定的,親自去製造翻車基本沒有可能。不過東漢東漢早有宦官監工製作器械的先例。翻車實在畢嵐監督下創造出來的那是肯定的。太監這個羣體,向來創造力突出,容易出人尖子。蔡倫弄出了造紙術,鄭和那是世界有名的航海家,李憲能衝鋒陷陣,戰功赫赫。最牛的還數司馬大神,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可不是蓋的。當然,司馬大神是身不由己,不能與前幾個視作同等。

    畢嵐作爲太監中的技術人才代表,不但發明了翻車,還弄出引水的渴烏,負責鑄造了銅人巨鍾,能吐水的天祿蝦蟆,個人技術業務相比很是過硬。

    渴烏是利用虹吸原理,將高處的水引到低處,這個操作簡單。龍骨水車是將水從低處引到高處,就要複雜不少。

    衛臻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見識過仿製的翻車,比例1:1的實物模型,車身長約6米,寬約30釐米,用木板製成,兩端裝有輪軸作爲傳動裝置,擋水板以木鏈連接,和筒車一樣,原理很簡單,做起來卻是有些複雜的。

    畢嵐雖然發明了翻車,用來灑南北郊路,以省百姓灑道之費,卻並沒有在農業灌溉上普及。中國曆代一直存在這個問題。皇家的技術遙遙領先,能工巧匠們能製出玻璃藥玉,能將銅拉成幾米長的細絲,能製出利用水力的木人百戲,卻只供皇室觀賞玩樂,從來沒想過推廣開來,普惠於民。這也是衛臻派衛衝三個人帶着五十親衛去洛陽的緣由。他對那些皇家的能工巧匠很眼饞,準備趁洛陽動亂時,弄出來一些。他一個人經力有限不說,實際操作也不過關,要是能得手一些有用的能工巧匠,衛臻相信,在自己的指導下,這些能工巧匠發揮的作用絕對遠遠大於在皇宮中打轉。

    筒車和翻車對衛臻來說,都是現階段需要的。翻車耗費人力,長度短,提升水的高度有限。長度長,人力很難驅動。衛臻打算造一些人力能驅動的翻車,主要用在引水渠主渠道上和支渠的分叉處。至於筒車,自然是建在濉水之中,負責將河水引到引水渠主渠道中。

    翻車還好做,衛臻畢竟仔細觀察過實物,印象深刻,畫個草圖,指導着劉三,在幾個會木匠活莊戶的協助下,很快弄出了一架長約五米的翻車。

    在河邊試驗了一番,帶水板有漏水問題,木鏈連接也不是太順滑。好在劉三是個腦子靈光,經驗有多的,稍加改動,翻車基本就能投入實用了。

    “主君如何想到這等辦法的”

    衛家莊子就有水塘,只是水塘水面距塘邊的路面約有一米左右,衛臻特意讓人將一小塊路面墊高了半人高。用來實驗翻車。看着兩個親衛賣力的踩着腳踏,將塘水輕易的引到高出水面兩米有餘的土包上,不但是衛行和典韋,他們身後圍觀的莊戶們同樣兩眼發光。

    要說莊戶們最怕什麼,旱澇蟲三樣。最後一樣蝗蟲還是與旱澇緊密聯繫一塊的。這翻車一出,旱這一項,基本解決了一半。莊戶們兩眼發光也是正常。

    “自是稷王之術。”

    推給不存在的稷王是基操。

    “我聽說洛陽的掖庭令,中常侍畢嵐已經弄出了這個,用來引水澆灑官道,我不過是邯鄲學步而已。”

    衛臻決定不侵佔畢嵐的知識產權。

    “啊”

    “呃”

    “什麼”

    衆人登時炸了鍋,一時間議論紛紛。典韋更是大着嗓門叫到:“主君,中常侍那樣的壞種閹豎哪可能有主君這等天縱之才,定是偷竊了別人的主意,不,怕是倚仗權勢,搶了別人的主意纔對。”

    好吧,沒想到典韋你濃眉大眼的,還挺會拍馬屁。

    聽着莊戶們紛紛應和典韋,表示中常侍們那幫除了好事不幹,壞事做絕的死太監,絕對不可能有發明翻車的腦袋。衛臻搖搖頭,看來老畢的羣衆基礎很差啊。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