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替漢 >第九十七章 溫情(明日上架)
    建安五年九月,孫翊表拜太史慈爲廣陵太守,遷爲宣武將軍。

    孫翊此舉不僅打破了,江東自孫策以來“非宗親不得掌郡”的政治潛規則,還讓太史慈因此一躍成爲,江東勢力中除孫翊之外唯一的將軍。

    論職分高低,軍中連程普、周瑜都無法比擬。

    再加上太史慈在廣陵一戰中時不逾月,擒殺陳登,其匹馬降射陽的事蹟更是被許多人津津樂道,因此世人皆謂之爲名將。

    太史慈聲威大震的同時,孫翊的威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太史慈是孫翊力排衆議之下,任用其征伐廣陵的。

    因此在廣陵一戰後,從聲威方面來說,孫翊的獲益是最大的。

    這就是身爲主君的好處了,只要用人得當,躺着也能刷聲望值。

    而且拿下廣陵對孫翊來說,有着另一層特殊的意義。

    在之前,孫翊無論是平廬江,討山越、定張暠,這本質上來說都是江東的內亂。

    就算在這三亂之中,孫翊表現的如何優異,始終逃脫不開這是在守成的格局。

    但拿下廣陵是實打實的開疆擴土,孫翊雖未親征,但他用他的知人善任證明了一點,他有開擴進取的志向,同時也有開擴進取的能力。

    這一點,對江東內部的上下臣民來說,影響是很大的。

    孫策威望能那麼高,關鍵就是在於他是開擴建基之君

    孫翊繼承了孫策的位子,但不可避免的是,他是會無時無刻被旁人拿來與孫策比較的。

    在拿下廣陵之後,以前世人多誇孫翊深肖父兄,現在則是有種風聲,謂孫家兩代三英。

    雖然後一種說法還未成爲主流,但那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後一種說法對身爲主君的孫翊來說,無疑是抱有極大的肯定的。

    在得到夏侯淵、張遼將數千鐵騎南下的消息之後,孫翊認爲克騎須以騎。

    故而意欲親率解煩騎北上,孫翊的這一想法爲羣臣所知後,周瑜勸言道,

    “古人先決勝廟堂,然後攻戰。今夏侯不可擊者四,吾不宜動者三。”

    “北軍遠入,利在野戰,一不可擊也。深入水系,致其死地,二不可擊也。陳登既敗,廣陵以固,三不可擊也。彼士氣沮喪,四不可擊也。

    我軍自戰主地,一不宜動。動而不勝,衆心難固,二不宜動。兵士未整,壁壘未備,三不宜動。

    此皆兵家所忌,不如深溝高壘,以佚待勞。

    宣武堅壁清野,彼千里饋糧,野無所掠,久則騎軍靡費,攻則士卒多斃,師老釁生,此可不戰而可捷也。”

    孫翊聽後感嘆道:“建威之言,真良、平策也。”

    轉而孫翊又說道,“然敵來不迎,喪吾之望,不可爲也。”

    聽到孫翊執意率軍北上,周瑜問道,“君侯欲將兵何往”

    周瑜問的這話就很有技巧了。

    因爲他知孫翊也是知兵之人,不應該不明白此刻可不戰而屈人之兵。

    但孫翊還是執意要北上,這其中或許另有內情。

    孫翊只說要率解煩騎北上,但北上有兩條去路,一是廬江、二是廣陵。

    若是廣陵的話,說明孫翊執意要和夏侯淵一較高低,周瑜只會再諫,若是廬江的話.......

    孫翊私語答周瑜曰,“廬江。”

    周瑜聽後瞭然,拜退而去。

    在周瑜離開吳侯府後,吳縣衆臣紛紛詢問周瑜吳侯尊意如何,周瑜言道,“君侯尊意已定,無法扭轉。”

    魯肅皺眉,他又問周瑜道,“君侯意欲何往”

    周瑜一臉凝重地答道,“廣陵。”

    說完還嘆息了好幾聲。

    衆臣聞此言皆嘆息跺腳,張昭更言道,“君侯年輕氣盛,好勝心已起矣。”

    說罷,張昭聯結衆臣,欲要再諫孫翊。

    孫翊不聞不召不許,把衆臣的勸諫都擋了回去。

    後來孫翊聽聞周瑜答衆臣之語,心中想着,這周公瑾也是個演技派呀。

    但他卻對身旁的徐靈伊笑道,“君不密,失其國。臣不密,失其身。公瑾真吳之良臣。”

    徐靈伊也爲夫君有此良臣感到開心,只是她與衆臣是一樣的意見,她委婉地勸道,“尊駕不宜輕出。”

    面對徐靈伊的勸諫,孫翊只是笑笑,沒有多作解釋。

    他問徐靈伊道,“舅兄在吳,近日來在做些什麼”

    孫翊口中的舅兄說的便是徐琨。

    在與徐靈伊成婚之前,他只是孫翊的表兄。

    成婚之後,成了舅兄,叫着叫着好像大了一輩,真憂傷。

    徐靈伊見孫翊主動提起徐琨,心中一喜,她躺在孫翊懷中答道,

    “兄長近日在府中修身養性,多讀史書,每逢讀到衛、霍之事蹟,嚐嚐羨慕嚮往之。”

    徐靈伊從不主動在孫翊面前提起徐琨。

    但如今是孫翊主動提起,那麼身爲他的妹妹,自己自然會幫他多美言幾句。

    “衛、霍之事蹟舅兄的心還真大。”孫翊的話意味不明。

    衛指的是衛青,霍指的是霍去病,這兩人都是爲世人敬仰的大英雄,同時也都是漢武帝的外戚。

    徐琨只是羨慕這兩位大英雄的事蹟,並沒有相比的意思。

    但從徐靈伊的這番話中,也可以透露出徐琨很渴望爲孫翊建功立業。

    孫翊不置可否的語氣讓徐靈伊心中擔憂起來。

    隨着孫翊地位的愈發穩固,雖然孫翊對她還是一如既往的溫情,但徐靈伊卻冥冥中有種感覺,孫翊正在變得越來越無情。

    這是一種很矛盾的感覺,但身爲孫翊枕邊人,徐靈伊卻覺得這種矛盾的感覺很真實。

    孫翊拍拍徐靈伊的肩膀,示意其起身去書案上拿過來兩封文書,徐靈伊會意起身,從書案上取過來了兩封文書。

    徐靈伊在拿過來兩封文書之後,孫翊將其分別展開放在身前。

    這兩份文書上,寫的是關於徐琨兩則不同的任命。

    第一封文書上是封徐琨爲平虜將軍,令其出鎮會稽。

    第二封文書上則是封徐琨爲中領軍,執掌吳縣中軍,戍衛吳縣。

    這兩封文書寫都寫好了,只是都未落下吳侯大印,說明孫翊還未決斷好。

    孫翊將徐靈伊攬入懷中,撫着她的髮絲說道,“當日你爲我爭來了至尊寶座,今日我回報你。

    舅兄的任命我還未決定好,現在我給你兩個選擇,你可自選其一。”

    孫翊的話很溫柔,他的嘴脣在徐靈伊耳旁散發着溫暖的氣息,這讓徐靈伊的心跳不由得加速起來。

    是爲外鎮大將,抑或是執掌中軍,一躍成爲如今江東炙手可熱的軍事新貴

    無論是從職分、權力、重要程度來說,中領軍都遠遠超過所謂的平虜將軍。

    因爲中領軍執掌的是,如今江東最精銳的軍隊。

    吳縣中軍就是禁軍,是江東的中央軍。

    只要徐琨當上了中領軍,除了孫翊天然擁有對中央軍的絕對掌控權之外,徐琨將會是這支軍隊的第二順位領導者。

    徐靈伊心思聰慧,知道這件天大的好事下,還有着孫翊的權謀。

    中領軍職位貴重,如今江東中有資格、有威望擔任的無非三人。

    但在這三人中,徐琨卻不在其列。

    一旦孫翊任命徐琨爲中領軍,明顯是屬於過分拔擢,是看重他的外戚身份。

    徐琨不是衆望所歸卻擔任中領軍,這就讓徐琨沒辦法繞過孫翊執掌中軍。

    只有在孫翊的支持下,他才能名正言順,這就防止了徐琨將來養軍自重。

    而且徐琨能擔任中領軍,到底來說,憑藉是一個幸字。

    這造成他的基礎不穩固,若是有孫翊的支持,那一切都好說。

    若是哪一天孫翊想撤換徐琨,今日的德不配位,功不配位,就會是來日徐琨最大的罪責。

    讓徐琨擔任中領軍對自己來說,對徐氏一族來說,都是天大的好事。

    但凡事有利就有弊,就看自己怎麼取捨了。

    想到此,徐靈伊下意識的摸了摸肚子。

    她就算不爲自己想,也得爲將來的孩子早做打算。

    看到徐靈伊的動作,孫翊心中已經瞭然她的選擇是什麼了。

    孫翊知道徐靈伊的聰慧能讓她想到許多,但他也知道盡管如此,徐靈伊也不會放棄這個天大的機會的。

    正如當初她幫自己爭位一樣,何嘗不是她自己相爭呢

    聰慧之人,必有善爭之心。

    孫翊取出吳侯印,在徐靈伊目光的注視下,將吳侯印重重的印在了,那封中領軍的任命詔書上。

    在此刻,徐靈伊目光中閃動着欣喜。

    孫翊蓋印完之後,將印放置一旁,他一把橫抱起徐靈伊往牀榻走去。

    在將徐靈伊放置到牀上後,孫翊看着那嬌羞之態盡顯的女子,心中火熱起來。

    一會兒後,羅裳盡解,帷帳散落。

    房內的紅燭熄滅,一夜春宵,自不必多說。

    剛寫完這章,突然收到編輯通知,明天上架。

    明早再寫上架感言,今天太困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