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替漢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疑
    吾粲因爲出身低微,幼年時見到不少人情冷暖,因此他養成了對許多事想深一層的習慣。

    他繼續對縣長說出了他的看法,他道,

    “全都尉以往雖也有非戰時調兵之舉,但那是爲了防備山越而進行的兵力調整佈防,本意是防患於未然。”

    “如今丹陽郡內山越已除,雖有零星匪患,但不會再對縣城造成危險。

    既無山越之患威脅,全都尉此舉,又如何可詮釋爲防患於未然乎?”

    “此爲一疑。”

    “再者若是爲了防備匪患,全都尉所督護五縣中,歙、黝二縣地處山林之側,向來匪患更爲猖獗。

    因此全都尉應當加重歙、黝城防纔對,又豈會抽調此二縣兵力,去往陵陽三縣乎?”

    “此爲二疑。”

    ““二張逆案”引得君侯震怒,牽連江東士族衆多,君侯更在先前的命令中言明,各地不得明宣兵仗。

    在此敏感的時機,丹陽郡並無內憂外患而全都尉卻擅調兵馬,其不怕此舉引起君侯猜忌,從而惹火燒身乎?”

    “此爲三疑。”

    說完自己心中的三疑之後,吾粲面露沉重的臉色,接着對縣長說道,

    “縣君受君侯信任統馭歙縣,既有安撫地方之責,亦有監察地方之務,全都尉調兵之舉有三疑,縣君不可不上報之。”

    歙縣縣長在聽了吾粲說的三疑之後,他的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若深究之,全柔此舉的確很有可疑之處。

    歙縣縣長想着若是全柔真的用心不良的話,那丹陽郡就會面臨一場大的動亂。

    而這件事事後孫翊追究下來,就像吾粲說的那般,他也免不了一個監察地方不利的罪名。

    要是他現在提前將可疑之處上報,就算後面證實全柔並沒有心懷不軌,他最多就是引得全柔不滿而已。

    可要是真的全柔心懷不軌的話,他的這個消息,就能讓吳府君提前防範,是大功一件呀。

    想到此處,歙縣縣長對吾粲說道,“非孔休之言,吾幾乎自誤矣。”

    “全都尉此舉的確可疑,吾現已決定要立即上報吳府君,不知孔休可否爲吾走這一趟。”

    吾粲聽後一拜道,“我爲歙縣縣丞,縣君有命,我豈敢不從之。”

    歙縣縣長大喜,他即刻手書了一封書信交予吾粲,讓其啓程去丹陽縣將這件事通知給吳景。

    吾粲在接過書信之後,從縣府中帶上隨從,在當日就從歙縣出發往丹陽縣而去。

    丹陽郡郡治爲丹陽縣,吳景爲丹陽太守,他就駐紮在這個縣中。

    吳景是吳郡錢塘縣人,他是太夫人吳素之弟,是孫翊的舅父。

    吳景很早就跟隨孫堅征伐,立下許多戰功。

    在孫策平定江東之後,爲了抑制徐琨的勢力加上吳景曾任丹陽郡太守,在丹陽郡中深得人心,所以就將吳景任命爲丹陽太守。

    因爲“二張逆案”,整個江東都瀰漫着一股不安的氣息,丹陽是江東六郡的中樞大郡,爲這個郡的太守,更讓吳景感到一刻不敢放鬆。

    年近四旬的的吳景,正在郡守府中批閱着公文。

    在山越在毗陵被孫翊重創之後,丹陽郡內的治安其實已經好了很多了,這也讓吳景輕鬆了不少。

    只是丹陽郡是江東六郡中,地方豪族勢力最強的一個郡。

    平日裏這些地方豪族,與官軍的衝突時有發生。

    性格仁義的吳景對這類糾紛,往往採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態度,這能讓丹陽郡的局勢得到快速的穩定。

    但吳景這樣做帶來的弊端同樣很明顯,那就是丹陽郡地方豪族的的氣焰越發囂張。

    而且地方豪族與吳景爲代表的的丹陽官方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深。

    這一點太夫人吳素專門寫信提醒過吳景,吳素對吳景說道,“汝身受國恩鎮守丹陽,責任重大。吾聽聞你自履任以來多仁義少嚴刑,此點實不可取。

    昔吾吳氏先祖曾任潁川太守,恩威並行,政教大行,傳爲一時佳話。

    潁川地處中原,儒教深厚尚且需要恩威並行方可安定。

    今丹陽地處江南,民多驍悍好勇,汝又豈可只行教化而少法紀乎?”

    “吾甚爲你憂之,望弟改之。”

    當時吳景在收到這封信時,因爲吳素的告誡,他在短暫的時間內的確改了不少。

    但一個人的本性又豈是那麼容易改變的,沒過多久,他就把吳素的告誡拋之腦後,繼續施行他原本的那一套仁政策略來。

    今日吳景在郡守府中批閱完公文後,開始專心寫起給孫翊的回信。

    孫翊日前從皖城出發準備回吳,半途遇到陸遜投效。

    孫翊讓陸遜代其去納惲清爲妾,在此事完成後,惲清被送到吳縣,而陸遜則回到了孫翊身邊。

    陸遜在回到孫翊身邊後,向孫翊提議吳侯車駕暫不回吳縣,應轉向巡視江東各郡穩定人心。

    孫翊對陸遜的這個建議頗爲讚許,因此便中途轉道往廬陵郡而去。

    陸遜爲孫翊規劃的路線是丹陽、廬陵、豫章、會稽、最後回到吳郡。

    這樣雖然饒了一個大圈,但每個郡都可以巡視到,憑藉孫翊如今的威望,足以震懾住地方上許多不軌之徒。

    在孫翊巡視完丹陽郡之後,因爲丹陽郡的重要性,雖然他現在身在廬陵郡,但時常會來信詢問吳景丹陽郡情形如何。

    加上吳景今天收到的孫翊的信,在這段時間來已經是第三封了。

    吳景雖然心中覺得孫翊有些過於謹慎,但他每次還是很小心翼翼的回信。

    現在他就伏在書案上,正在苦心冥想着怎麼回孫翊的信。

    孫翊每次來信的內容其實都差不多,都是關心丹陽的局勢。

    但身爲臣子的吳景,回信不能有雷同,必須要在信中既誇到孫翊,又要同時表明如今丹陽的局勢。

    這可是一件費腦筋的活。

    正在吳景用毛筆捅着腦袋,正期待着能捅出什麼新詞時,其子吳奮進來稟報,說是歙縣縣丞吾粲奉縣長之命有要事求見。

    吳景一聽這事,立馬將毛筆扔到一邊。

    歙縣窮山惡水最容易發生動亂,今歙縣縣丞吾粲前來,難不成歙縣又被攻打了?

    還有完沒完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