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我是于振南 >劉主席
    ;

    “青磚木頂,這像是明清建築呀,於支書,你知道你們村子的歷史嗎”楊孝宇好奇的打量着頂棚,問老於道。

    “我們村子傳說是一家地主家,也姓於,相傳這些土地都是他家的。”老於對於村子多少還是聽說了一些。便說道。

    “不對、不對,我看縣誌上介紹,你們村子以前是個土匪的寨子,大當家的徐寶清,人稱徐大棒子,當時他的寨子在山上,二當家的姓於,人稱於員外,是個書生,看到這裏易守難攻,還有良田,就下山佔了這塊地方,可能他的後代就是你們說的地主吧。”楊孝宇有點賣弄的說道,其實他也是在接到任命後才查的於家寨的資料,以前只是看電視上宣傳的於家寨食品加工的專訪。

    高福清聽到楊孝宇的說法,就大讚道:”你看,還是楊校長,學識淵博,對咱縣無所不知,連縣誌都記得清清楚楚。”

    李鳳江倒是沒有說話,半坐半躺的靠在沙發上,眯着眼。

    “楊校長,咱們學校的老師招聘也要儘早吧”老於終於把話題又轉到學校上面。

    楊孝宇道:“這個不用你操心了,我已經跟豫師大聯繫過了,到時來一批剛畢業的大學生,不過要苦了這幾個老頭子了。”

    楊孝宇終於坐了下來,喝了一口水後說道:“於支書,這裏我想跟你提個要求,要是你感覺過份的話就當是我沒說。”

    老於聽到後慌忙說道:“有什麼要求儘管提,只要我能辦到的。你們來到這裏了,以後就把這裏當成你們自己的地盤,有什麼建議都提出來。”

    楊孝宇看老於先應承了下來,就笑着說道:“也不是什麼爲難的事,在你看來也就一句話的事,於支書,你看我們這幾個老傢伙,不比年輕人,我們都喜歡清靜,不喜歡別人打擾,想着教學之餘呢,能有個私人地界,你看能不能弄塊地,給我們建一個小院,蓋幾座小樓,我們住在那裏。不跟新來的年輕人在一起住。你看”

    老於想了一下道:“您老感覺這小院建哪裏合適”

    “楊校長說在桃花河那邊,風光優美,小河潺潺,附有詩情畫意,不過到這裏一看,感覺往南部走都一樣,這湖邊,都不錯,像個大花園一樣。”旁邊一個白白淨淨的老頭接過來,這位就是劉書平,縣文協作家,縣一高文科教師,曾出版過小說,寫過書。今天他來就是陪楊孝宇的,因爲他現在還沒有退休,到這裏後他就一直沒有參與他們的話題,現在聽到老於答應他們建這個小樓了,他也想先佔一套,等過兩年退休後來這裏當作自己的創作之地,所以就插話說道。

    當時楊孝宇介紹的時候只是說了一個名字,那個沒有仔細介紹,老於也不清楚這個人是做什麼的,想着也是一位退休老師,就沒多想。

    劉書平看着楊孝宇說道:“楊校長,我看村委門口的大路一直向南走,三湖交匯處,那裏比桃花河安靜多了,花椒路的兩面,全部搞成綠化,南面留出來兩三百畝地,做個園子,裏面全面建成二層小別墅,上層住人,下層當客廳廚房,再種些竹海、梅園什麼的,到時在裏面舞文弄墨的多好。”

    劉書平說着兩眼放光,又補充道:“要是在建幾座景觀橋最好,從那裏可以通往東湖西湖南湖,放學後,也可以從橋上直接走回來,也方便,景緻也好。”

    楊孝宇笑着說道:“劉主席,給你也留一座小樓你答應我明年你也來,順便把你們作協的人沒事拉來寫寫東西給於家寨宣傳一下”

    “劉書平,劉大作家原來是您呀久聞大名”老於現在才恍然大悟道。劉書平的名字他早就聽說了,寫的一些解放後的鄉土小說很是出名,只是沒有跟眼前的這個人聯繫起來,起初只是感覺這個名字耳熟,現在聽到楊孝宇說了作協,纔想了起來。

    “劉主席,我們於家寨的宣傳以後就靠你了”老於面露喜色的說道。

    劉書平笑着說道:“於支書謙虛了,你們村子不用宣傳都已經遠近聞名了,怎麼樣我剛纔說的方案可行不”

    “我是守着地不知道用,經您這麼一說,我這兩千畝地就按您的意思來見,到時您還得來給我指導一下。”老於道。

    劉書平道:“回去我就給你畫個圖,到時隨着學校一起開建,不過我的房屋佈局不能跟他們一樣,太俗,我的房屋要自己專門設計一下。”

    “好、好、我答應你。”老於說道。於家寨現在已經全國聞名了,不過是各類商品,要是文聯、作協這幫人再折騰一下,於家寨的文化牌也打出去,肯定帶動旅遊業和文化產業,以後的於家寨就不是現在這個暴發戶性質的於家寨了。

    。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