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少年帝國 >和親匈奴篇
    2月,劉邦下令設置宗正官,以序九族。荷包網月,劉邦離開長安,去往洛陽。漢高祖8年(BC200)冬天,劉邦率軍前往常山郡的郡治東垣征伐韓王信殘部。回軍長安途中路過邯鄲郡一個叫柏人的地方。貫高終於等到了機會,決定在柏人對劉邦實施暗殺行動。而暗殺的地點,貫高不是選擇埋伏路邊伏擊,更不是直面衝殺,而是躲在廁所的夾層裏等侯劉邦。貫高料定:劉邦必在此處留宿,留宿必選柏人招待所。入得招待所,總得入豬圈如廁吧。只要人一進來,就可把劉邦當豬來宰;就算不如廁,一樣能潛入室中,殺他個措手不及!事情也正如貫高所料,劉邦經過柏人時,便打算留宿。可突然,他悟性極好的腦袋似收到一個來自天外的不祥信號,於是就問左右“這是什麼地方”左右答“柏人”劉邦心裏一動“柏人者,迫於人也。此地不祥,不宜留宿”這是中國歷史上最經典的一次說文解字,比東漢許慎先生的《說文解字》提前近三百年。許慎先生你可知道:二百多年前的劉邦,他對中國漢語的解決已遠超文字本義,達到天人合一、驚天地泣鬼神的地步。如此成就,我們應稱之爲解字天才。中國占卜算命的歷史源遠流長,其中有一種就是拆字。漢字到底蘊含多少文化魔力?無人能知。我們只聽說:當年倉頡造字成功時,風雨大作,神哭鬼嚎。難道就是因倉頡破解了唯有神鬼知道的祕密嗎,不然又爲何如此悲泣痛心?不管怎麼說,民間的確是有一種算命先生專以算字爲生。當然了,其解說之法稀奇古怪,總令人莫名其妙,又無不歎服不已。劉邦年輕時就偏愛算命,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偏愛造神的靈感及說文解字的能力都是從算命先生那裏學來的。貫高這下子真是哭笑不得,辛辛苦苦蹲在豬圈裏等候許久,偏還是讓狡猾的劉邦嗅出了死亡的味道。早知劉邦如此偏愛說文解字,當初就不應該選柏人爲行動地點。可後悔已經沒用了,劉邦果然沒在柏人過夜,12月,劉邦回到了長安。行刺劉邦的行動,就這樣莫名其妙的流產了…漢高祖8年(BC199)3月,劉邦去往洛陽。9月,劉邦返回長安。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趙王張敖、楚王劉交皆隨同入關。長安有高大寬敞的宮殿、爽口潤胃的佳釀、暖身禦寒的玉體,可劉邦仍然憂心忡忡,坐不安席,睡不成眠。而讓劉邦憂心的這個人就是冒頓!劉邦頭都大了。滿朝上下,似唯有婁敬對匈奴還有點辦法?於是劉邦就找來婁敬“這個冒頓,你有辦法對付他嗎”婁敬沉默不語。劉邦最抓狂的就是這種不點頭更不搖頭的伎倆。又問“有還是沒有?你說個話呀”這句話似已成了劉邦的脫口秀,就像他有事就急着逃命一樣經典。但婁敬這個沉默,實非作秀,而是實在難以開口,他怕一開口說出心中所想,不但不討好,更會惹禍上身。但皇上都急成這樣了,不開口是不行的。婁敬於是賣了一個關子,緩緩開口“天下初定,無論百姓或是士兵,都已筋疲力盡,若再興師遠征匈奴,這是行不通的。而冒頓這個人,幹掉老爹也就罷了,還把老爹那羣老婆通通佔爲已有。此等禽獸,想用仁義去說服他,恐怕也是不行的”聽到這,劉邦的心已涼了大半。硬的不行,軟的也不行,那不是沒轍了嗎?婁敬繼續說“我們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暫時擱置矛盾,忍辱負重,把目光放長遠一點,讓冒頓的子孫臣服我大漢”劉邦一時不知婁敬所云。難道是要把責任推到下一代,讓他們去解決匈奴?這也太不厚道了吧?先不說天下哪有這樣的父親,不多多努力爲後代掃路,竟還想把石頭丟給後代來搬?而且你能保證我生出來的就是龍子?能搞定匈奴?如後代子孫們無力擺平匈奴,可能反怪上代人推卸責任,那我不落得個千古罵名?最後就算我們不管後代如何,可現在匈奴屢屢犯邊,氣焰器張。你能保證我大漢能千秋萬代傳下去嗎?婁敬看出了劉邦的疑惑,接着道“只要陛下您能捨得孩子,就不怕套不住狼”劉邦似看到了一絲希望。孩子我有的是,就怕舍了孩子還套不住狼。婁敬“陛下請注意了,我叫你要捨得的是女孩,不是男孩”劉邦更是疑惑。我劉氏人丁興旺,想不生男的都不行,女孩就只有魯元公主一個,早嫁給趙王張敖了。不過婁敬同志,你的話說得神神道道,我搞不清你葫蘆裏到底賣的啥藥,你能不能痛快地給我說個清楚!既領導都發話了,那就一次講清吧!這時,婁敬才全盤抖出他的計劃,這個計劃的核心就是和親“陛下如能捨得把魯元公主嫁給冒頓單于,並送厚禮過去,冒頓必仰慕您身爲大漢皇帝的地位,立魯元公主爲閼氏。將來魯元公主生下的兒子、也就是您的外孫必然會成爲太子。陛下逢年過節給您外孫送禮之時,暗暗派出一些能說會道又有教養素質的人去教外孫,讓他懂得外公對他的好,更要懂得如何禮遇外公。好處還不僅於此,冒頓活着時是您的女婿,自然不敢妄兵戎相見。只要冒頓一死,您的外孫自然就成爲匈奴的單于。自古就從沒聽說過外孫敢跟外公過不去的,將來您的外孫不但不會跟漢朝過不去,更是不必通過戰爭,就可乖乖地使他順服大漢”婁敬頓了一頓,又嚴肅的道“然而請注意:皇上要嫁,就得嫁貨真價實的魯元公主!如皇上舍不得,就不要用微臣此計。不然一旦冒頓發現您送的是冒牌公主,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高,實在是高!不但高,還特損人。真不知張敖那個孱弱趙王是哪裏得罪了婁敬?竟讓他出此計謀,要活生生拆散一對百年好合?劉邦真沒想到:當初彭城之敗,他踢魯元公主下車時,沒想到夏侯嬰抱上車來,就是爲今天解救國家於危難之中?謝天謝地,感謝夏侯嬰和婁敬!女兒啊,這是上天安排,非父親所願啊!老爸只能委屈你走一趟了!婁敬不是深深打動了劉邦,而是不可理喻地征服了他。劉邦當場答應婁敬:願把魯元公主下嫁匈奴,同時訂立兩國友好交往契約,以求和平無患!劉邦之所以信服婁敬這番和親高論,可以找出一大堆理由,更可寫成好幾萬字洋洋灑灑的可行性報告分析。但歸結起來大約有以下兩條:1劉邦曾經嚐到過甜頭。鴻門宴前晚,正因他和項伯約爲婚姻,項伯之後才一次次地救護他。只要是人,總有個毛病,不怕結仇,就怕不會扯關係,尤其扯上輩分關係和血緣關係。只要有關係,多大的仇恨就算不能一時化解,亦能被逐漸融解。2劉邦老了。他今年已經58歲了,經不起多少戰爭歲月的折騰了。婁敬說得沒錯,不要說戰士厭戰,就是劉邦本人也厭倦不已。再說了,天下初定,國內還危機四伏,從燕王臧荼及韓王信兩例來看,這些異姓王都是不太可靠的,他還想多留些精力對付剩下的那幾個異姓王。要攘外必先安內。所以與匈奴之戰,能少打就少打,最後是不打,待時機成熟,再收拾也不遲。婁敬之見並非完美無暇,但有一點可肯定:婁敬發明了一條緩解漢人與西北遊牧敵人對抗的千古外交策略!而筆者也不得不懷疑:中國“厚往薄來”的傳統正是起於婁敬的這一和親之說!劉邦下定主意後,就去找呂雉談話。呂雉一聽,淚水馬上就像洪水滔天一樣,日夜不停地奔泄而出“劉三啊劉三,自你躲進芒碭山當流匪後,我就跟着你東奔西跑,南征北戰。然而不管喫多少苦頭,甚至差點丟了性命,我都無怨無悔,但如你真要把我的女兒下嫁匈奴,我就恨死你,做鬼也不輕饒你”生逢亂世,你們這些男政治動物根本不知道我們做爲一個女人的夢想。我愛我的女兒、也愛我的女婿。儘管張敖不像他父親張耳那般魅力四射,大放光芒,但他厚道,爲人謙卑,不愧爲一個好丈夫、好女婿,這點就足夠了。而匈奴遙遠、冒頓禽獸,你把我女兒往他身上推,就不等於往虎口裏扔嗎?被老婆這麼一哭一鬧,劉邦的心思全亂了。回頭想想:多年以來,他似真的沒認真關心過自己這個女兒。當亭長時是忙工作,忙喝酒,忙泡妞,孩子都只能爬在地上玩土堆,看着媽媽一人在地裏勞作。後來打天下,則是忙逃命,長期漂流在外,似也沒怎麼跟女兒說過幾句話。如今國家有事,竟就要把她當一個陌生人踢出中原,是不是有點太無情了呢?是啊,我是一個不負責任的父親,但我必須做一個負責任的皇帝。當前除了和親,沒更好的節約國家成本的辦法。另外,我也的確沒有第二個女兒,婁敬又說定要親生女兒纔行。此種形勢之下,你叫我要國家?還是要女兒?這麼一說,那就非得魯元公主下地獄了?不!呂雉擦去眼淚,意志堅定地對劉邦道“大漢是你打下來的,要下地獄,也輪不到天子家”劉邦問“那麼魯元公主不下地獄,誰下”呂雉“天下有的是女人,除我家女兒外,你愛找誰就找誰去”劉邦真是沒轍了。這下怎麼辦呢?難道非得找個替死鬼,呂雉才能罷休?劉邦想來想去,只好退而求其次。那就是冒險找人頂替魯元公主,下嫁匈奴!漢高祖9年(BC199)10月新年,未央宮大擺酒宴。劉邦親自捧殤起坐,爲太上皇祝壽。太上皇喝了好幾杯後,酒酣興至,劉邦便上前戲問道“從前父親總說我無賴,不能治產,沒二哥劉仲有出息。現在請問父親:我與二哥的家產比較起來,是誰多啊”大流氓將自己的老父親逼問的啞口無言,滿朝鬨笑。10月,劉邦祕密以一家人子冒充嫡長公主魯元,準備嫁冒頓爲妻。婁敬只好帶着這個“魯元公主”及一大堆厚禮出發,前往匈奴。他月初出發,月底就回到長安。不辱使命的婁敬不但帶回了停戰的消息,還帶回兩國的友好契約,主要內容如下:1漢朝以宗室公主嫁單于爲閼氏,每年贈送一定數量的絮、繒、酒、食物給匈奴;2漢朝與匈奴結爲兄弟。兩族人民在各自地區從事生產,彼此互不侵擾;3開放“關市”,准許兩族人民貿易往來。雙方通過關市交易互通有無,加強經濟交流。以上三條,使劉邦一下子輕鬆許多。但婁敬表情凝重,他又給劉邦提出一個建議。此建議與匈奴有關,但主要是與國內建設有關,這就是關於首都長安城的建設問題。婁敬是這樣認爲的:首都長安的建設刻不容緩,原因有二:1匈奴河南地的白羊、樓煩等部落距離長安最近只有七百里,輕騎一天一夜就可到達關中。然而關中新破,無法遏制外敵入侵。唯一辦法就是遷民,發展生產力,關中沃野千里,遷民條件成熟,可以實施;2六國貴族後裔力量仍然強大,散居故土。一旦鬧事,將不可收拾。最好把他們遷入長安。這樣,不但對發展長安經濟文化有用,也可以容易的控制這些人。總之是一舉三得:防匈奴、促生產、控制貴族!婁敬的這一強本弱末之術,讓劉邦一下子長了許多治國見識。在中國古代,國家問題就是經濟問題,經濟問題歸根到底就是人口問題。農業社會,想要促進生產力發展,就得有充足的人口。沒有人口或是人口不足,甭提小康,更別提強國之夢。所以春秋戰國的諸侯們每次打贏一場戰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搶劫別國的珠寶和人口,而人口更是寶中之寶。治國如此,治首都更是如此,首要必須解決人口問題。11月,劉邦便把婁敬的建議付諸實踐,把以齊國的大族懷氏、田氏和楚國的大族昭氏、屈氏、景氏這五族爲代表的六國後裔及豪傑等10餘萬人,全部遷入關中,並分配給他們土地,使其安居樂業。當然此計也有利有弊。這些豪宗強族日後在關中生根,漸漸的開始橫行不法。所以京畿三輔,漢時號稱難治。這未免不是婁敬遺下的禍害呢!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