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我是宇文泰 >六0一、農村工作調查
    一陣簫聲由遠而近,婉轉悠揚。

    然後就聽見叮咣叮咣的馬蹄聲。”

    然後就看見了牽馬的宇文泰和步行的蘇綽,以及在馬背上悠然吹簫、女扮男裝的長孫無垢,簫上的紅穗兒輕搖着。宇文泰和長孫無垢扮演着一對出遠門的小夫妻

    蘇綽做管家打扮

    宇文泰微笑着,蘇綽望着宇文泰:“丞相,豈能勞您牽馬,要不還是在下來”

    長孫無垢微笑着搖了搖手,制止蘇綽。

    宇文泰看了看長孫無垢的手勢,笑道:“哪兒行啊,這婆娘她不答應啊還有,這丞相這稱呼可不能再稱呼了,得稱我公子”

    長孫無垢嬌嗔的哼了一聲:“就是要你給我牽馬墜蹬也不枉我陪你出來走這一遭。”

    元棟奇在居喪期間,自然是不能奉陪,姚夫人要帶宇文毓和女兒,有兒女羈絆,年齡小,自然是不能遠離,元明月如今已經習慣了張女畢的身份,深居簡出,純淨生活。

    也唯有長孫無垢一來還沒有孩子牽絆,二來,關中是他父王昔日戰鬥過的地方,她想到處走走看看,因此,陪了宇文泰出來。

    宇文泰吐了吐舌頭,假裝不看長孫無垢,對蘇綽道:“看在她爲我鋪牀墊被的面上,我牽馬墜蹬也沒什麼”

    長孫無垢嬌嗔怒道:“宇文泰,你說什麼,每晚鋪牀疊被的不都是你麼”

    宇文泰聽了面紅耳赤,蘇綽聽了大樂,小夫妻口角打情罵俏常有戲謔之語,也可以解旅途之中的寂寞。

    他們這次巡行已經巡行了好多處地方,不過,並沒有找到呂苦桃的蹤跡,他想來這個女郎中也有可能去的是鄉村,而他們巡行的以州郡居多,自然不太可能碰到。

    宇文泰因此提議,去一些鄉村看看,然並卵,關隴之地,鄉村極多極大,相當於茫茫人海撈針,哪裏找得到呂苦桃

    現實終究不是小說,哪怕是穿越了依舊不是小說,而是循着歷史的脈絡在走。

    在巡行中,他們也發現了不少問題,比如規定了史冊以及論語,孝經,尚書爲考試科目書,但是在一些州郡,這些書已經被賣脫了。

    鄉村的讀書人根本買不到這些書,這還考個毛線

    宇文泰想着還是得在鄉鎮由政府出資建立圖書館纔對,每五百戶建設一個,就由國家和當地政府共同出資。

    在巡行中,他還發現了另外的問題,之前,他頒佈命令每百里建一個錢莊,這次巡行來看,有些地方錢莊並沒有建立起來,還有些地方,連百里的標誌都模糊了。

    在有一個州,他們沿着州東門出發,行了百里有餘,看不到任何錢莊,也看不到任何百里地的標誌。找尋了好久,問詢了當地的土人,才知道這裏的標誌早已經沒了。

    北魏的時候,在公路上標誌里程,用的方法是封土堆,比如,一百里地,就堆一堆土。

    但是這個辦法並不是甚好,因爲堆土容易風吹雨淋日曬,結果就容易風化,或者坍塌,宇文泰粗略看了一下,有些標誌已經完全不存在了。

    公路標識里程在現代社會是常見的事情,在古代也常見。

    之前,宇文泰有想過這個問題,不過沒有深入思考。但是這次不一樣,要每隔百里地建圖書館,建錢莊,如果百里地等標識里程都不清楚,肯定會給這些工作造成不便。

    他想了想,和蘇綽合計了一下,想出了一個辦法,植樹。

    由地方政府在百里地附近移植已經成年的柳樹,柳樹易活,凡百里植樹一根,兩百里植樹兩根,三百里植樹三根,以此類推。

    以州爲中心點,向各郡縣方向輻射。

    他與蘇綽、長孫無垢一合計,都覺得這個方法是最省時省力,植樹還可以爲路人在太陽下務工的提供歇腳場所,提供躲烈日之所。

    想到即行,當下便與蘇綽,長孫前去附近州縣,就植柳標識里程工作進行部署。

    令下,果然遠近便之。

    其實,客觀來說,當然還是鐵桿子貼牌標識最好,但是,那個年代的現實是,都在打仗,鐵牌子鐵桿,當時的科技是能造,但全國多少里程,多少路牌,這等消耗鐵器,耽誤了製造兵刃。

    況且,西魏國力、控制範圍本來就不及高歡,高歡控遏地區人口兩千萬,宇文泰控遏地區人口才不過一半。

    各種條件限制,不是那麼好鐵牌標識的,這是現實情況,不是穿越就能解決的。

    至於錢莊,地方政府聽說可吸納百姓存款,可房貸,有利息,還都是願意搞,宇文泰在百姓中也做了調查,錢莊的設置減少了百姓流動所需攜帶銀錢的不便,大部分百姓也贊同。

    只是也有少數民衆擔心地方官吏刻意盤剝。

    宇文泰笑,這個是國家可以規定貸款和歸還利率多少的,而且不允許私人經手,國家會查賬。

    蘇綽在這方面是一把好手,基本上不會出現問題。

    還有他們在鄉村,還發現了一個問題,受教育問題。

    農村的孩子受啓蒙教育的太少,尤其是荒村,幾乎就是屬於沒有教師的地方,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受過教育,都不識字,而且漢人幾乎是沒有機會。

    宇文泰走訪之餘,不由深深嘆息,一方面是感慨古代的落後,另一方面也由於這種落後有許多的潛力就沒有發揮出來,但是很多事情改變並非一朝一夕。

    他目前所能改變的也不多,但是一點一滴去改變,總比什麼都不做強。

    改革看來真是系統的事情,之前調查的時候,他規定的那些考試科目書,發現鄉村買不到,然後他決定在鄉村建圖書館,以鄉村的人口密度而言,一座圖書館對於那些想讀書上進的孩子,鑿壁借光是有機會的。

    圖書館可以供給他們在這裏讀書,做筆記,規定工作人員不得驅趕,且需提供方便,耕讀傳家也是儒家傳統,這個舉動在朝野也不會有太多反對。

    但是,就現在的調查而言,僅建圖書館並不夠,鄉村首先就缺少教書人,私塾都極少,這個工作首先就不太好辦,何止是鄉村,就連京師長安現在讀書人也不算多。

    這裏面,倒是必須表揚一下漢人,漢人四大家裏面甚至擴展到五望七姓裏面,讀書種子還是比較多的,而且不管世道怎麼亂,基本不廢讀書。

    這就涉及一個問題了,教育,教育不僅僅是在鄉村開始圖書館,開闢科舉考試。

    教育需要的是大量的教師資源向農村傾斜,那些穿越回古代幾十年就建火車、建輪船的,幾乎就是搞笑啊,這怎麼可能培養一個人從不識字道識字明理等十來年。

    宇文泰心想,這還是沒法一蹴而就的,整個古代的改革必須通過系統的改革,而系統的改革首推教育,就像當年那些年過後,首推全國高考一樣

    這其實是一樣一樣的,這次的實地調查,他感覺,至少開闢科舉考試這條路是對的,隋朝能開闢,當今應該也能........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