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打攪南宋 > 第411章大福船及艦船下水
    大宋自建炎南渡之後偏安一隅,國土雖喪失一大半,但造船業異常發達,如今在臨安、建康、平江、揚州、湖州、溫州、明州、泉州、廣州、潭州、衡州、贛州等地都設有官辦造船工場,能造大型船隻。

    在臨安有不少造船廠,比較有名的是拱宸橋這邊的,而除了拱宸橋這邊之外,在大運河貫通錢塘江的一段,以及錢塘江兩岸均建有不少的造船場、造船坊,其中有不少是官辦的,還有一些是民辦的。

    不過拱宸橋這邊因爲水淺,所造的船隻基本上都是內河航運的平地船一類的。

    臨安大內以南方向,此時洶涌的錢塘江水正滾滾洶涌而來,而河口這段主槽擺動頻繁,河道經常變化,經常導致兩岸塌江,因此還有個別號叫羅剎江。

    和後世不一樣的是此時錢塘江口岸特別大,蕭山大部分地區還在海中,西興這邊還是海了,在靠近河岸有不少的船廠,而且有不少。

    ……

    ……

    趙誦次日一早就來了西興這邊,此時大福船就停在大澳中,因爲大澳還沒有水,船的下面支撐着上百根木頭。

    趙誦在欣賞着這件藝術品,其他諸如吳潛、賈似道、劉秉忠等官吏都在仰頭看着這巨大的海船。

    這巨大的海船給人的震撼是非常大的。

    司天監的官吏給出了一個好日子,今日大福船就可以下水了。

    於是衆人都在期待着,凝望着。

    在緊張有序的準備中,遠處終於開閘放水了。

    臨安的工匠們是第一次打造這種船隻,之前他們是憑着趙誦給的圖紙造出來的,光是建造這艘船隻就花了大半年的時間,而且所用的木料都是十年以上的老料子,上的漆料也塗了好幾道……可謂是工藝精湛、精益求精。

    大船底部爲尖底,船艙以上部分更爲龐大,船首船尾高高揚起。

    在船艙內部,設了水密艙的防護,即便有一層破了,船隻還能繼續在海上前行。

    在水密艙上面內部空間還有隔間,可以儲存糧食、牲畜、淡水等物。

    在這個隔間的船的兩側設置圓形的類似窗的小孔,這是給炮與弓弩手留置的。

    按照現在規制,艦首可以備紅衣大炮一門、其他小炮六門、碗口銃三門,迅雷炮二十門,噴筒六十個,嚕密銃十支,弩箭五百支,火藥弩十張,火箭三百支,火磚一百塊,及冷兵器上千。

    乘員六十四人,水手九人,戰士五十五人。

    而在船艙上方,光是柁樓,就有三重多,下層裝壓艙石,第三層放置淡水櫃,第二層爲士兵居住的地方,且每一層都有木製的護板攔着。

    最上一層爲露臺,需從第三層的梯爬上,兩旁用板翼作欄,人靠在上面作戰,矢石火炮皆可瞭望俯瞰而發。

    這三重柁樓和船艙內部,據太子趙誦說能容納上百人,而且在船艙內部還能放置不少架紅衣大炮,船工們甚至可以想象在驚濤駭浪之上,紅衣大炮等重火器對着遠處海面的敵艦進行火炮射擊的場景了。

    除了這些之外,在船上,桅杆通常有三道,中間的桅杆最爲高大,是用十年以上樹齡的整根樹木製作而成的。

    其他兩側的稍微比中間的要矮一些。

    而這艘大福船的長度爲九丈,顯然要比其他的船隻長多了。

    要容納如此多的人、放置如此多的武器,因此喫水線也是非常深,對於其他船隻來說,它的機動性能不好,而且需要船上將士提前設置佈防,甚至需要其他船隻給它進行防護。

    ……此刻,等待了許久,很深的大澳內終於填滿了海水。

    這時候支撐的木頭都在搖晃,船工們撤去了下面的木頭,然後就在衆人的歡呼聲中,福船終於飄了起來,而且穩穩當當地在飄在大澳中央。

    這說明成功了一半,接下來就有人拿着長長的甲板登上了船隻。

    趙誦與吳潛、賈似道和劉秉忠、李懷恩五人立即登上了船隻。

    在纖工的拉扯之下,大福船沿着之前挖好的河道出去了。

    此刻船隻停靠在錢塘江邊上,樓船頂部站着的趙誦甚至看到遠處的六和塔矗立在邊上。

    此刻巨大的江風從遠處吹來,纖工們用纖繩固定在江邊。

    接着早在江邊等着的士兵登上了大福船,他們是來和趙誦一起來試試這艘船的。

    賈似道與吳潛兩位相公非常擔心趙誦的安危,但趙誦並沒有下船,而是想見證今日的這一切——這是大福船的處女航,怎能少了他呢。

    趙誦不知道基隆港那邊怎麼樣了,會不會也和今日的場景一樣。

    撤去甲板後,纖工鬆開纖繩,船上的船工開始駕駛船隻離開江岸。

    大福船緩緩離開江邊,順江而下朝着遠處的錢塘江口飄去。

    ……

    此時,天氣晴朗,萬里無雲,海風難得平靜,基隆港口的浪花並不大。

    根據天文觀測,以及農曆選擇的吉祥日子,今日是這些戰艦下水的好時機。

    早上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在媽祖廟前香火祭祀了一陣,接着殺雞宰牛、禮炮齊鳴、鐘鳴鼎食了一番。

    時辰尚未到的時候,趙竑站在大澳這邊,神情緊張地盯着這一切,他覺得這個要比女人生小孩還要緊張。

    竇默、祝況之等人也在邊上候着,甚至大屯山那邊的軍隊也來了。

    史官們開始拿着毛筆記錄着,他們昨天已經記錄了濃墨重彩的一幕,今天他們要見證另外一幕。

    工匠站在斗門口的位置,上身光着膀子,粗大有些粗糙的手臂已經接觸到了巨大的封門石。

    這道封門石非常巨大,上面還刻着一道張牙舞爪的龍。

    “時辰到,開門囉——”這時候掌管船塢廠的官員開始喊了一嗓子,他粗獷的嗓子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廠內。

    在一陣“哎呦嗨喲”的勞動號子聲中,工匠們將連接海水與大澳的封石取開了。

    忽然之間海水崩騰涌入通道,它們像是憋了許久,一齊涌向大澳位置。

    當海水快速涌進通道的一剎那的時候,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視着那道澄澈的海水。

    海水很快就將空蕩的大澳填滿了。

    支撐船體下面的木頭開始在水的浮力下開始鬆動,工匠們立即拿起長長的拍杆,一齊撬動下面這些鬆動的支撐巨木,他們的動作很快,生怕弄壞這些船隻。很快下方的船體開始慢慢地往下移動。

    基隆這邊的情況非常順利,很快大澳裏面的船沿着河道開了出去。

    ......

    基隆港,日落的時候海面上的火燒雲異常的鮮豔,染紅了整一片的天空,趙竑看着臨安的方向,不知道現在臨安那一批督造的船隻怎麼樣了,在他離開臨安南幸的時候,曾去那邊看過,那時候船隻督造已經進入了尾聲。

    而與此同時,在大宋的其他港口,諸如泉州港、廣州港等這些港口同樣上演了類似的一幕。

    廣州城外,李曾伯注視面前的大海船,這艘海船龐大的體積如同巨室一般,船帆若垂天之雲,而舵長數丈,上面也可容納數百人,而且還可以存放一年的糧草。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