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康樂天下 >第九十七章 謝子明入城問佛事,鳩摩羅聞道動漢思(3)
    ”con795123”>

    此家非彼家。

    家如國,國亦如家。

    家非國,國亦非家。

    家國天下所以不長久,亦在於此吧。

    真正稱家的,絕不是自稱的,也非誰封的,而是經過了大浪淘沙般的盪滌優選,經歷了自上古開始的磨礪,堅強地紮根於民族土壤中的……

    諸子百家,就是。

    道家,儒家,墨家,兵家,法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醫家等等等等。歷經數千年,傳承不絕。那時中國沒有佛教,也沒有大小乘和各種宗,當也沒有現代的歌唱家,藝術家和“磚家”……想想就可笑,後世那些什麼磚家叫獸,不過是讀了一些先賢古人的著作,是否能喫透其中的精神先不說,首先冠名的就是什麼什麼專家,什麼什麼教授,著書的先賢們都未敢擅稱專家,讀書且夾生之輩倒成了權威。

    唉。

    不怪子曰:“古之學者爲己,今之學者爲人。”

    千言萬語,一聲嘆息。

    閒話少說,且說謝瑍去見鳩摩羅什。

    一道門,兩道門。

    進了南門,再穿過古城南門,就進了姑臧中城。

    在中城東北角,就是鼎鼎有名的大雲寺。當然這個時候還不叫大雲寺,它叫宏藏寺。爲了統一和習慣,我們就稱之爲宏藏寺吧。注意大雲寺全國各地都有,是唐朝敕令修造的。

    鳩摩羅什大師無疑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佛學理論家,沒有之一。他當然也算得上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翻譯家,是中國佛教八宗之祖。其譯經和佛學成就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也。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合稱“什門四聖”。說實話,謝瑍對羅什大師本人充滿敬佩。因爲在1600多年前的那個時代,他經歷了諸多常人難以忍受的磨難,已然堅持自己的信仰本身就能能可貴!本心不易,不忘本心。

    但是,鳩摩羅什大師也有一個不能忽視的硬傷。那就是羅什大師兼精大小乘及三藏佛法。有人會說,兼精佛法這不是好事嗎?我們需要知曉,不管是小乘還是大乘佛法,最早都是起源於古印度教,即婆羅門教。甚至還受了希臘神話的影響。佛教是爲了對抗婆羅門教而產生的,卻又吸納了婆羅門教的一些諸如生死輪迴、業力之類的東西。如此一來,他們的糾纏就扯不斷,理還亂,最終也無法解決佛之緣起的本源。

    爲了讓大家更清楚的瞭解佛教之緣起之本源,有必要簡說一下婆羅門教,也就是上回說的佛法之起源。

    婆羅門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之一,起源於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形成於公元前7世紀。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4世紀是婆羅門教的鼎盛時期,公元4世紀(即公元300-399年)以後,由於佛教和耆那教的發展,婆羅門教開始衰弱。而鳩摩羅什正是生活在公元四世紀中葉至五世紀初。正是婆羅門教由盛而衰的轉折時期。謝瑍算是出生在公元四世紀中葉後期(公元368年出生),正是佛教西來,佛教開始大規模傳教的前夕。

    婆羅門教信奉吠陀思想,與婆羅門的無限權威——透過祭祀,使人和神可以直接溝通;人們崇尚自然、歌詠自然,尤其崇拜神格化的自然神:梵天、毗溼奴和溼婆神。人們之所以崇拜他們,是因爲三大主神各司其職,共同主宰宇宙的一切,梵天創造宇宙,主宰人類的命運;毗溼奴維護宇宙間的和平,展現賞善罰惡的大無畏精神,故最得人們敬仰;溼婆神不但能毀壞宇宙,同時能降伏妖魔,繁衍(生殖)世間的活動。所以人們只能服從神的權力,崇拜主神賜給人們的生活,而嚴格遵循既有之不平等的種姓制度,受限於神權宗教的思想底下。而佛教並不否認神的存在,但神非主宰者、非創世者、非唯一者,神雖積集福德,有神通大勢力,若無通達緣起性空的般若智慧,仍爲六道輪迴轉世的衆生之一。而佛是一位圓滿覺悟者,不論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或首陀羅,只要依循戒、定、慧,次第進修,同樣可以成就阿羅漢、菩薩或佛的果位。佛性即悟性,人人都具有覺悟緣起的性能,都有可能成佛,和婆羅門教所謂的梵天創世神權之說是迥然相異的。人人皆可成佛,是佛教最大的誘惑。它給人一種希望,可望不可及的希望——成佛或者來世。這是佛教最誘惑普通人衆的地方,或者說是佛教最大的騙局。

    婆羅門教以爲,生死輪迴的根源,來自於業。業,是行爲善惡的造作,產生於人們無限的“愛慾”與無始以來的“無明”。“我”是生命輪迴中的主角,人的身體因“我”而生,人的活動也由“我”而起,所以“我”是恆常存在的,現世人生的苦,由前世行爲招感而來,今生行爲的善惡,同樣也會連帶前世的業緣,影響到下一世的人生。由此可知,婆羅門教的輪迴觀和業力說是恆貫三世,建立在“實有”我思想上,與真我論相結合。而佛教否認“恆常有我”的理論,認爲業力並非依附在固定的“我”上,而是一種生命繼起的動力。也就是說,輪迴中的“我”,是衆緣和合而生,由外在具有形體的身軀,與受想行識等內在精神的作用組合而成,而且每一因緣又是其他衆緣的和合所得,所以在緣起性空中不斷地剎那轉變、聚滅,無法令人隨心所欲,故無永恆不變的“實我”存在。

    婆羅門教主張“梵我一如”即是解脫。解脫的方法,除了要學習吠陀、祭祀、佈施、苦行之外,更須捨棄名利、妻兒親朋,出家修習瑜伽禪定,使心寂靜;由此認識自我,才能得到“梵我一如”的正智,體悟“梵我一如”的真解脫境界。佛教的看法則不同,在修持實踐上,強調自我覺照的工夫,認爲解脫必須經由四聖諦的親身體悟,在緣起思想的前導下,依八正道行持,證入“無我”自在的究竟空性中。

    當然佛教和婆羅門教還有一些其他的不同,但主要的就如上所述。大家須知,佛教東來除了有傳教的原因之外,主要原因還有一點就是爲當地的統治階級所不容,受到打壓和排擠,甚至追殺。按說,佛教的隱忍、寬恕、向善都是適合統治者需求的東西,爲什麼卻不爲本土統治者所接納呢?這些不是我要主說的東西,我只是說佛法既保留了婆羅門教中的一些東西,也有自己的創新。但恰恰這些創新,不但不能自圓,還不得不和婆羅門教有了交集。

    譬如:佛教言人乃五蘊和合而生,並無主次,不承認靈魂存在,那麼人死了是什麼在轉生輪迴?也就是說沒有輪迴之主體。沒有輪迴主體,則輪迴亦即子虛烏有了。佛法說萬法唯心造,那這個心是什麼?應該是萬法之主體了吧,既然心是萬法主體,那麼又怎麼會並無主次沒有主宰呢?可是可唯識宗又說:阿賴椰識(梵語alaya之音譯)是輪迴的主體,阿賴耶識到底是什麼呢?阿賴耶識是八識之一,是小乘佛法六識之外增加二識而成大乘的關鍵坐在。而《解深密經》則言:我與凡夫不開演,怕執阿賴耶爲我。那就是說,無論是輪迴流轉的識,還是當下存在的肉體,甚至是起心動念的心,都非主宰,非我。

    既然如此,佛陀又要普度衆生,救苦救難。沒有東西主宰,那你要怎麼救?既無主宰,你如何有講法之動機?如何淨化自己的身心呢?無主宰也就沒輪迴,因爲沒有一個受報的主體啊!

    而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既然如此,那誰又在照啊?總之這些雖然經過歷代佛家完善,仍然無法自圓其說,正應了上面所引用的恩格斯那句話。

    不可否認,這或許有語言翻譯的原因。但從這幾點看,佛教本身有着無法自圓其說的根本矛盾。謝瑍來自後世,對這些東西不用專門研究,在後世論壇上各樣的文章,應有盡有。雖然佛教最後以因果輪迴,前世今生來世作爲殺手鐗來解釋它的合理性,但明眼人都明白其中無法解決的自相矛盾。這也是謝瑍敢相見羅什的原因之一。當然謝瑍並沒有以勢壓人的意思,也沒有看不起佛法。只是佛經的翻譯都是用的是中文,借用了太多中國原生地的道家、莊子、墨子、儒家的概念文字,也就是說,中國的佛教和原產印度的佛教從翻譯的那一刻起,就註定吸收了中國本土的東西,不然也不會爲中國所接受。還有就是統治階級爲了自身的利益,有的尚佛,有的滅佛,有的崇儒,有的尊道,除了個人喜好外,還有着深刻的歷史原因。而世界真正的佛經在中國,是毋庸置疑的。可惜的是,當今空有佛經,已無真僧。【未完待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