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康樂天下 >第一百零四章 憶古今酒泉說福祿,進南山石窟有洞天(1)
    ”con808259”>

    丙申辛丑(七月初一,386年8月10日)巳時,謝瑍一行抵達酒泉。

    魏平引路,謝瑍一行直奔府衙。

    衆人早在府衙等候,見禮已畢,這才詢問諸事進展。

    謝瑍聽完彙報,暗暗頷首。遂命魏平呈報軍功,上報朝廷。然後按照此前的佈置,大軍休整,練兵,等待慕容垂大軍和南路消息。

    接着,謝瑍接見壘澄等酒泉降將,對他們進行安撫,鼓勵他們忠於朝廷,參加新政培訓,積極參與福祿城的建設,爲黎民做事,爲百姓做事。同時,宣佈恢復漢制“酒泉”故郡之名。

    午未之交,舉行自助宴會,衆將即官員小聚。

    宴會過後,謝瑍在一行人的陪同下,遊覽酒泉城。

    肅州城背臨清水河,南北約有三百餘步,東西略狹,約三百步,東南西北各有一門。東門之上有譙樓,約有二十米高,以作瞭望之用。大概是爲了防備西來之敵,西門略狹。各門均有方形甕城,城牆不太高,約三丈有餘,牆基厚約兩丈,牆頂闊約丈餘。

    信步登上譙樓四望,遠近高低盡收眼底。能爲中華民族的崛起做一些有利之事,謝瑍本身就非常振奮和激動。今親臨古郡,登高望遠,極目西天,心中一種莫名的豪情,油然而生。謝瑍不禁想起後世以此門改建的鼓樓東門那副長聯,不由地高聲吟道:

    “六百年前往事憶上心頭:想當年,金戈鐵馬,翩翩勇將,少年英俊,風華正茂,捷奏河西,氣宇軒昂。談笑間,美酒傾杯碧玉流,與十萬健兒同飲唱。如此高風統帥,贏得兵民嘉尚,無人不讚霍將軍;

    一千里外陽關似在眼前:看那邊,玉砌銀雕,皚皚祁連,起伏奔騰,疊峯重巒,紅妝素裹,無比妖嬈。更有那,晚霞濃抹嘉峪關,給中華大地添風采。這般壯麗河山,招徠遠人遊子,衆口同誇酒泉好。”

    和原文相比,只改了幾個字,既遙憶當年霍去病的偉業,又盛讚酒泉郡的大好風光。

    後來,《華夏傳·□□本紀》裏如此記載:

    “丙戌庚子,□□登酒泉西門譙樓,極目西眺,憶霍驃騎,贊酒泉景色,曰:

    ‘六百年前往事憶上心頭,想當年,金戈鐵馬,翩翩勇將,少年英俊,風華正茂,捷奏河西,氣宇軒昂,談笑間,美酒傾杯碧玉流,與十萬健兒同飲唱,如此高風統帥,贏得兵民嘉尚,無人不讚霍將軍;

    一千里外陽關似在眼前,看那邊,玉砌銀雕,皚皚祁連,起伏奔騰,疊峯重巒,紅妝素裹,無比妖嬈,更有那,晚霞濃抹嘉峪關,給中華大地添風采,這般壯麗河山,招徠遠人遊子,衆口同誇酒泉好。’

    當此西征之際,大軍至處,無不望風而降。憶贊是實,但此外當有勵己之意。後不久,□□親率精騎,效定遠故事,縱橫西域,諸國莫不前來拜謁覲見,即爲明證。”

    但謝瑍真的沒想那麼多,只是有感而發而已。可見史書記載中,也難免會摻雜個人的見解在內。

    俯視這座方圓不足裏許的城池,比之公元1405年(明永樂三年),哈烈國遣使到肅州時的記載:“肅州城極大,城牆爲四方型。市場無幕蓋,寬五十愛爾,掃除清潔,時時灑水,塵垢不起。……各街皆有華麗的建築物,頂上有木製的塔尖及炮眼,用中國漆漆之。城牆上每隔二十步,有一高塔,塔有頂蓋。肅州城有四門,每面有一門在中央,東西南北各相對峙,街市皆矢直,自此門可以望它們,似若相近。然自城之中央,至各門之路程,實甚遠也。城門之上各有二層高樓一所,樓頂甚高,依契丹法漆之。……城內有廟宇甚多,大小不一,大者佔地十五畝之多,院內皆掃除清潔,地面皆鋪以琉璃瓦,光耀如磨琢之大理石也”,當然此刻的肅州城還很小,不及後來酒泉城區的十分之一。雖然只是零碎的記載,也僅存在文字上,但我們可以想象,明時的肅州是如何的繁華。

    我們現在看到的肅州城是明朝擴建以後的規模。當然現在酒泉市區早就超出了古城的界限。

    明朝初年,大將馮勝奉命率兵奪取河西四郡。洪武五年,馮勝築嘉峪關,以關爲界,分限華夷。從此肅州古城遂成西北邊陲第一重鎮。當然以此爲限疆界比之漢唐已是縮水頗大。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爲了加強西北邊防,肅州指揮僉事裴成向東擴建肅州城,修築了肅州東城。東城周長“四里零八步,擴大面積約比舊城大一倍”有餘。同時還修建了“周八里四分,闊八丈三尺,深二丈四尺”的護城河;新建東、南、北三門即甕城,每一城門城頭,都建有重檐城樓,雄偉壯觀。這就是爲什麼我們看到的鼓樓在肅州區中心的緣故。原因就是它是由老東門改建的。

    今天謝瑍站在這裏,他有理由相信,用不了很久,他一定會看到這裏比哈烈國使者的記載更加繁華。

    “大公子,您在想什麼?”看着登上城門樓後,突然逸興湍飛的謝瑍吟畢後,突然沉默不語,姜孝問道。

    “沒什麼,想起一些往事。”謝瑍道。

    姜孝和張虎至今也不明白,謝瑍如此年輕,又從未到過此地,怎麼會有觸景生情之感,怎麼會有那麼多的往事。尤其張虎知道謝瑍過去一直渾渾噩噩,哪裏知道什麼往事。難道是仙師傳藝之時得知了什麼不成?張虎在胡思亂想了。弓蠔自然更不明白了,他也不想明白,他只要覺得好就行。

    “大公子,如今北伐順利,克復舊國失地可期,還有什麼讓你如此憂慮呢?”弓蠔好奇地問道。

    “打仗取勝,佔領一個地方容易,但教化就難了。”謝瑍道:“河西地域遼闊,人煙本就稀少,加上連年征戰,接下來的耕牧都是問題。這裏的原著民雖然不多,但我們漢民更少,所以很難通過同化方式對他們進行影響,進而實現王化。這也是爲什麼異族難以永久臣服的原因。”

    “大公子,您以爲當如何?”張虎插言道。

    “若風兄,記得在京口之時,我曾和你們說過。”謝瑍道:“真正的教化,是文化傳承。毀滅一個民族和征服一個民族大不相同。這就是教化,這就是文化。我們華夏民族,一直以來兼收幷蓄的包容,對外以寬以仁。可寬仁對於未開化之徒,是沒有用的;對於骨子裏的強盜心也是沒用的。你強時他低頭,你弱時他造反。所以對於此類野蠻之輩最好的方法是打服他們,讓他們心存畏懼而臣服,在此基礎上再施以強制性的教化。注意,這樣的教化之始,必須是強制性的。我所以要求兒童小學免費,也是爲了教化而設。所有的文函載記,均使用官方公佈的標準字體(宋體字)。統一文字發音,私人之間允許方言,推廣使用公話(普通話)。凡是正式場合,不管是否是官或私,必須使用公話。首先要做的就是規範日常中的語言發音,以顯示朝廷的權威。然後纔是用我們的忠孝信悌禮義廉恥來教化他們。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要永遠保持強大,只要自己強大了,敵人才會畏懼。”

    “大公子,永遠太難。”張虎點點頭,又搖搖頭,沉了一會兒才道:“大漢夠強,可也只是維持了數百年。子孫不肖,誰也沒有辦法。”

    “若風之言甚是!”謝瑍道:“所以,國家成爲一個人的私有之物時,就會出現兩種可能。一是國君聖明,善政天下,則國強民足;二是國君昏庸,奸佞當道,則國衰民苦。既然如此,有沒有一種好的辦法,能保證我們的國家實行的政略是好的和比較好的,至少絕大部分是好的和比較好的呢?”謝瑍有點循循善誘的意思,停下話來,看着張虎,有環視身邊的弓蠔等人。

    張虎等人見謝瑍正色相問,也各自凝思。倒是弓蠔無所掛礙,直言道:“公子,要說施善政,我看新政就是善政。有目共睹,新政利於黎民百姓和國家。”

    “大善!”謝瑍眼中精光一閃,看了看大家道:“弓老此言一語中的。什麼是善政?利於國利於民即爲善政,除此無外。那如何才能讓朝廷的施政利於國利於民呢?守禮兄,你久歷江湖,博聞多見,你先說說。”

    【未完待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