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康樂天下 >第一百零四章 憶古今酒泉說福祿,進南山石窟有洞天(2)
    ”con808380”>

    姜孝被點將,雖然有些意外,但畢竟跟隨謝瑍日久,知道謝瑍定有深意,思索片刻,抱拳一禮,方開口言道:“大公子,小人所見多鄉里街頭,希望不要誤導公子。”謝瑍微微一笑,“但講不妨。”

    “小人以爲,黎民之苦首在食不果腹。穿的不好住的不好尚在其次,喫不飽飯就難過了。年景好尚能勉強餬口,若遇災年,幾乎毫無自保之力。”姜孝停了一下,看看謝瑍,緩緩道:“加上地方官吏嚴苛,盜匪時常出沒。甚至朝廷賑災監守自盜者有之,官匪勾結者亦有之。”姜孝嘆了口氣:“如此吏治,縱有善政,天下難靖”。

    “守禮兄,說得好。民以食爲天啊。”謝瑍點頭道:“守禮兄可曾想過爲何會出現這樣的境況呢?民以食爲天,食從何來?追根溯源的話,是黎民百姓從土地上產出的。地在何處?有多少黎民有自己的土地?爲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沒有土地?出現這樣的情況,就說明政不善。若是善政就不會出現土地流失,也不會出現土地集中,更不會出現掠奪和兩極分化。所以,政很重要!”

    “公子所言甚是,是小人所慮不周。”姜孝抱拳躬身道。

    “守禮兄不必多禮。”謝瑍擡手示意道:“現在的新政大家都看到了,土地是公開丈量根據人口分配的,而且是不許買賣的,除非是國家收購,也是使用以地換地之法。土地賬目公開,並允許黎民百姓查詢監督。不但如此,土地會隨着人口流動進行改變並登記入冊。這樣既杜絕了多佔和土地浪費,又防止了土地收購集中在少數人手裏,同時允許黎民百姓監督纔是最重要的改變。”謝瑍看看這些認真傾聽的屬下,心中不由地想起後世,誰會聽這樣的話,在意這樣的事呢?

    “公子,如此說來,黎民百姓的監督纔是您最看重的。”張虎立刻從謝瑍的話語中聽出了要點,

    “若風兄所言極是。”謝瑍點頭笑道:“要想讓政策利於民,就需要有民來監督。同樣,若想要政策利於國,那就需要‘國’來監督。民監督,好理解,國監督呢?什麼是國監督?那就需要有人代表‘國’,誰可以代表國?還是人民,那千千萬萬的人民如何代表國來監督政策?顯然,我們不可能讓每一個人都來發表個人的意見,這就需要選出一些代表來。譬如一個縣10個代表,就從全縣中選出10個可以代表自己說話的人出來。誰來選?人民自己來選,選出的人才能代表自己來說話。以此類推,可以選出整個國家的人民代表。最後,由國家也就是朝廷設立專門的部門來組織這些代表朝會,大家一起研究利國利民的政策,表決通過後,由朝廷向全國頒佈執行。”

    “我們可以設想以下,如果這樣的話,這些國家大事,就不是一人一言而決的。朝廷這個專門的部門就像是一個具有綜合功能的全能高手,既懂各種事物,又能博採衆言,與衆代表明議而斷。丞相也好、尚書也罷,包括國君都是決策人之一,那麼,是不是就可能消除一言而決的弊端呢。”

    “自古以來,聖綱獨斷,公子此議雖好,絕無可能。”張虎搖搖頭道。

    “公子,非是老奴不敬,老奴覺得張將軍所言甚是。”弓蠔皺着眉頭不情願地說道。

    “此言確是太早,慢慢來吧。”謝瑍看看衆人臉色,恍然笑道:“走吧,我們回去準備一下,明日進山。”

    福祿城南,所謂的酒泉南山,謝瑍此行的目的地。

    實際上他們得到的地圖上所標示的酒泉南山,不過是祁連山北麓坡地的一條支脈。山雖不太高,但峯巒疊列,巍峨險峻,由東南向西北逶迤蜿蜒約70裏,宋元以前稱作嘉峪山。嘉峪山盤臥於肅州城西南三十里,向西北延伸。其主峯有二,集於中段,西峯遙與嘉峪關城南北相望,海拔1228米;東峯在西二分溝正南,海拔2109米,高出地面500餘米。嘉峪山東西兩端,各有一處斷裂地帶,形成東西兩個石峽。峽中有峪,風景優美。山上松柏蔽日,野花飄香;峪中泉水粼粼,鳥雀喧鳴。

    西端的石峽,是由嘉峪關西端的一片崗巒與城西北七十里的黑山(古名金山,又曰鴻鷺山)相連接,中間構成石門,形成河西走廊西部的鎖鑰,是通往新疆的要道關隘。西漢置玉石障,是因其山古稱玉石山,設關又稱玉門關,今稱爲石關峽。關外置縣曰玉門縣。《肅州新志》載:明置嘉峪關西麓,關以山得名。“宋、元以前,有關無城,聊備稽查”。即指石關峽而言。今俗稱黑山峽,形勢天險。《漢書》所謂“酒泉塞”即指此石關而言。

    東端的石峽,古稱嘉峪山口,即今酒泉城西南三十里的文殊山口,有通往祁連山卯來泉的大道,從此山口內穿過,也是歷代防守之要口。其東之山,俗稱鱉蓋山。山峽兩側,山石壁立,似爲數萬年前,洪水沖刷的斷崖,形勢頗爲險峻。峽內地形,逐漸向西南開闊,南北兩山,層巒疊嶂,溝壑深幽,清泉流水,林木蔥鬱,氣象十分清靜。又有道觀、梵寺,石窟隧洞,石徑、天橋,遍佈其間。徜徉其間,大有如臨仙境之感,怪不得此中觀祠那麼多,真是神佛、仙道棲息修煉之所。這些自然勝景,構成一處天然美麗的峽谷,自古稱之爲美峽,或“嘉峽”,其山亦名嘉峪山,以其山中有美峽之故。

    今人皆稱其爲文殊山,乃因山峽中有文殊菩薩殿,修造已經年遠,自元末泰定初年,蒙古皇系察合臺一支遊歷於河西,其皇太子喃答失重修文殊寺之後,影響極大,男女士庶莫不前來景仰奉祀。延至明、清、民國相繼,肅州遠近數百里之內,各族善男信女,每逢朔望,特別是農曆四月初一至初八日,連續八天,文殊山有佛道盛會,四鄉八堡、山澤草原,各宗教會堂、工農商學,鹹來朝山拜斗。有求佛攀道,了願、算命、乞求兒女、寄託情偶者,各有所施,各有所求。或燒香佈施,或虔誠修廟,或獻匾獻戲以示虔誠。藏民則大念黃經、又有頭戴牛頭馬面,扮成天神夜叉、羣跳“護法”之神舞。整個山寺,人山人海,香菸繚繞,鼓樂齊鳴。尤其文殊菩薩殿,金碧輝煌,“最有靈驗”,深得衆人信仰。

    有詩爲證:塞上暮春天氣晴,紅桃綠柳正相迎;城西腳步城南路,遠足文殊結伴行。

    又云:如雲遊客趁春晴,高轂牛車款款行;戈壁茫茫行欲盡,紅山一抹眼前橫。

    後世的文殊山洞窟,我還是喜歡稱之爲嘉峪山石窟。這些石窟洞窟依山勢開鑿於前山和後山的崖壁上,分佈於南北1.5公里、東西2.5公里的範圍內。現存窟龕100多個,其中有早期中心柱窟8座,禪窟1座,窟前寺院遺址28處。明、清兩代喇嘛教盛行,同時還有道教也以嘉峪山爲聖地,以致多數的洞窟都加建窟廊或殿堂。據調查,嘉峪山共有大小寺觀三十多所:屬於道教者約佔三分之二,佛教廟宇僅有千佛樓、觀音閣、地藏寺、文殊寺,睡佛寺等十數處。

    其實,關於嘉峪山居人的最早記錄,是大約東晉明帝太寧年間(公元323--326),即前涼張駿太元元至三年間。敦煌人宋纖,遊學酒泉,見嘉峪山有山川林木之勝,峽谷流泉之美,欣然留住。於是,依崖鑿壁,修石窟,建草堂,隱居此山,苦研經史,修德養性,從事著作。此間收納弟子百數十人,講學其間,前後於此數十年。據說共教出弟子三千餘人,時人稱之爲隱士。

    《晉書》載曰:“宋纖,字令艾,敦煌效穀人也。少有遠操,沈靖不與世交,隱居於酒泉南山。明究經緯,弟子受業三千餘人。不應州郡辟命,惟與陰顒、齊好友善。張祚時,太守楊宣畫其象於閣上;出入視之,作頌曰:‘爲枕何石?爲瀨何流?身不可見,名不可求。’酒泉太守馬岌,高尚之士也。具威儀,鳴鐃鼓,造焉。纖高樓重閣,距而不見。岌嘆曰:‘名可聞而身不可見,德可仰而形不可睹,吾而今而後知先生人中之龍也。’銘詩於石壁曰:‘丹崖百丈,青壁萬尋。奇木蓊鬱,蔚若鄧林。其人如玉,維國之琛。室邇人遐,實勞我心。’

    纖注《論語》,及爲詩頌數萬言。年八十,篤學不倦。張祚後遣使者張興備禮 徵爲太子友,興逼喻甚切,纖喟然嘆曰:‘德非莊生,才非幹木,何取稽停明命!’ 遂隨興至姑臧。祚遣其太子太和以執友禮造之,纖稱疾不見,贈遺一皆不受。尋遷 太子太傅。頃之,上疏曰:‘臣受生方外,心慕太古。生不喜存,死不悲沒。素有遺屬,屬諸知識,在山投山,臨水投水,處澤露形,在人親土。聲聞書疏,勿告我家。今當命終,乞如素願。’遂不食而卒,時年八十二,諡曰玄虛先生。”【未完待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