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戰國風雲人物之名將篇 >匡章篇(4)
    北亡燕國

    休魚之戰、觀澤之戰,改變了中原的局勢。魏襄王嫁女去秦國聯姻,韓宣惠王送太子倉入秦爲質。唯獨趙武靈王有脾氣,不割地、不送人,和秦國一戰到底。楚國很安分,靜靜地發展。

    就在齊國覺得沒事可做的時候,北邊的鄰居燕國,又一次高調亮相:燕王噲禪讓。

    自從燕易王參與中原事物,不僅稱王,還與趙國、中山國,聯合抵抗齊國。燕王噲繼位後,加入中原諸侯伐秦。五國伐秦不克,不僅加劇了中原諸侯的局勢動盪,也加劇了燕國內政風波。

    燕太子平被送入齊國爲質,燕相子之,一步步架空燕王噲的權力,逼迫燕王噲搞禪讓。對於燕王噲禪讓的原因,我在《趙武靈王英雄傳》和《戰國風雲人物君王篇之燕昭王篇》講過,這裏就不提了。

    燕王噲禪讓,子之成爲新的燕王。爲了紀念這個老牌的諸侯國,子之也沒有更改國號,用和平的手段,結束了燕國七百多年的壽命。也可以說,子之是韓趙魏瓜分晉國、田氏取代姜齊之後,又一位取代國君權利,成爲諸侯的人。

    誰能想到,燕國積極參與中原事物,稱王合縱,卻沒想到歷經兩代人燕易王、燕王噲,卻被子之取代。這就是公元前316年,戰國曆史上重大的事件:燕王噲禪讓。

    子之取代燕國的過程是充滿和平,但,他成爲燕王,大力改革,成爲了悲劇。

    我曾經在《戰國風雲人物君王篇》講過魏文侯、韓昭侯、秦孝公、齊威王變法改革,需要兩大因素。

    1、改革的環境:外無戰事,內部穩定。

    2、改革的人才:魏文侯有李悝、韓昭侯有申不害、秦孝公有商鞅、齊威王有鄒忌和虞姬。

    這兩個要素,子之都沒有。胡亂改革,就會加劇國政動盪。子之新政改革,推行不久,就爆發了大規模的反抗運動。這些反對子之的人,聚在燕太子平的旗幟下。

    這場動亂,被歷史記載成爲子之之亂。

    這場動亂,導致燕國大亂,百姓恐懼。尤其是燕太子平和將軍市被與子之對戰,加劇了燕國國政動盪。這場動亂,子之獲勝,市被被殺,燕太子平逃亡無終山。

    燕國亂了,給了齊宣王插手燕國的機會,也給匡章提供了一個舞臺,建立功勳的機會。

    趁着燕國動亂,齊宣王做了以下準備。

    1、加緊備戰,出征燕國。

    2、號召諸侯匡扶正義:趙、齊、中山和戎狄是燕國的鄰居。趙國對戰秦國,無暇他顧。齊國和中山國聯合出兵,參加這次伐燕之舉。

    3、例舉子之的罪惡,得到燕國百姓的支持。

    當燕太子平和子之打得兩敗俱傷,齊宣王抓住機會,以匡章爲將,起五都之兵及北地之衆,打着匡扶正義的旗號,拯救燕國百姓,脫離水深火熱之中。

    匡章光榮成爲了這次任務的主將,他能交出一份答卷,不負君王,證明自己。

    接下來,看看匡章出色的表現。

    匡章率五都(臨淄、高唐、即墨、莒、平陸)之兵及北地之衆,討伐子之。由於匡章打出的旗號得當,再加上嚴肅軍紀,策略高明,還有中山國的配合,得到了燕國百姓簞食壺漿,以迎齊師。

    匡章伐燕,相當順利,創下了一個前無古人的記錄:不足六十日,攻破萬乘之國的國都。

    進入戰國以來,樂羊首開亡千乘之國的功勳。匡章首開,不足兩個月的時間,攻破萬乘之國燕國的國都薊城。燕國是戰國七雄,有七百多年的歷史,是老牌諸侯國。誰也沒想到,歷經子之之亂後,會被匡章所攻破。

    不足六十日,破萬乘之國的國都,這絕對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那麼,匡章爲什麼能夠創下這個令人驚歎的第一呢?

    有以下原因:

    1、匡章的個人軍事才華。

    2、齊國打出匡扶正義的旗號,爭取到了燕國百姓的支持。

    3、中山國也派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戰將:司馬稠。

    4、燕國曆經動亂,國力衰退。

    說到這裏,來介紹一下,參與伐燕的中山國名將:司馬稠。

    據殘存的史料記載,司馬稠是魏國人,不知道什麼原因流落到中山國,成爲中山恆公復國的功臣,也是中山恆公的宮衛大臣。及至中山釁王在位,司馬稠被任命爲顧命大臣,同時也是中山國國相。

    司馬稠任相期間,幹了幾件大事:

    1、內穩國政,外應諸侯。

    2、參與五國相王。

    3、聯燕、趙對抗齊國。

    燕王噲禪讓、子之之亂,司馬稠響應齊國的號召,出兵伐燕,也開創了一個記錄:以千乘之國攻破萬乘之國,開疆數百里。

    司馬稠因爲取得的軍功,不僅讓中山國名聲大噪,還得到周天子稱讚。司馬稠也因爲軍功,被中山釁王封爲藍諸君,其世代子孫,與中山國同在,永享富貴。當然,他的兒子司馬喜、孫子司馬子期,也留下了很多故事。大家有興趣去看《趙武靈王英雄傳之胡服騎射篇》,這裏就不多提。

    匡章沒費多大勁,攻破燕國,就會產生一個問題:如何治理。

    匡章身爲主將,打,很在行。但,下一步計劃,還是要齊宣王定奪。

    接下來,發生了一故事:齊宣王問政孟子。

    他們圍繞的主題,只有一個:王道與霸道。

    齊宣王選擇了霸道,趁機滅了燕國,將其視爲齊國的疆域。匡章成爲負責鎮守燕國、以及將燕國的鎮國之器和財寶,運回齊國。

    齊宣王沒有善待燕國百姓,又爆發了一次大規模的反抗運動。不僅如此,齊宣王的對手趙武靈王,也插手燕國內政,打出了一個旗號:平叛驅齊。

    趙武靈王沒有直接與齊宣王開戰,而是用了高明的手段:扶持燕昭王。

    趙武靈王有說韓宣惠王釋放在韓國爲質子的燕昭王歸國,並打出平叛驅齊的口號,與齊宣王相爭。從燕王噲、子之、燕太平、齊宣王、趙武靈王、韓宣惠王、燕昭王這些有作爲的人之間,展開了一場權利驅逐。

    爲什麼燕昭王會被趙武靈王扶持?爲什麼趙武靈王要插手燕國內政?爲什麼韓宣惠王要支持趙武靈王?這些問題,我在《君王系列》講過。

    這場權利博弈很精彩,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誰是螳螂,誰又是黃雀。然,負責鎮守燕國的重擔,落在匡章身上。

    此時,中原局勢又發生了重大變化。

    齊國和楚國,斷交。秦國伐楚國。韓、魏助秦伐楚。齊、宋助楚伐魏。再加上,燕國境內的燕、趙、齊、中山國等混戰。最終,引發了第三次中原大戰。

    齊國有兩個戰場:

    1、聯宋伐魏。

    2、燕國戰場。

    其中,燕國是主力戰場,匡章是重要的人物。因爲燕國境內有匡章,還有中山國助陣。齊國和趙國、燕國,不分伯仲,沒有分出勝負。隨着,中原局勢的改變。尤其是秦、楚議和。

    齊國伐燕,遭到了天下諸侯的進攻。

    因此,齊國又面臨兩個戰場:

    濮水之邊:齊國對戰韓、魏、秦、宋四國聯軍。

    燕國:齊國對戰燕、趙兩國聯軍。

    齊宣王輸得很慘,濮水之邊輸給了韓、魏、秦、宋四國聯軍。爲了迎戰諸侯,保衛臨淄。再加上中山國被趙國逼迫,不打招呼撤軍。戰場形成,又演變成了齊國對戰韓、趙、魏、秦、燕、宋五國聯軍。

    齊宣王不得不做出選擇:放棄燕國,保衛臨淄。

    匡章沒有選擇,只能撤軍歸國。這場亡燕之戰,從公元前314年---公元前312年,歷經三年,最終落下了帷幕。燕昭王用了三十年,戰戰兢兢的復國生涯,得樂毅才伐齊雪恥。這是後面的事情,放在《樂毅篇》重點講解。

    總之,匡章用了不足六十日亡燕,讓燕國的國力倒退了至少三十年。雖然,匡章沒能守住燕國。但,匡章亡燕、鎮守燕國,都表現很出色。大爭之世,風起雲涌,接下來,匡章又會有怎樣的表現?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