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戰國風雲人物之名將篇 >王翦篇(3)
    破薊城

    秦始皇亡韓並趙之後,一切都發生了變化。按照,秦國君臣制定亡諸侯的步驟,下一步該滅亡的諸侯:魏國。

    一個奇怪的現象發生了,秦國和燕國打起來了。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秦國沒亡魏,卻和燕國打起來,就要提及兩個人。

    第一個人是趙悼襄王的前太子公子嘉,另一個人是燕國的太子丹。

    先來說公子嘉。

    公子嘉的母親是誰,史料沒有記載。但,絕對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公子嘉也因此成爲了趙悼襄王立下的太子。然,天有不測風雲,趙悼襄王喜歡上了趙悼娼後,廢長立幼。

    公子嘉被廢,公子遷被立。

    趙悼襄王死後,公子遷,被立爲趙王,是爲趙王遷。公子嘉的待遇並不好,處處遭受打壓,甚至被囚禁。也可以說,公子嘉是個悲劇且充滿血性的人物。

    秦將王翦,用離間計除去李牧,攻破邯鄲,俘虜趙王遷。趙王遷的兄長,公子嘉不願降秦,帶領宗室和可戰的軍力向北逃亡。

    王翦好不容易把趙國打趴下,怎能允許趙國還有抵抗的力量,東山再起。一個現象出現了,公子嘉往北跑,王翦後面追。

    公子嘉逃跑的方向,只有一個代郡。

    爲什麼公子嘉要往代郡跑?

    這就要涉及一個問題,趙國的三都制度:邯鄲、晉陽、代郡。

    晉陽是趙國的龍興之地,趙襄子也是倚靠晉陽城的堅固,擊敗強大的知氏,守住了趙氏基業。邯鄲是趙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也是趙國的國都,更是趙國應對中原諸侯的地方。代郡是趙襄子滅代之後,開拓的一塊疆土,也是應對燕國、北胡最重要的一個軍事重地。

    如今的趙國,晉陽落到秦國手中,邯鄲被破。雲中、雁門,失守。趙國還沒淪陷的疆域,只有代郡。公子嘉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往北跑,前往代郡,等待時機,東山再起。

    趙氏的生命力很頑強,也很能打。再加上代郡,城高池闊,軍備完善,甲兵數萬,糧草充足,是有機會翻盤。公子嘉逃到代郡,被擁立爲王。由於要和趙王遷區別,稱爲代王。

    王翦也是意識到這一點,不給趙氏死灰復燃的機會,故而,窮追不捨,徹底掃蕩趙軍的殘餘勢力。

    代郡和邯鄲,隔了一箇中山國(被趙武靈王滅,有八百里,並修馳道,打通代郡和邯鄲之間的交通要道),地勢複雜。公子嘉利用手中的地圖,逃到了代郡,並派人守住重要關口。

    秦軍沒有地圖,一路往北,沒追到公子嘉,也沒找到代郡,卻追到了燕、趙邊界上。

    王翦見狀,下令安營紮寨。一路往北追,也累得夠嗆。

    秦軍主力駐紮在燕國南境和趙國北境交界地區,這個信號,對燕國來說,不是好的信號。

    秦國先滅韓國,再破邯鄲。秦國下一個攻擊的對象是誰?

    接着再來說,第二個人燕太子丹。

    燕太子丹的人生更加悲慘,他雖是燕王喜的兒子,燕國的太子。但,先被送去趙國爲質,認識了童年的秦始皇。隨後,又被送去秦國爲質,卻被秦始皇奚落。

    燕太子丹趁着秦國亡韓並趙,離開秦國,逃回燕國。

    爲了與秦始皇誓不兩立,伐秦雪恥,燕太子丹做了一件事:收留秦國的叛將,這個人被稱爲樊於期。

    秦國亡韓並趙,大軍抵達燕趙邊境,燕國朝臣會怎麼想。尤其是燕太子丹收留了秦國叛將樊於期,有被討伐的藉口。燕國君臣,認爲秦國下一步要滅亡的諸侯是燕國。

    此時,燕國的王是燕王喜,於公元前254年繼位。

    燕王喜繼位後,沒幹別的事情,就愛找趙國的麻煩,且發動了兩次大舉南下:

    1、燕王喜四年(公元前251年),以燕相慄腹、卿秦、昌國君樂間伐趙。

    2、燕王喜十二年(公元前243年)趁着趙悼襄王繼位,趕走了兩大名將(廉頗、樂乘),以劇辛爲將伐趙。

    結果:燕國被趙國吊打,丟城失地。

    秦國大兵壓境,燕國君臣爲了避免淪爲韓、趙被滅的命運,也積極動員起來。這就有了一個流傳千古的刺客故事:荊軻刺秦。

    在燕太子丹看來,只要刺殺了秦始皇。秦國國內局勢動盪,就會大亂。諸侯伺機而動,韓、趙也會復國。只要沒有秦始皇,就不會有戰爭。只要刺殺了秦始皇,戰爭就會結束,天下秩序安定。

    至於燕太子丹爲什麼要選擇刺秦?又爲什麼會收留秦國叛將樊於期?刺秦人物爲什麼選擇荊軻?我在《戰國風雲人物之君王篇》之《秦始皇篇》用了大量文字,這裏就不多說。

    因爲燕太子的反擊,以荊軻刺秦。最終,惹怒了秦始皇。憤怒的秦始皇,更改亡諸侯的順序,放過了魏國,命王翦北上亡燕。

    公元前228年,秦始皇剛滅了趙,又將亡諸侯之劍指向了燕國。

    燕王喜從公元前251年---公元前229年,都在找趙國的麻煩。隨着,秦國大兵壓境。燕、趙冰釋前嫌,結爲同盟,共同迎戰秦軍。

    燕國多次被孱弱的趙國吊打,秦國滅了趙國,自然看不起燕國。但,王翦身爲名將,沒有犯輕敵的錯誤。爲了打好這一仗,擊潰燕、趙聯軍,也周密部署。

    這就是戰國曆史上,有名的戰役:易水之戰。

    先來介紹一下,易水之戰的基本情況。

    時間:公元前228年。

    交戰國:秦國對戰燕趙(代郡)。

    國君:秦始皇、燕王喜、代王嘉。

    主將:秦王翦,燕趙沒記載,燕、代兩軍最高的指揮官:代王嘉、燕太子丹。

    戰績:王翦伐趙取九城、除掉李牧、破邯鄲;燕國最近二十年沒有打過勝仗,趙國邯鄲剛被攻破,只剩下代郡。

    從這份簡歷來看,秦國贏的機會要大些。畢竟,王翦剛除掉李牧,攻破邯鄲,戰功赫赫。燕王喜繼位後,就沒有取得一份顯赫的成績,相反,總是被孱弱的趙國吊打。代王嘉手中只有一個代郡,也無顯赫的名將。

    那麼,王翦是如何對戰燕、代兩軍,打好易水之戰?

    太史公留下了一句話:荊軻刺秦,王怒,使王翦、辛勝攻燕。燕、代發兵擊秦軍,秦軍破燕易水之西。

    從上面這句話,給出了三個信息:

    1、秦始皇伐燕的原因:荊軻刺秦。

    2、秦國的主將:王翦、辛勝。

    3、戰爭結果:秦勝,燕代敗。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