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戰國風雲人物之名將篇 >王翦篇(2)
    破邯鄲

    王翦伐趙,首場秀表現很出色。他用戰績,不僅證明了自己軍事能力,還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按照劇情發展,王翦再接再厲,繼續建立大功,成爲一名顯赫的戰將。

    然,一個奇怪的現象發生了。

    公元前236年---公元前229年,八年後,王翦才登上歷史舞臺,這是怎麼一回事?

    我想,有以下原因:

    1、王翦雖建大功,證明自己很猛。但,資質威望,還不夠,尚未迎來屬於他的時代。

    2、秦國還有很多老將,比如楊端和、桓齮,威望蓋住了王翦。

    也有可能,王翦在鎮守打下的城池,分身乏術。或許,王翦有攻伐諸侯的事蹟,由於史料殘缺,被淹沒了。

    簡單說,王翦伐趙,取九城。過了八年,再次出現在名將的舞臺上。雖然,這八年沒有記載有關王翦的事蹟,但,王翦歸來,絕對承擔起這四個字:將星歸來。

    也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悄悄發光,驚豔全場。

    那麼,這八年,王翦沒有蹤跡。這八年,秦國發生了幾件事?

    1、折損了一名戰功赫赫的名將:桓齮。

    2、誕生了首位滅諸侯的名將:內史騰。

    公元前236年到公元前231年,秦國的戰略目標:伐趙。

    秦、趙之間打了數仗,主將是桓齮。有勝利,也有慘敗。

    先來看秦國的勝利,一戰斬殺趙國十萬將士,先後攻佔平陽、武城、狼孟等地,趙國漳河流域以西、雲中、雁門,成爲秦國的領土。

    再來看秦國的慘敗,宜陽、肥下之戰,折損近十萬將士,桓齮戰敗,下落不明。番吾之戰,秦軍北路軍被擊敗,南路軍撤退。因爲兩次慘敗,秦國的戰略方針也發生了變化:轉而攻韓伐魏。

    韓魏不是秦國的對手,皆幹了一件事:割地。

    魏景憨王獻地,秦國設置爲麗邑;韓王安割南陽,秦國以內史騰接管。秦國不用打就得到了百里疆域,還欺壓韓魏。

    公元前230年,這是歷史值得記錄的重要時刻。

    這一年,秦國開啓了亡諸侯,兼併六國,一統天下的第一戰:亡韓。

    內史騰成爲秦始皇一統六國,第一個開啓亡諸侯的人。亡韓,也讓內史騰的名字留在了歷史長河之中。對於內史騰是一個怎樣的人?爲什麼秦始皇會把亡韓的命令交給他?我在《戰國風雲人物君王篇》之《秦始皇》,講解了內史騰那些事。這裏就不多說了。

    總之,內史騰成爲秦始皇亡六國,滅諸侯第一人。也爲秦始皇一統天下,拉開帷幕。

    公元前229年,秦始皇發出了亡諸侯第二戰:滅趙。

    亡韓,秦始皇派出了內史騰。亡趙,秦始皇又會派出誰?

    太史公爲我們留下了一段話:秦始皇十八年,大興兵攻趙,王翦將上地,下井陘,端和將河內,羌瘣伐趙,端和圍邯鄲城。

    從上面這段話,得出幾個信息。

    1、秦始皇亡趙,派出了三個人:楊端和、王翦、羌瘣。

    2、大舉攻趙,說明調動了不少的軍隊。

    3、從三個方面同時進兵,目的地只有一個:趙國邯鄲。

    簡單說,秦始皇勢在滅趙,搞出了很大的動靜。不僅派出了能打的戰將,還兵分三路,軍力不低於三十萬。

    這裏有幾個問題:秦始皇爲什麼派出這三個人伐趙?秦始皇調動了多少軍隊?秦始皇爲什麼要搞出大的動靜,三路出擊,進兵邯鄲?

    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秦始皇爲什麼派出這三個人伐趙?

    楊端和伐魏攻趙,沒有敗績。據史料記載,楊端和在秦始皇時期,第一次出場是公元前238年,佔領魏國的垣邑、蒲陽、衍邑。?

    王翦第一次登場是公元前236年,攻趙。佔領趙國閼與,取九城。

    至於羌槐,在這之前,沒有什麼記錄的戰功。但,從後面的史料來看,破邯鄲,下趙中陽,屯兵中山,也是一位猛將。

    秦始皇之所以用這三個人原因:有軍功、信得過、很能打。

    此時,秦國能打的將領,留下名聲的不多。老的老,死的死,戰敗逃亡。秦始皇能用的人,且與趙國打過交道的人,這三位名列前茅。

    接下來回答第二個問題:秦始皇亡趙動用了多少軍隊。

    秦國亡韓,動用了十萬。趙國比韓國強,且兩次敗秦,還殲滅秦軍十萬。秦始皇亡趙,爲了穩妥,選擇優勢兵力,以多打少。按照李牧作戰方略,總會集中優勢兵力,攻秦弱的一方。秦國三路軍,軍力不等,容易被各個擊破。

    據保守估計,秦國動用了至少三十萬軍力。

    最後來回答第三個問題:秦始皇爲什麼搞出如此大的動靜?

    這個答案很好回答:誓在亡趙。

    然,趙國很強大,又有一個被稱爲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如果不是趙國常年與諸侯交戰,還有匈奴搗亂,拖垮了頑強的趙國。以及趙國發生地震,還鬧饑荒。秦始皇不一定會做出亡趙的命令。

    也可以說,秦始皇亡趙很謹慎,不敢大意。尤其是趙國有位很強的對手:李牧。

    當趙國發生地震、鬧饑荒,太史公給我們留下了這樣一句話:趙爲號,秦爲笑。以爲不信,視地之生毛。

    公元前229年,秦始皇以楊端和、王翦、羌瘣伐趙。趙孝成王以李牧、司馬尚抵禦秦軍。秦趙兩國大戰,拉開了序幕。那麼,王翦出征,能夠取得怎樣的成績?

    現在來看一下,秦趙兩國最後展開的大戰:邯鄲之戰。

    先來看一下,秦趙兩國基本情況。

    君主:秦始皇和趙王遷。

    主將:秦王翦、楊端、羌瘣;趙李牧、司馬尚。

    主將軍功:王翦伐趙取九城,楊端和伐魏攻趙;李牧北破匈奴,南敗秦軍。

    從這份簡歷來看,李牧南征北戰,作戰經驗豐富,軍功顯赫。有李牧在,秦國不好打。但,李牧有很多劣勢,兵少將寡,缺糧少錢,主君年少,佞臣當政。

    王翦根據敵我雙方實力,制定出了作戰計劃:拖垮趙國。

    於是,秦趙兩國,展開了拉鋸戰,持久戰。

    不得不說,李牧無愧於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內外交困的情況下,打出了驕傲的成績:阻擋秦軍一年,不曾落下風。

    要亡趙國,就要除去李牧。這是秦國君臣得出的一個結論。

    秦國君臣,根據趙國劣勢,不僅展開了軍事進攻,還發動輿論戰,離間趙國君臣。一條針對李牧的計策,誕生了:離間計。

    歷史又上演了重複的一幕:趙國換將。

    長平之戰時,趙孝成王換下老將廉頗,導致長平慘敗。三十年後,其曾孫趙王遷,也在邯鄲之戰,換下李牧。甚至,趙王遷比他曾祖父更勝一籌,在郭開等人的助攻下,冤殺李牧。

    李牧死了,痛哭的是趙國百姓,寒心的是趙國將士,高興的是秦國君臣。

    王翦用計除掉李牧這個強大的對手,對趙國發動猛烈攻擊,一戰攻破趙軍主力,佔領邯鄲,俘降趙王遷。只有趙悼襄王的兒子公子嘉,帶領少數人突破重圍,前往代地,繼續抗秦。

    李牧之死,誰負責?我在《李牧篇》,重點介紹了,這裏就不多說了。

    那麼,這裏有個經常被人提及的話題,李牧和王翦誰更厲害?

    李牧是進可攻退可守,戰術靈活,超能戰,又能打。這時候的王翦,硬拼是打不贏李牧。

    所以,面對強大的對手,王翦做了以下戰略部署:

    1、持久、消耗戰。

    王翦利用秦國的優勢,針對趙國的劣勢,拖垮趙國。

    2、用離間計除掉對手李牧。

    正面大舉進攻,側面打輿論戰。

    王翦用兵也是有一套,他沒有因爲兵多將廣,糧草充足犯下致命的錯誤:驕兵。

    相反,王翦沒有小看對手,用兵謹慎。在多方面優勢情況下,他選擇了一種‘穩’的戰術。也可以說,王翦面對比自己強的對手,具備名將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過硬的抗壓能力。

    能夠與李牧這等良將對戰,不落敗就已經足夠驕傲。王翦雖比不上李牧,但,他用計,除掉了李牧。

    雖然,李牧是死在趙國君臣手裏。但,是王翦的離間計,成爲李牧死的最直接原因。王翦這種除掉對手的方式,證明了他打不過李牧。同時面對困難,他能想辦法除掉比自己強的對手,坦然面對自己的劣勢,這份勇氣值得讚許。

    王翦和李牧對戰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

    面對比自己強大的對手,小心應對,還要動腦想辦法。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解決問題,有多種方式,不要拘泥,敢於打破常規。

    就像王翦,沒有正面擊垮李牧。但,他攻破邯鄲。

    邯鄲城從公元前386年---公元前228年,歷經一百五十九年,八代君主(趙烈侯、趙成侯、趙肅侯、趙武靈王、趙惠文王、趙孝成王、趙悼襄王、趙王遷)的建設,固若金湯。

    無論是趙成侯晚年的邯鄲之難(魏惠王伐趙),還是趙孝成王時期的邯鄲保衛戰(秦昭襄王伐趙),最終在王翦手中,被終結了生命。

    邯鄲被破,象徵着嬴姓趙氏建立的趙國,熬了一百七十六年(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8年)的政權,被王翦所滅,淡出了戰國的歷史舞臺。

    李牧凋零,王翦興起。王翦也成爲戰國四大名將最後一個出場的人。

    破邯鄲,成爲王翦舉世驕傲的戰績。那麼,王翦還會留下怎樣的故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