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三國之漢室再興 >第357章 深根固本
    書房內,劉和只招呼了荀彧和郭嘉,這次事關天子歸屬,要謹慎對待。

    三人煮茶議事,劉和言道:“劉備胸藏大志,蟄伏南陽,招納四方豪傑,如今帶兵入關,與馬騰聯手,李傕、郭汜之流非其對手,若得關中,奉天子以令諸侯,吾等該如何應對?”

    荀彧言道:“今天子年幼,雖朱儁等在朝輔佐,實被賊人挾持,危機四伏,若天子有難,則天下人人稱王,百姓不寧,今得忠賢之臣勤王救難,實乃漢室之幸。”

    劉和微微蹙眉,端起茶杯藉故喝茶,並沒有說話,荀彧這話怎麼有胳膊肘往外拐的意思,既然他如此擁護天子,又怎麼會辭官離朝?

    卻見郭嘉笑道:“文若言之有理,如今雖天下大亂,諸侯並起,然天子在朝,則大漢尚存。生逢亂世,當蓄養實力以觀天下之變,將軍只管安保大漢疆土,以孚人望,只要人心思漢,必能成中興之功。”

    劉和蹙眉道:“若劉備於長安輔佐天子,如董卓之時召吾等入朝,該如何是好?”

    荀彧答道:“自古以來,天下唯有德者居之,今將軍保四州之地,護佑數百萬百姓,深得人心,河北非將軍不能鎮守。劉備縱有此心,朝中文武豈無見識?若河北再亂,則江山傾覆,胡人南下,劉備若抗命強行徵召,則有僭越矯詔之嫌,將軍又何必遵從?”

    郭嘉點頭道:“正是如此,天下未平,諸侯自保一方,能爲則全力匡扶王室,不能爲則歸心百姓,若四方生心,如秦末之亂,非漢室之幸也!”

    “二位言之有理,當務之急,還是隻好眼下之事。”劉和心中一嘆,終於明白了這個道理,自己還是受歷史影響太大,過於忌憚劉備。

    本以爲他在南陽會被劉表壓制,沒想到居然去了長安,今後的局勢又將大不相同,但劉備和曹操的處境可能會極爲相似。

    雖然劉備口口聲聲說有匡扶漢室之志,但真到了天子身邊,恐怕也不會完全聽命於他,畢竟劉協年幼,而朝中的那些大臣還是前朝舊臣,依然固執死板,不但不能幫劉備平定天下,反而還會有阻礙作用。

    這個局面就和曹操迎接天子之後相似,只要朝中稍有怨言,劉和就可以不承認天子詔書,同樣給劉備安一個權臣的名號,其他諸侯不想被劉備控制,也會全力贊同。

    劉和剛纔過於着急,首先是忌憚劉備忽然得了有利條件,其次是此舉完全打亂了他的計劃,原本想在河內迎接天子,現在看來可能機會渺茫了。

    當自己的歷史依據出現偏差的時候,荀彧和郭嘉等人的智慧依舊未變,他們還是能從混亂的局勢中做出正確的判斷,這就是謀士的重要性。

    這兩人之間似乎很有默契,或許是極聰明的人大多見識也都一致,說話都是一點即通,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英雄所見略同。

    劉和此時恢復了冷靜,也明白了荀彧的意思,雖說目前天下已經大亂,但大漢的旗幟還在,這就保證了官府的正統性。

    如今只有諸侯各霸一方,其他人還不敢有非分之想,一旦有自立或者叛亂者,都被視爲反賊打壓,所以黃巾軍、黑山軍、青州的張舉、長沙的區星等,不但不得人心,還會被視爲首要打壓的對象。

    所以在局勢不明的情況下,天子還不能有意外,否則天下人人稱王,個個自立,將會導致大漢徹底崩盤,劉和的這個身份優勢就會被大大削弱。

    荀彧又道:“將軍素有濟天下之志,心存王室,首倡義兵,分遣將帥御難於外,義士存本百姓感恩,誠此時,當據山河之固廣佈恩信,扶弘義以收英傑。

    待克復中原,天下歸心,重修宗廟於洛邑,出函谷西迎大駕,天下莫敢不從,當此之時,劉備豈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阻天子東歸乎?”

    郭嘉笑道:“所以眼下之事,將軍還當外結英雄,內修農戰,早日克復中原,若關東之地皆爲將軍所有,一呼百應,衆望所歸,又何懼劉備?”

    劉和此時心中已定,兩人雖然講了一番大道理,但言辭之間還是以劉和爲主,天子只是個旗號,說到底還是要看誰的拳頭硬,威望高。

    如果將來能收服關中之地,佔據半壁江山,人心威望都在自己手裏,再修復洛陽宮室,迎接天子東歸,劉備如果放人,他也就威脅不大,如果不放人,便以權臣出兵討伐。

    只要輿論掌控得當,人心所向,到頭來劉備可會從皇叔轉變爲漢賊!

    所以劉和現在要做的,就是儘快提升實力,這纔是當務之急。

    如果換做個人來講,就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一切自會水到渠成。

    想到此處,劉和端起茶杯,對二人說道:“如今徐榮已到河內,沿河拒守,安保境內,使百姓歸心悅服,伺機進取河東,文若以爲如何?”

    荀彧言道:“河內有山河之固,徐將軍文武備足,雖不比昔日寇恂委大任駕御百姓,然杜襲、司馬朗足以補其所不能,然河內當以休戰農事爲主,將軍當以青州、中原爲重。”

    郭嘉也點頭道:“河東有張濟統領西涼數萬大軍,此時不必與之爲敵,待李傕、郭汜破滅,則張濟西無所歸,去無所依,而將軍與其侄張繡師出同門,屆時遣使順說,或能一紙而定。”

    劉和笑道:“好,如此說來,還是先早些收取青州,守河北以爲根本,再平定中原,修復洛陽西迎天子。”

    荀彧點頭道:“昔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以深根固本,錢糧足備而制天下,如此則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縱使雖有困敗,亦能重振旗鼓,終濟大業。”

    劉和大笑道:“文若之言有理,只要我家底夠雄厚,就不怕和他們打消耗。”

    不禁想起了袁紹和曹操,這兩人都如荀彧所說,輝煌一時之後有些飄了,吃了大敗仗。

    袁紹在官渡之戰大敗,如果不是因爲性格問題和內部矛盾,其實還有一戰之力,而曹操在赤壁之戰大敗而歸,卻對北方毫無影響。

    孫劉兩家聯盟依然撼動不了曹家,這就是家底雄厚的緣故,縱然有諸葛亮智計百出,周瑜統兵有方,最終還是被耗死。

    所以只要資源充足,就能承擔更大的風險,誰也不能保證百戰百勝,深根固本就是爲了提高容錯率。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