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三國之漢室再興 >第356章 河北發展大計
    鄴城內,劉和聽李孚說起袁紹到魏郡前後種種,方知此人爲達目的不擇手段,剛愎自用,雖說被逢紀和郭圖坑的不淺,但最主要的還是咎由自取。

    對於袁紹的死,劉和只有一絲對古人諸侯的憐憫,卻沒有半分同情,那些跟隨他死在太行山中的士兵,還有這魏郡受難和因戰爭而死的百姓,都是因袁紹而起。

    雖然袁紹身敗名裂,甚至被從族譜上除名,但三個兒子卻活了下來,相比於歷史上直接斷絕後代,不知袁紹九泉之下作何感想。

    袁紹敗亡之後,整個冀州已經全部平定,河北只剩青州之地,劉和與衆人商議接下來的發展大計。

    要征戰中原,後方的錢糧至關重要,劉和打算趁此機會,從政事、律法、土地等方面全面改制,重修律法和修築河道只是其中之一。

    太大的變革暫時還不好嘗試,劉和乾脆以光武中興的模板來做,取其長處加以調整使用,如釋放奴婢、刑徒,薄賦斂,省刑法,與民休息。

    再次重申推行度田制,重新丈量土地,覈實戶口,當下的局面和東漢初期豪強並立的局面頗爲相似,土地兼併十分嚴重,甚至威脅皇權,趁戰亂和遷徙改革是最佳的契機。

    有前車之鑑,光武之名,這推行政策的阻力就會小很多,至於那些會產生不滿的豪族和世家,劉和也顧不上許多了。

    度田制的推行交由性情剛直的田豐負責,由顧雍、賈逵和荀衍輔助。

    荀衍是荀彧三兄,雖是荀家弟子,但頗有武力,劉和派他三千從軍中退下來的士兵協助地方稽查,專門用來對付這些豪族鬧事。

    當然劉和也不想將局面搞得太僵,畢竟整頓世家豪族會影響民心,便讓甄家、顏家和崔家帶頭,主動配合政令,其他人見風使舵,自然也就會收斂許多。

    與此同時,劉和在與荀彧、郭嘉、劉曄等人再三討論之後,將軍政中心設在鄴城,這和當年曹操統一河北之後,將軍政中心及家屬從許都遷到鄴城的做法一致。

    綜合考慮來看,鄴城的確是一處樞紐要地,位於華北平原道路衝要,既能北經邯鄲至薊城,又能過滏口穿越太行山到幷州。

    而周圍地勢平坦,通達四方,車馬十分方便,更讓劉和看好的,還是漳、洹諸水環繞,水路交通方便,等運河開通之後,整個河北的物資流通,錢糧運輸,都可以通過水路來實現。

    當然另一個地理上的重要原因,就是鄴城更接近中原,便於從河北直接發兵,一旦要用兵,大軍一日便可抵達黎陽。

    取下鄴城之後,劉和已命總督精兵,往內黃沿河布兵,有于禁、高順、華雄各守城池,先保證冀州安定

    有程普和于禁二人練兵,高順、華雄爲大將,劉和對沿河的防線十分放心,哪怕是曹操來進攻,也有一戰之力。

    除此之外,鄴城的建設在文化方面也不能落後,新建臨漳學宮培養人才,銅雀臺招賢納士,當然這個銅雀臺與曹操所造的大不相同,只是取名相同而已。

    其外酒廠、印刷廠、傢俱廠等也都會陸續建造,從幽州調派工匠前來運作,另有一座祕密軍工廠,就設在涉縣的黑山軍巢穴。

    表面上是留給張燕訓練飛行軍,實則在山腹內研發兵器,這裏木材自然不缺,而且鐵礦、煤礦都十分充足,就地取材研發兵器再適合不過。

    衆人正在地圖上規劃河道之時,士兵來報,崔烈之子崔鈞求見,劉和知道崔烈在董卓死後拜城門校尉,又因西涼軍反攻長安,與太常種拂等人死於戰亂之中,不知崔鈞前來做什麼。

    這崔鈞字州平,按照歷史進程他應該是去了南陽,與徐庶等成爲諸葛四友,大概是因爲當年袁紹正與公孫瓚在河北大戰,故而去了荊州,如今冀州平定,便迴轉家中。

    劉和接見崔鈞,見此人身形修長,略顯消瘦,滿臉風塵悲慼之色,顯然自長安一路來,吃了不少苦。

    見禮之後,崔鈞言道:“呂布不敵西涼軍,敗逃出長安,吾隨軍至關東,本指望他能爲父報仇,誰知此人剛而無禮,往投袁術而去。在下聞劉將軍有興漢討逆之志,兵力威盛,特來相投,以期能除賊報仇,爲國家效命。”

    呂布果然還是逃到中原來了,只可惜袁術不會接納,而袁紹已經敗亡,兗州還在劉岱之手,沒有陳宮等人的反叛,不知他下一站會去往哪裏。

    心中念頭一閃而過,劉和笑道:“先生曾爲西河太守,頗有政績,如今正好要整頓政事,博陵崔氏無人牽頭,先生可助我說服族人,放下私利,以國家大事爲重。”

    “族中之事,在下自會親自去說!”崔鈞抱拳答應,又取出本書獻上,言道:“此乃叔父崔寔所著《四民月令》,詳記每月莊園事務計劃,聽聞將軍廣開屯田,此書可做借鑑。”

    “此書來得正好!”劉和大喜,接過書籍翻看數頁,果然都是記載農事活動,笑道:“我正準備在鄴城周圍開發屯田,先生可有意指導?”

    崔鈞抱拳道:“鄴城山林幽岟,川澤回繚,土壤肥沃,將軍若廣開良田,必不下於督亢亭也,在下願意一試。”

    劉和當下拜崔鈞爲典農校尉,等他回家省親之後,便上任主持魏郡屯田之事,等到秋收之後,國淵也會從幽州前來指導,以期能夠事半功倍。

    這一日程昱派人前來稟告,淳于瓊帶兵逃到高唐境內,派人到公孫瓚處請降,公孫瓚大敗之後,備受挫折,聽說有人來投,又恢復了幾許信心:原來自己在河北還有威望。

    加之淳于瓊與袁紹相交甚厚,厭恨劉和也在情理之中,果然毫無懷疑,命淳于瓊進駐高唐一同防備冀州兵馬,麴義也在半路上帶兵混入亂軍之中,只等待時而動。

    正高興之時,忽然中原細作來報,劉備整頓人馬離了南陽,取武關兵進關中,到長安勤王去了。

    “壞菜了!”劉和大驚,趕緊找郭嘉等人商議。

    他萬萬想不到劉備竟會放棄南陽,另闢蹊徑直接去了長安,如果讓劉備挾天子而令諸侯,這張牌可比在曹操手中還要危險。

    但自己遠在河北,董卓早就佈下兵馬防備關東諸侯,河東有張濟、弘農有段煨,想和劉備搶人也是鞭長莫及。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