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三國之漢室再興 >第440章 數字密報
    曹操前往洛陽上任,劉和表諸葛瑾爲青州刺史,關羽爲徐州刺史,太史慈爲水軍大都督。

    由甘寧、周泰、蔣欽三人各領一支水軍,陳禹爲參軍,以鬱洲島爲基地訓練水軍,隨時準備南下。

    鎮守壽春的不二人選當然是曹仁,有滿寵爲軍師,還有張遼在合肥策應,可謂萬無一失。

    孫策攻打江夏遇挫,退兵柴桑,劉和倒希望他能轉攻淮南,最好派孫權帶兵來,也給張遼一個表現的機會。

    除了分派各地的官員之外,其他人暫時返回鄴城,此時西涼也傳來消息,馬超在攻破金城,又在冀城大敗韓遂,一直追殺至湟中,聯合羌人將其斬殺,自此在西涼威名大振。

    此時的馬超與歷史上相比更加強大,有馬騰做後盾,又有田豫爲參軍,對手也不再是曹操這樣的高手,打仗可謂是一往無前,勇不可當。

    各路戰事都比較順利,唯獨劉備這一路,自長安出兵,到陳倉之後,三個月過去,遲遲攻不下陽平關,有徐庶爲軍事,竟收拾不了一個張魯,實在讓人有些費解。

    雖說劉備現在的戰力沒有了關張略打折扣,但也有魏延、文聘、李嚴這樣的大將,對付張魯綽綽有餘,本以爲他這一路最容易,結果卻毫無進展。

    郭嘉笑道:“非是劉備攻不下陽平關,而是不肯盡心用力罷了,其僅有長安一地,一旦出進陽平關,若將軍發兵攻打長安,其將進退維谷,一敗塗地。”

    劉和嘆道:“原來劉玄德對我還是懷有戒心,擔心老巢不保,若不趁張魯立足未穩平定漢中,久必爲患,這該如何是好?”

    郭嘉言道:“這倒簡單,劉璋與張魯本就有仇,將軍可詔命劉璋自益州出兵,同時將馬超加官進爵,命他自天水取漢中,兩路兵出,劉備必會全力以赴以取漢中。”

    劉和大笑道:“此計甚妙,劉備既想佔領長安,又覬覦漢中,若見有人爭搶,自然不甘落後,若被人佔去漢中,則關中大計徹底泡湯,再無能爲也!”

    二人稍作商議,劉和馬上上表封馬超爲伏波將軍、董亭候,命其領兵取漢中討伐張魯,同時也向劉璋下詔出兵策應,三路齊出攻打漢中。

    正準備派人傳旨之時,忽然范陽送來密報,程昱拿着一張兩指來寬的指頭,眉頭緊皺來找劉和,說上面文字古怪,不知何意。

    劉和展開一看,不由大笑起來,這張紙條上面寫着一串數字,正是諸葛亮發來的最新密報,程昱他們連數字都沒見過,更不要說破譯了。

    “這可是我軍中最高機密,此等密文,唯有孔明一人能看得懂。”

    劉和很是得意,向郭嘉等人搖晃着紙條,就那麼放在桌上,也不怕他們看到,轉身從書架上取下一本剛剛刊印出來的《史記》。

    郭嘉等人都十分好奇,圍上來看着一串數字,問道:“就這幾個古怪的符號,便能從書中找出消息來?”

    “那是自然!”劉和很是得意,翻着書不自覺哼起了那個世界幾乎快要忘卻的小調。

    這可是劉和來到這個世界之後,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而且是他一手培養諸葛亮,和孔明共享的祕密,想起來就覺得激動。

    “唔……”劉和翻着書頁對比頁碼和字序,向幾人介紹道:“這幾個連在一起,第一個是‘速’字。”

    其實這是後世最簡單的密碼消息,但在這個時代就顯得十分神祕了,而且數字這個東西連西方都還沒發明出來,這世上根本沒有人能夠破譯。

    “第二個字麼……‘盧’。”

    “第三個……‘回’。”

    “將軍,你這消息是否準確,這三個字連起來,大大不通啊!”

    郭嘉看劉和隨意地翻着書,就在紙上寫下一個字,表示深深的懷疑。

    “先等我破譯完啊!”劉和翻了個白眼,繼續覈對暗號上的幾個字,剩下的分別是“公、奔、病、喪、逝。”

    “嘶……”幾個字寫在紙上,劉和也愣住了,笑容僵在了臉上,這完全是狗屁不通啊,嘀咕道:“這怎麼回事?難道搞錯了?”

    “咦?”程昱正好站在劉和的右手,忽然看出了端倪,將紙條豎過來,念道:“盧公病逝……速回奔喪!”

    “什麼?”劉和手一顫,筆掉在了桌上,將紙條轉過來看,果然是這幾個字。

    “哈哈——呃咳咳咳——”

    郭嘉本想大笑,卻又覺得這個消息不該笑出來,捂着嘴漲紅了臉,忍得很辛苦。

    “好你個諸葛亮,報喪用得着搞密報嗎?”劉和氣得咬牙切齒。

    剛纔他翻譯那幾個字,是橫着寫在紙上,讀起來不通順,但從程昱那個角度看,卻正好能連起來。

    本來想好好炫耀一番自己這個新發明,沒想到第一封信竟是報喪的,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咳咳,看來這密保還需要完善一下,”劉和掩飾着尷尬,將紙條團在手中,狠狠地扔進紙簍裏,對還在偷笑的郭嘉招手道:“走吧,回范陽!”

    盧植雖然病逝,但他已經臥病半年之久,加上年歲已高,屬於壽終正寢,大家早有心理準備,也不會過度悲傷。

    反而盧植後半生諸多心願已了,又親自說服公孫瓚歸順,此生再沒有什麼遺憾,能夠安度晚年,又看到漢室中興有望,對他來說就是最好的結局。

    聽聞盧植病逝,蔡邕等人都慨然長嘆,他們年歲已大,加上天寒地凍,無法長途跋涉再去靈前祭奠,各自寫了祭文,由劉和帶着前往范陽。

    日夜兼程趕到范陽,在靈前祭拜之後,盧俊拿出一封遺書,既不是給盧家的,也不是給劉和的,竟是寫給劉備的。

    原來盧植從公孫瓚身上想到了劉備的結局,如今的劉和佔據半壁江山,基本已經無人可敵,劉備作爲他另一個得意門生,盧植不想看到他與公孫瓚一樣,不識時務頑抗到底。

    劉和沒想到老爺子到最後還在爲大漢着想,果然曾經站在巔峯的人,做事情高度和遠見就是不同凡響。

    大勢所趨,再加上盧植的這封遺書,劉和對勸降劉備,更多了幾分把握。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