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風流 >第811章 慎之又慎
    離開峴港,再次進入茫茫大海。船隊開始了漫漫征程。

    大明護國公張延齡的臉上神情也隨着船隊的深入南海而逐漸變得嚴肅起來。

    總體而言,張延齡是個風趣幽默且隨和之人。有山崩於前不動於色的定力。你很少能從他的神情上看到慌張和焦慮。但是,無敵艦隊衆將領卻逐漸感受到了國公爺神情的壓抑,以及內心的焦灼。

    這一切也在船隊離開峴港之後數日,張延齡下達的命令中得以體現。

    離開峴港後數日,張延齡便下達了一連串的軍令。要求所有的戰船保持戰備狀態,所有的將士保持高度戒備狀態。

    白日警戒登高望遠,警戒瞭望的士兵也配備了極爲珍貴的最高級的千里鏡。天氣晴好時可在桅杆上觀察方圓三十多裏的海面上的動靜。

    夜晚從天黑之後,一律進行燈火管制。絕不準有任何人違背紀律,暴露船隊蹤跡。

    一名親衛因爲夜裏起來小解點了火摺子,恰好被張延齡看到。當即甩了他十鞭子,打的皮開肉綻。這還是看在那親衛平日勤勉盡力的份上。

    張延齡自己臉上的笑容也逐漸稀少。數日盯着船廳的海圖,拿着羅盤計算航行方位和距離。給人一種如臨大敵之感。

    這種種措施和張延齡的情緒顯然也影響到了艦隊上下官兵。整個艦隊陷入了一種沉默和緊張之中。

    張延齡倒不是故意如此,他是真的頗爲緊張。之前他便說過,對於和佛郎機人的海上作戰,他並無絕對勝算。那說的也是大實話。

    之前的戰鬥雖然順利,但是那是小股佛郎機戰船。從戰船和火器上,己方都是碾壓對手。其實算不得真正的考驗。而真正的考驗其實是在接下來的大戰。

    占城峴港一戰之後,張延齡明白,消息肯定已經送出去了。位於滿剌加的佛郎機國東方艦隊定然已經得到了消息。之前所計劃的各個擊破,最終決戰的策略顯然已經破產。

    一旦消息送達東方艦隊佛郎機國指揮官手中,那麼對方必然已經開始組織戰船,準備迎戰了。

    對方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艦隊北上,前來複仇決戰。一種是在滿剌加海峽守株待兔,以逸待勞,等着自己的船隊送上門去。

    張延齡之所以命兵士們做好迎戰準備,加強周圍海面的瞭望,晚上嚴格管制燈火,便是爲了早一步發現對方船隊的蹤跡,能夠迅速應戰。還有,便是要保持蹤跡的隱匿。

    但顯然,航行七八日,已經深入南海南部,距離滿剌加也不過十餘日的海程。對方卻無一艘戰船出現。那隻能說明佛郎機人選擇了在滿剌加等着自己。

    對方顯然明白自己的意圖的。這不是一般的出海,這是一場決戰。大明艦隊出海的目的不是巡遊,而是要爭奪海權,爭奪商道。滿剌加海峽通道,是一條黃金海峽通道,大明艦隊若想有所作爲,便一定會來這裏。根本無需去找他們。

    也正因爲對方有如此的定力,張延齡也感受到了一種無形的壓力。

    就好像高手過招,還沒開打,其實雙方便已經從各個層面進行博弈和鬥法。其實戰鬥已經開始,雙方已經開始了較量。

    張延齡經過數日的思考,決定要進行一些必要的調整。

    其實到目前爲止,張延齡對於佛郎機人的東方艦隊的實力還並不清楚。只知道他們橫掃了海外番國,建立了多處港口據點和殖民地。具體擁有船隻多少,火器威力如何其實一無所知。

    用之前的戰鬥去推測對方的真實實力,去想當然的認爲對方的蜈蚣船的戰鬥力不過爾爾。這是絕對不可取的。況且對方到底擁有多少艘戰艦,這至關重要。

    自己的七艘鐵甲戰艦雖然強大,張延齡也自信自己的戰艦是當世最爲強大的戰艦。但是,畢竟只有七艘鐵甲戰船。而且自己對海戰並不熟悉。如果對方戰船數量衆多,數量達到數十艘甚至上百艘。即便戰力和之前的蜈蚣船相當,那自己的船隊貿然衝到海峽之中,也是自尋死路。

    猛虎還怕羣狼。

    再者,海峽的狀況如何。風浪,地形,位置,港口,等等因素,張延齡一無所知。就好像要和敵人決戰時,對戰場的地形一無所知。兩眼一抹黑的往前衝,不管不顧。那可是大忌。

    張延齡當然不是那種莽撞人。他深知這次戰鬥的重要性。一旦失敗,自己心中的宏偉藍圖便轟然破碎。而且,自己也再無重來一次的機會。

    況且這不僅干係的是自己的謀劃,干係的也是大明的國祚命脈,干係的是後世的榮辱興衰。這場海戰如果輸了,那麼佛郎機人一定會乘機北上,前往大明海疆,進行攻擊。逼迫朝廷割讓島嶼地盤供他們殖民。也會控制住大明的海貿命脈。

    那麼,屈辱會提前到來。那自己不但沒有達到目的,反而引火燒身,成了歷史的罪人。

    張延齡正因爲想到這種種的情形,才表現的格外的慎重和緊張。這件事由不得他草率,他其實並沒有草率任性的本錢。

    鑑於此,在抵達南海諸島左近,還有數日便要抵近滿剌加海峽的時候,張延齡做出了一個決定。

    當日傍晚,張延齡召集幾位高級將領祕密召開了會議。

    “諸位,過幾日便抵達滿剌加了。我想,不用本人多言,你們也知道此戰干係生死。此次我大明打通航道,保證海路通暢的政策能否成功,便在次一戰決定。這將是一場曠世大戰,將是彪炳史冊的一戰。”張延齡站在巨大的堪輿海圖面前,面色沉靜的說道。

    十餘名核心將領仰望着張延齡,看着夕陽的光輝照在他的臉上。

    他們心中均頗爲感慨。每個人心裏其實都早已明白此戰的意義。這麼快,這一戰便要到來了。護國公這一年多來所做的一切,花費的巨大人力物力財力所做的一切,很快便要在這一戰中得到檢驗。所有的準備,都是爲了即將到來的這一戰。

    “國公爺請放心,我等已經做好了準備,爲大明效死命。不破敵,誓不還。”汪鋐沉聲喝道。

    “正是,不破敵,誓不還。我們走做好了葬身大海的準備,我等都效死命,絕不退縮。”衆人齊聲道。

    張延齡笑了起來,點頭道:“我當然知道你們都是忠勇之人。不過,說什麼做好了葬身大海的準備,這話我可不愛聽。我張延齡自領軍而來,大大小小也經歷了些戰鬥,至今未嘗一敗。我的對手們倒是死的死亡的亡。這一次也不會例外。我可不希望你們葬身大海,我要你們戰勝對手。死了便是敗了,敗了有什麼光榮,有什麼自豪的?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給敗者只有奚落和唾棄。各位,我可不想死後還被人唾棄和嘲笑。”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