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穿越知否混日子 >第二十五章 海家
    今日一大早,盛長槐就讓宋詞去海家送了拜帖,看海家海文禮啥時候有時間,想要登門拜訪。

    這個海家,便是海文信的海家,海家世代清流,自大宋立國,每代都有子弟入仕,人丁興旺,若說大宋有詩書鼎盛之家,必然有海家一席之地,海文信這一代堂兄弟四人,算上海文信,有三人入仕,加上已經致仕的海老大人,皆有翰林院當差的經歷,海家一門四翰林在大宋赫赫有名。

    現在海家在京中的只有大房的海文禮,官至五品翰林學士,海文信在盛長槐離開揚州的時候,曾經給了盛長槐一封書信代爲引薦,盛長槐想要創辦雜誌社,當然需要一個德高望重的人牽頭,盛長槐在揚州雖然有名,但是在汴京還是沒有什麼分量,若是海文禮能夠應承,盛長槐的計較便有了保證,聽聞海文禮今日休沐,有時間召見,哪裏還敢耽誤,馬上讓宋詞去找老趙套馬車,即刻就準備出發。

    海家雖然是世代清流,但並非世代清貧,大宋官員俸祿頗高,況且海家世代爲官,雖然比不上盛家有二房作爲商賈,豪富一些,但家底也算不薄的,與盛家相反,海家的宅邸在北邊靠近內城的文林巷,那裏居住的,大多是清貴官員,海家在文林巷有一棟大宅,還是太宗皇帝賞賜給海家的。

    不過兩刻鐘,趙其方就架着馬車,拉着盛長槐和宋詞一同到了海家門口,盛長槐下了馬車一看,果然如同宋詞說的一般,海家的宅邸雖然比不上盛家,也算不小了,太宗皇帝出手,果然不凡,大門上掛着一幅牌匾,上書海宅,聽聞還是追封韓王的韓國公趙普所書,可見海家在大宋的影響力。

    門口的門房想必是早就得到了管事的吩咐,看到有馬車到來,在一看從馬車上下來的宋詞,身邊跟着一位十四左右,讀書人打扮的富家公子,就知道這是正主了,馬上贏了上來。

    “小人見過盛公子,老爺讓人傳話,若是公子前來,不必通報,直接帶公子去花園見他。”

    盛長槐點了點頭,用眼神給趙其方示意,趙其方當然知道,自己還是沒有這個體面去見海老大人的,自有海家的下人帶他去側門停靠馬車,安排他在門房或者其他地方等候,就算是宋詞,也只能跟着盛長槐進到海宅,也不能跟着盛長槐去面見海大人。當然,書童,自有書童長隨待的地方,似海家這樣千百年的家族,家中自然有自己的規矩。

    盛長槐跟着門房一路走,一路看,海家的宅子,比起盛家的宅子,更多了一些底蘊,光看門口的那兩個石獅子,就比盛家的要大不少,光頭上的疙瘩,就有十三個之多,那可是一品官的府邸纔能有這樣的待遇,那帶路的門子看盛長槐多瞧了一眼,還專門驕傲的給盛長槐講解。

    “門口那石獅子,只有公爵之家門口才有,但我們家雖不是勳貴,這石獅子的品級,還是太宗皇帝特許的。”

    盛長槐點了點頭,這是自然的,海家在太宗登基的時候,是第一個力挺太宗的文官,海家當年的主君品級雖然不過四品,但也是當世大儒,有海家的支持,幫太宗皇帝爭取了文壇,畢竟太宗這皇位對於古代來說,有點不太名正言順,太祖並非沒有兒子,且年紀也不算小,太宗皇帝兄終弟及這種事情嚴格來說還是站不住腳的。

    海家的真正發跡,也是始於太宗朝,每代都有人才入仕,雖然品級都不算頂尖,但大宋這樣的家族,也沒有幾個,除了那些有世爵的勳貴人家,文官之中沒有多少人能比的上。

    那門子將盛長槐帶到花園門口,便不在往裏走,而是給另外一名下人交代了一句,讓他前去通報。

    不過一小會,那名下人就回來搭話。

    “老爺正在亭中賞花,聽聞公子已經到了,特別開心,公子這位長隨暫留此處喝茶,公子隨小人前往便是。”

    這是正理,若是在後宅相見,宋詞自然是跟着的,但海文禮明顯今日在花園招待客人,盛長槐帶着書童長隨就不合適了。

    走進花園,迎面便是小假山,擋住了視線去路,右拐走了五六步,跟着下人在左拐,盛長一眼便瞧見了前面二三十米的地方,正好有個涼亭,涼亭旁邊就是一方小池塘,六月份正是荷花盛開的時候,海家的花園雖然不是很大,但這方小池塘裏面養滿了荷花,海文禮今日正好和交好的官員在花園賞花。

    涼亭中坐着兩位老者,正在喝茶聊天,旁邊除了侍奉的下人外,還有一名二十多歲的青年,海家並沒有這般年紀的年輕人,想必是海文禮的那名好友的子侄吧。

    “末學後進,揚州學子盛長槐,見過海學士。”

    走到涼亭近前,盛長槐趕緊行禮,他雖然是宥陽人,但是在揚州考的秀才,自稱揚州學子也無不可,海文禮是翰林學士,當然稱呼海學士了。

    “長槐來了,怎麼這麼見外,你老師的獨女,現在是我三弟的大娘子,我當年也在楊師門下學過詩詞,你應當稱呼我爲師兄。”

    盛長槐當然不會拒絕,當即改口稱呼爲海師兄,海文禮見盛長槐這麼識趣,哈哈一笑,給旁邊人介紹到。

    “明允兄,這便是我給你說的盛長槐,楊師唯一的弟子。”

    海文禮四十多歲,旁邊那名友人年近五十,所以以兄長稱呼之,聽到海文禮介紹,目光灼灼的看着盛長槐,對盛長槐頗爲好奇。

    “楊師名滿天下,一輩子沒有收弟子,臨走之前竟然收了你爲弟子,你的詩詞我也聽說過,年紀輕輕便有如此才華,十二歲便成爲江都案首,着實不凡。”

    盛長槐雖不知此人是誰,但長輩誇獎,趕緊行禮答謝。

    “多謝先生讚賞,長槐不過偶然做了幾首詩,入了老師法眼,學問之道,長槐還差的很遠,去年考中秀才,皆是因爲天時地利,加上海師兄和江都縣令擡愛,實在是汗顏。”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