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穿越知否混日子 >第五十三章 兵峯將至
    “林叔,毛叔他們怎麼還沒回來,按照約定的時間,他們也該回來了,會不會出什麼事情了。”

    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夥子面帶擔憂的看着帶自己進入行伍同村長輩,最近風聲鶴唳,誰都知道要打仗了,吐蕃十三部已經開始動員,卓囉和南監軍司那邊也在邊境不停的挑釁,要是西軍還不知道這是戰爭的前兆,那就是真的傻了。

    秦風路的百姓已經紛紛前往州縣城內躲避,雖然說敵軍將至,也不知道是西北百姓神經大條,還是已經習慣了這種日子,破家值萬貫,還是有很多人捨不得他們那些破破爛爛的家當,哪怕官府的衙役和廂軍的將士嘴皮子都磨破了,還是執意要把自己的全部家當藏好了。

    在這個時候,前線的哨所就至關重要了,能否第一時間發現吐蕃聯軍的動向,直接關係到這次秦風路百姓生死安危。現在這個哨所都是老兵,只有這麼一個生瓜蛋子,他們早就按照以往的經驗,外出巡視的人手會提前定下歸期,如果沒有按時返回,那就代表着他們有可能遭遇不測了。

    “小六子,連着下了兩天雨,估計他們幾個耽誤了吧。”

    姓林的什長嘴上這麼說,心裏其實也是忐忑不已,自己麾下那幾個不是第一次出去了,即便是雨在大,他們也不會耽誤歸期。

    這個哨所的位置至關重要,雖然不是深入草原,但卻是最靠近野梨部的哨所,通常情況下,放出去的夜不收都會在外邊待上好幾天在回來,無論是提前回來,還是耽誤了時間,都代表着他們在路途中遭遇了什麼。

    尤其是在這個節骨眼上,他們沒有按時歸來,由不得別人不胡思亂想。

    突然,遠處傳來一聲爆響,姓林的什長馬上跳了起來,大聲喊了一句。

    “點火。”

    這是他們提前約好信號,若是吐蕃進犯,不等進入哨所,就提點放出煙花,而留守哨所的同伴在看到信號之後,就會第一時間點燃狼煙,提醒後面的哨所敵軍進犯的消息。

    小兵雖然是第一次經歷這種事情,但是手上的動作一點也不慢,像這樣的哨所,這是他們最重要的工作,每個人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自己的火摺子是否完好,柴薪是否可以被正常點燃。

    雖然叫狼煙,但並非是用狼糞作爲燃料,比如這個哨所,是用的就是芨芨草和梭梭草作爲燃料,加上了一些其他的東西,不僅容易點燃,冒出的煙火也能哪怕在颳風的日子也能保持最大的能見度。

    白天看煙,晚上看火,一旦後面的哨所收到消息,就會一個接一個的點燃烽火,向內地報告有敵軍進犯。

    看到自己的同村後輩順利點燃烽火,老兵已經趕到了馬匹所在的位置,解開拴在柱子上的馬繮繩,將一匹馬遞給同村後輩,語重心長的囑咐了一句。

    “小六子,這個時候叔就顧不上你了,各安天命吧,趕緊跑。”

    哨所兵的作用並不是用來抵擋敵軍的,從他們點燃烽火開始,他們的活就已經幹完了,剩下的就是趕緊跑,而且是分散逃跑,能跑一個是一個,哪怕他們提前收到了同伴的信號,但跑得掉跑不掉,只能聽天由命了,所以這個時候,老兵說的這句話,並非是不近人情,而是現實就是如此。

    西軍糧餉時時虧欠,但哨所兵,恐怕是少有的不被上官剝削的兵種,尤其是這種最前線的哨所,幾乎人人都是領着全響,而且是按時發放的那種。

    盛長槐上任之後,更是對哨所兵加了一個名叫艱苦補助的東西,和餉銀差不多,相當於雙倍軍餉,當然,這種待遇,也只是最前線的幾個哨所享有,越靠近大後方,哨所的補助越少,一直到離城池最近的哨所,幾乎就是普通軍士的待遇了。

    按照往年的慣例,第一個點起狼煙的哨所,傷亡率是最大的,無論是西夏,還是青塘,第一個要拔除的就是這個哨所,也不是說這個哨所兵就是九死一生的,但是每次的傷亡都是難以避免的,能來這些哨所的,都是有着各種打算的,要不就是立功心切,要不就是生活所迫,而這個小六子,就是因爲家中母親病重,需要大量的銀錢看病,才求了自家村子的長輩帶自己來的。

    “砰,轟隆。

    。

    ”

    小六子到底年輕一些,馬術還沒有那麼精通,聽着遠處的轟隆聲越來越近,愈發的驚駭,他知道,這個是安撫使帶來的新式武器,名叫手榴彈的一種東西,雖然殺傷力巨大,但也代表着敵軍離自己越來越近了,只能拼命的拍打的駿馬,亡命似的往最近的城池狂奔而去。

    而他不知道的是,哪怕他以正常的速度往回跑,也不會被敵軍追上。

    “少主,別追了,烽火已經燒起來了,宋人已經做好了準備,還是等後面的大部隊一起攻入宋地吧,宋人這武器陰損,咱們已經損失了十幾名勇士了。”

    一個彪悍的羌族勇士拉住了已經上頭的少主,他們的任務是悄悄拔除西軍設立在前線的哨所,本來想趁着剛下暴雨,宋兵防備虛弱的時候進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一個城池,青塘諸部受夠了打那種不擅長的攻城戰。

    如果一旦能拿下城池,佔據一個據點,秦風路的主官有守土之責,爲了不被上官責罰,也會逼着西軍收復失地,到那時候,吐蕃騎兵就有了用武之地。

    和大宋打了這麼些年仗,吐蕃頭人都明白了一個道理,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和大宋打防守戰,野戰才能發揮騎兵最大的優勢,他們這次來,就是爲了給秦風路新來的安撫使一個教訓。最好能叫大宋朝堂追究這個人的責任,無論是將他撤職還是調走,都已經達成了他們的目標,至於能搶多少物資,那都是次要的。

    吐蕃諸部也是有能人的,更不用說還有西夏那邊幫着參謀,知道大宋那幫文官的尿性,調走這個強硬的安撫使,他們在想辦法收買大宋文官,只要青白鹽可以繼續進入大宋市場,底層牧民有活路,高層貴族多了收入,還能得到西夏的鼎力支持,一舉三得。

    “野利難,你以爲你是誰,我告訴你,我是部落的少主,先鋒隊必須得聽我的,今天不抓住那幾個賊子,我野利粘誓不收兵。”

    那個叫野利難的大漢臉色難看,被一個毛頭小子這樣指着鼻子罵誰都受不了,但想起出發的時候頭人對自己的叮囑,還是硬着頭皮說道。

    “少主,爲了這幾個人,在搭上十幾個勇士划算嗎,這可都是您自己的親信,您可想好了,現在及時回去還來的及,你也看到了,宋兵早有準備,誰知道他們還有多少那種會爆炸的東西,您不是不知道,宋人可是奢侈到拿那玩意炸山了,如果前鋒這兩百人損失過大,您日後拿什麼和您二叔競爭頭人。”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