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崛起烽燧 >第一百三十二章 北上
    當夜,會客廳中將三都護府的高位分配完成,院中的將軍們也沒有苦站一夜,都得到了自己的職事。

    北軍輪調,不是小事,整個長安城中有幾十位將軍要隨着安定郡公項城一同去北邊戍邊。

    午夜,定北縣公府的衆人散去,紛紛拍馬回家,南衙十六衛在街面上的人馬不僅沒有因爲宵禁阻攔,反而放開路卡放行。

    回到家中的蘇策先去了父母的院落,兒遠行,母擔憂!

    夜話到黎明,蘇策纔回了自己的房間。蘇策沒有上牀,而是脫去外衣在屋中鐵爐旁烘熱身體,驅趕身上的寒意,王蘭身子現在弱,可不能帶着寒氣上牀。

    “怎麼還不睡?”蘇策扭頭看着牀上的王蘭,王蘭眼中的擔心讓蘇策看着心疼。

    王蘭雖是江南女子,來長安這些年,卻也知道丈夫遠征,女人家是不能面漏憂色,不吉利!

    “能不能不去?這次走,什麼時候回來?”王蘭沒有問能不能同去,蘇策是上了四品的將軍,可以說是軍中驍將,將軍遠征,婦孺留都,這是多少年形成的規矩。

    一個帝國,衛國者出於京畿之地,京畿之地的人是最堅定的維護者。

    婦孺留都是帝王心術中最簡單的做法,沒有人能違背一個強盛帝國的帝君。

    蘇策從爐邊走到牀邊,順勢坐在王蘭旁邊,用手指卷着王蘭的頭髮,沉默了一會兒說道:“身在其位,不得不去,這次安北一脈露出來的底子被人瞧見了,去了又不是不回來,年底述職輪調就能回來了,你在家養好身子,過段日子天氣暖了就去南山莊子,父母那邊我剛纔去過,有事情,吩咐李常去做。”

    看着王蘭眼眶中滿涌眼淚,卻不敢哭的樣子,蘇策心疼,卻也無奈。

    將王蘭攬在懷裏,鼻尖縈繞着王蘭身上的幽香,蘇策一度想要拋棄身上的爵位和官職,找個無人識的地方,就和家人相伴一生,只是蘇策已經不能只爲了自己而活。

    從他受爵爲將,身上揹負的就不是自己這個小家了。

    天亮了,蘇策輕輕的放下懷裏酣睡的王蘭,望着王蘭攥着自己衣角的手,蘇策輕輕的掰開王蘭的手,給王蘭掖好被子,走到外間,穿好衣服,出了房門。

    剛準備踏出房門,就看到嘟嘟牽着一隻幾個月大的小白狗,銀鈴般的聲音一下子就傳了過來:“小白,小白,慢點,慢點,呀,爹!”

    蘇策看着一個小粉糰子邁着小腿衝着自己跑了過來蹲下身子,雙臂一身,將小粉糰子抱起,颳了刮嘟嘟的小鼻子,輕聲說道:“小點聲,你娘還在睡!”

    今日,蘇策什麼事情也不想去做,只想陪着家人。

    輕鬆的日子總是短暫,聖人趙鈺民性子慵懶,安定郡公項城遞上去的人員推薦,一字未改就讓三省簽發了,兵部調兵的文書一封封的發往各道。

    承平兩載,大乾人已經習慣了不用擔驚受怕的日子,但是戰爭的氣息在邊境上不斷濃郁。

    二月底,在其他五軍還在爲軍主人選爭執時,北軍留守京畿的將軍們正在與家人告別。

    此去,北上!

    蘇策的親衛們還是年歲太小,家中的家丁沒有身份去不了,不過這倒難不倒蘇策,去了一趟老師李思哲的府上,回來的時候捲走了定北縣公府的精銳。

    整整一百名親衛,這是老帥的家底子,跟隨老帥征戰十餘載,很多人年歲都超過了四旬,好幾個算起來孫子都有了。

    這是一支老軍,一支老帥李思哲用十幾年時間從幾十萬人中用戰場篩選出來的精銳。

    身上修好的的甲冑因新甲片斑駁,武器上的腥臭味道十米之外都能聞到。

    那個將軍不希望自己麾下有一支能讓自己在戰場上可以安睡的親衛。

    拜師李思哲,老帥得了衣鉢傳人,而蘇策獲得是一個帝國儒帥一輩子積累下的軍中人脈。

    天地君師父,師父次於君主,高於生父。

    以往的齷齪隨着春風消散,老帥的傾囊相授足以彌補之前的算計。

    “走了!”

    長安城外,長亭送別。

    雙親妻女四人看着蘇策故作的灑脫,眼淚驟然而出。

    官道上,蘇策和一百老軍不急不忙的往北疾馳,一人三馬,這是蘇策第三次走在北上的官道。

    第一次,少年時,雄心壯志!

    第二次,軍情急,馬蹄急奏!

    第三次,將軍徵,從容不迫!

    不需要自負糧草,家中富足,李常高價從北原買的戰馬健碩,一匹騎乘,一匹載武備,一匹載甲冑。

    新修的官道直通狼煙山脈,蘇策先去了狼煙城,先去見都護杜陵縣公公孫宗,後又去了都護府長史遞交兵部文書,拿到關塞都尉將印,帶着補充到左武關的新卒一路向北。

    三月底蘇策抵達左武關,這座關塞新置之時就被九胡羅斯聯軍攻破,幾萬大軍寸土不讓,折損山谷,成爲大乾第一支成建制折損的軍隊,但守土保民的軍魂卻留在了這座山谷。

    三關破,曾經差點讓大乾丟掉剛剛打下的北原,十萬大軍隕身山脈。痛心之餘,戶部不願意在關塞上出錢,兵部咬着牙掏空了自己的小金庫,在舊址上修築了新的三關。

    左武關坐落在一條貫通狼煙山西側的山谷中,是山谷中最狹窄的地方,只有一里寬,山谷兩側是連綿的山脈,關塞就像是一條鐵鏈鏈接着被山谷隔斷的山脈。

    左武關的選址很有說法,山谷部分的城牆足有三丈,山谷兩側山脈的城牆只有不足兩丈高,不過藉着山勢,想要攻上去比從三丈高的山谷城牆還難。

    整座左武關構造爲一城關兩山塞。山谷爲城關,一道城牆與兩側山塞用城牆相連,城牆延伸的兩側是環着山峯修建的山塞,三丈高的城牆圍住了兩座山峯,峯上有泉。

    在城關北方還有一條城牆,相隔的距離也是有算計在裏面的,兩條城關之間的距離是三百步,攻破一條,入關者會迎接南側左武關城關的弩箭。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城關,而是處處透着殺戮氣息的血肉磨盤。

    城關寬一里,長三裏,這是左武關的兵營,既是城池也是兵營,用城牆分割爲兩段,加上兩側一里直徑的環形山塞,足以容納下左武關的五千邊軍還有三百將作。

    整座左武關算上蘇策的一百親衛,計有騎兵六百,步兵五千五百人。

    蘇策進了關,都尉府上左武關的將校們早已等待多時。

    左武關校尉七人,左塞校尉郭山,右塞校尉霍信。前關校尉夏志,前哨校尉謝開崢。左御校尉江雲,右御校尉劉柏宏。後關校尉高宏。各自領步軍五百人。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