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非遺傳承人 >第187章 高中狀元郎
    摩天峽谷裏常年只有春天,沒有四季變化就感受不到歲月輪迴。這一天,王小珠靜極思動,剛想走出結界想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突然收到了陳仁玉在土地廟裏發出的消息,並且,一個時辰內連發了兩次。有什麼急事嗎?王小珠打開結界走了出去。

    外面已是深秋,黃澄澄的柿子像一個個燈籠,一片片斑駁的葉子,曲曲折折的枝幹,藤條,幾隻麻雀掠過,組成一幅優美恬靜,又蘊着無限生機的畫面。土地廟前,陳仁玉來回不停地走動着,一幅既興奮又不安的樣子。看見王小珠走出來,拉着她的手就往回路上跑,邊跑邊說:“姐姐,昨天,報喜的衙役從臨安快馬趕到家裏,說我叔考中武狀元,一收到消息,叔母就叫我趕過來通知你,一起到家裏參加我叔的慶典。”

    王小珠甩開他的手道:“傻孩子,這麼大的喜事我就空手去,怎麼着也得準備些禮物吧?”

    他紅了紅臉說道:“我高興壞了,請姐姐見諒。”

    她回到摩天峽谷,不一會兒,拿了一大袋的東西出來。他問道:“什麼禮物,這麼一大袋?”

    “當然是好東西了,姐姐請客時用得着。”王小珠打開口袋,裏面是一袋曬乾的菌幹。

    他拿了嗅了一會兒道:“這是極品的臺蕈幹啊,比我從藥農手裏見到的任何一次質量都要好,想不到谷裏還有這佳品。”說完,他給講了關於臺蕈的故事。蕈,仙居俗稱椹。這是一種產於江南山谷之間的稀貴珍品,味道鮮美,一直爲當地居民所採食。早在春秋戰國時,越菌的美味就已聞名全國。《呂氏春秋》稱:“味之美者,越駱之菌”。你袋中臺蕈“外褐色,肌理玉潔,芳香韻味,發釜鬲聞百步外。”

    聽着他象個小大人一樣地掉書袋子,王小珠感到好笑,說道:“什麼叫發釜鬲聞百步外,姐姐不懂。”

    “就是隔着大鐵鍋香氣就飄出來,百步之外的人都能嗅到。”他翻了翻袋子,又看到另一種菌,說道:“還有一種菌是稠膏蕈,鵝膏蕈“狀類鵝子,久乃傘開,味殊甘滑,不讓稠膏。”

    秋中山氣重,霏雨零露,浸釀山膏木腴,蓓爲菌花,戢戢多生山絕頂高樹杪……春時亦間生,不能多。稠膏得名土人,謂稠木膏液所生耳。”

    見她又是一臉蒙圈的樣子,忙着解釋道:“這稠膏蕈是秋天時生成稠木膏液中,味道絕美。有了這兩種蕈幹,這幾天,招待貴賓時又多了一個名菜。”

    古人與現代人的叫法不同,臺蕈就是現在人口中的香菇,稠膏蕈就是草菇。兩人一路急奔,來到家中。整個村喜氣洋洋的,象是過節一般,每家第戶掛上無骨花燈。這花燈是王小米剛教會村民們做的,連夜趕工出來,所以,難免粗糙。流水席從村口擺到村尾,家裏更是擠滿了前來賀喜的人羣。

    進到家裏後,看見書僮陳阿二站在一把椅子上,唾沫飛濺地談着自個主人得中武狀元的故事道:“且說比完了策論、射箭與十八般武藝後,最後的是一對一的對打,勝者進入下一輪。我家主人陳正大上場了,對手是福建路的一個舉子,長得身高八尺,膀大腰圓的,看着主人身矮,不斷地出言嘲笑,我家主人睜開雙眼,就這麼靜靜地瞪着他,一言不發,沒過多久,他就熊了,嚇得一步一步的後退,裁判還沒喝開打,就主動認輸。我家主人是武曲星再世,對手不戰自寒,就有這麼威風。”

    王小珠見到了姐姐王小米,問題情況。姐姐跟她說起了曾與陳正大到江北歷練,他殺了十餘名金兵的事後說道:“這是隻有經過戰場的勇士纔有的殺氣,是凌厲的殺氣嚇得對手膽寒,舉子中或有武藝高強的,但沒有一個人有他的經歷。”

    這事看着奇怪,事實上也正常。王小珠就記得,村裏有一個屠夫長得矮小,但只要他一瞪眼,狗與牛什麼的一見到他就躲得遠遠的,露出害怕的樣子。姐姐嘆了口氣,指着門外的燈說道:“雖說中了武狀元,但你看,這門中的平安燈忽明忽暗的,表明你姐夫在京城裏會有很多的是是非非。”

    臨安城中,由於陳正大“時方弱冠”,又長得容貌豐偉俊逸,開榜之日,京城轟動,“策馬長安街,觀者如堵”。遊畢是皇上宴請新中進士的瓊林宴。宴席進行到中途,大夥正高興時,皇上向進士們敬酒,客氣是言道:“各位愛卿,有何強國良策,可以向朕奏來。”

    陳正大當即跪下,遞上了抗金奏章。皇帝的臉色漸漸地變黑了,本來,是一句客氣話,你居然當真的,真個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宋寧宗即位後,在嘉泰四年(1204年),寧宗追封岳飛爲鄂王,兩年後削去秦檜封爵,打擊了投降派。開禧二年(1206年)宰相韓侂冑北伐金朝,因北伐失利,被迫簽訂了嘉定和議。從此之後,皇帝自個的主意發生了改變,從主戰變成主和,十幾年不敢再言與金朝開戰,臣下們心照不宣。不曾想,今天一個二十出頭的武狀元又提出這個讓他一輩子都不想碰及的話題來。

    蘇月紅笑了笑說:“這個倒是事實,陳正大是仙居正統的第一個科舉武狀元。這個在民間的雕刻上都有所體現。只是很奇怪,縣誌裏反而沒有記載,反而是在臨海志與欽州志上卻有他的記載。”

    金華斌回道:“這很正常,戰亂頻頻,縣誌常常被燒燬,仙居縣誌是光緒年間修訂的,以前的縣誌早遺失找不到了。不過,他的侄子陳仁玉是世界上的最早的菌譜的作者,後世被收入四庫全書。”

    “傳奇兩叔侄,卻留在民間故事裏,這是怪事。”蘇月紅對他說道:“不知朱金澤的論壇裏,又有什麼精彩的故事。”

    他笑了笑說:“我們一起看一下論壇故事吧。”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