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國姓竊明 >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裝不是由你性子來的,要看對面出不出肉
    沈樹人岔開話題,本意只是躲避吟詩作對。

    卻沒想到左子雄這粗人,和皮薩羅那蠻夷,還真就在中秋酒桌上,討論起殺人之術來。

    沈樹人都能明顯感受到懷中的陳圓圓,和依偎在另一側肩膀上的董小宛,稍微聽了幾句後,便有些瑟縮。

    沈樹人很有男友力地緊了緊摟腰的手,才讓陳圓圓鎮定下來。沈樹人也恰到好處地附耳低語:

    “要跟我留在黃州,就得慢慢習慣這種話題。我不是來搜刮民脂民膏的,我就是來刀頭舐血救國救民的。”

    原本瑟瑟發抖的妹子,聽了他霸氣而堅定的言語,便覺得很是踏實,又多了幾分崇拜之感。原來這就是前線地方官的真實生活麼。

    另一邊,左子雄滔滔不絕地解說着:“大人,我聽說您請這位皮薩羅教頭,是要點撥鄉勇訓練鳥銃長槍陣戰之法。

    可是今天下午,我跟他只是略微觀摩了一下本地士卒的火槍操練,便發現他的很多建議空談誤事——

    我大明鳥銃手,素來是敵近五十步時齊射,分爲兩隊,前排瞄準,後排裝藥。或七十步內,分爲三隊。齊射之後敵寇不退,便需準備肉搏。

    可這位皮薩羅教頭,非要說在佛郎機國,以斑鳩銃爲主,火槍隊可以一起齊射、一起裝彈,二百碼外便開火,相當我大明一百四十步。能射幾輪便射幾輪,直到敵軍逼近、陷入長槍肉搏。

    末將以爲,此法極爲荒謬。鳥銃、斑鳩銃皆遠不及弩箭精準,百步之外便毫無準頭,完全是白白浪費彈藥,反而給了敵軍趁機衝近的機會。”

    明朝的步是左右腳各一步,大約摺合四明尺。西方二百碼大約是182米,差不多140步。

    沈樹人聽得很仔細,他的第一反應也是支持左子雄的觀點。

    因爲前世讀書時、印象裏滑膛槍時代的精準度就是那麼爛,幾十米能射準就不錯了,一百多米那不扯淡麼。

    就算彈丸動能殺傷足夠,不是彈飛上天、就是滾轉嵌到地裏,完全是無用功。左右方向上的誤差倒還好些,還能指望敵軍隊形密集,歪打正着蒙到旁邊的敵兵。

    而左子雄提到的火槍戰術,是如今非常正統的做法,叫“番遞法”。從明朝中期開始,一直到戚繼光時,都用這種戰術。

    明初還有過一種“疊進法”戰術,是沐英發明的,也就是把所有火槍都裝填好之後,分批次發射,確保在極近距離上的火力持續性。跟日本那邊織田信長時出現的“三段擊”類似。

    但疊進法並不主流,明初的火器基本上也就是放一輪就準備近戰了,基本不考慮重複裝填。明中後期火槍裝填速度變快、戰場復裝填需求變強後,也就普遍用“番遞法”了。

    沈樹人跟着一起溫故知新後,便好奇地追問另一邊的皮薩羅:

    “皮薩羅先生,你爲何建議我們的鳥銃隊、要訓練一百四十步外開火呢?你難道不知道這個距離的鳥銃,完全沒有準頭可言麼?”

    皮薩羅站起身,擡着行了個半鞠躬的禮,用怪腔怪調的漢語說道:“尊敬的同知大人,幾十年前,甚至上個世紀,我們傳統的西班牙方陣,也是一百碼以內甚至更近,才考慮開火的。

    而且如果雙方都是步兵,那麼就能維持這個距離對射很久,直到一方撐不住崩潰。如果另一方是騎兵,纔會不惜代價快速接近、被迫硬衝我軍的近戰長矛兵。

    但是,自從大約十幾年前,我們神聖羅馬帝國爆發了路德宗與天主教的戰爭後,交戰雙方規模越來越大,也不再是傳統騎士和國王僱傭軍之間的交戰了。

    這些士兵盔甲越來越差,很多德意志火槍手甚至完全不穿盔甲。導致交戰雙方發現火槍不用再像原來打板甲騎士那樣,需要用一盎司以上的大鉛彈。

    完全可以用一串小鉛彈,甚至霰彈,開火之後隨便蒙到一片霰彈碎片,就能讓一個火槍民兵重傷失去戰鬥力。如此一來,用重型的斑鳩銃,完全可以在二百碼的距離上保持相當的命中率。”

    皮薩羅說得有理有據,沈樹人分析了一下,居然覺得也挺有道理。

    關鍵是皮薩羅這番話,勾引他想起了前世在逼站看過的一個名叫“富蘭克林0793”的歷史科普UP主的視頻。

    “在中文互聯網上有一個流傳了很久的謠言,那就是隻要是古代滑膛槍,命中率都低得可憐,所以才催生了以量取勝的排隊槍斃戰術”。

    這個邏輯之所以乍一看能騙到不少人,關鍵是忽略了一個因素——沒人規定滑膛槍只能裝一顆子彈。

    如果滑膛槍用“Buck&Ball”的模式,也就是頂部壓一顆獨頭彈確保激發效率和氣密性、後面再跟一堆小霰彈呢?

    任意單一子彈命中率確實低得可憐,但只要蒙中一片噴子彈片,對面不死也得大殘。實戰可不是亮血條的FPS遊戲。

    事實上,後來有相關專家拿出18世紀以前的滑膛槍,配合裝填霰彈的戰術進行實際測試,發現在100碼的距離上、瞄準一個25釐米邊長的方形靶射擊,命中率能高達80%!

    當然,這個80%並不是說“有80%的彈丸都上靶了”,而是說“在80%的開槍次數中,都能保證至少有1片霰彈碎片蒙上靶”,而平均下來一般能有兩片彈片上靶。至於頂上那顆壓艙的獨頭彈,命中率依然低得可怕,只有20%幾。

    那些專家後來還做了200碼距離上的滑膛槍測試,依然能保證有三分之一的開槍頻次,能“至少蒙到一片霰彈彈片”。

    沈樹人前世看過這些科普掃盲視頻,但來到明朝後,他一開始沒往這方面想,也沒深入考慮過爲何這種“遠程提前開火”的戰術在明朝沒有流行起來。

    此刻被皮薩羅提醒、相互印證,他才恍然大悟——這種配彈戰術,在西方也是到了三十年戰爭時期,纔剛剛萌芽的。

    因爲1618年三十年戰爭開打之前,歐洲交戰主要靠騎士和僱傭兵。

    全身板甲在歐洲大約是1450年之後出現的,1450~15XX年,是歐洲全身板甲騎士最輝煌的時刻。只是這個時刻比較短暫,幾十年後就被火槍慢慢淘汰了。

    早期的火槍必須依靠大威力獨頭彈,是因爲小霰彈動能不足、本身強度也不夠,對板甲完全沒有殺傷效果。

    等交戰雙方變成了農民宗教戰爭、德國火槍兵都無甲了,霰彈才萌芽出用武之地。

    所以,沈樹人的思路也漸漸清晰起來:

    能不能改用霰彈來提高命中判定次數,不是由使用者自己決定的,而是由你的敵人決定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