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國姓竊明 >第25章 奮勇爭先
    最優秀的騙子和陰謀家,做局的時候當然會連無關緊要的自己人都一起騙進去——

    只要確保不會導致什麼別的不良後果,比如士氣低落啦、軍心不穩啦這些,那就沒問題。

    這不,這次沈樹人做局、摟草打兔子陰左良玉,就連孝感城內的普通人一起全騙了,甚至連兩日後剛剛遠道而來增援的金聲桓也騙進去了。

    金聲桓是五月初三帶兵抵達孝感的,他到的時候,看到的是一派愁雲慘淡的樣子,路上還聽了一路的風聲鶴唳,不由很是擔心。

    一見面,他就提出了自己的擔心:“沈兵備,末將奉方撫臺之命,率本部一營人馬來援,聽候兵備調遣。不知兵備要如何部署我軍?

    恕末將直言,末將來的路上,昨日路過武昌府,聽到了許多對我軍不利的消息,那邊人人都說二賀勢大難敵,還傳出了些關於兵備與左將軍之間恩怨的污穢之語,怕是對戰局不利啊。”

    沈樹人微微一笑,拍拍他的肩膀:“沒事兒,民間愚夫懂什麼兵法虛實,他們又不可能知道劉國能已經派遣援軍、圍魏救趙抄賀一龍老巢了。

    這個消息我軍一直有嚴密保密,孝感鄉紳傳說我軍無援,我也一直不闢謠、任由傳播。怕的就是打草驚蛇,如此纔好讓二賀保持拖延不退、直到最後一刻。”

    看着沈樹人指揮若定的樣子,金聲桓這才放下擔心,然後纔去跟其他各路明軍將領見禮,言語態度倒也恭敬。

    金聲桓雖是代表方孔炤派出的援軍,但他自己的武職只是一個守備,領一個兩千人的衛所營。

    沈樹人這兒高職低配的武將不少,左子雄都已經是遊擊了,張明振、楊晉爵也是都司,哪個官位不比金聲桓大,他也只能選擇低調做人。

    不過半天功夫,金聲桓大致就跟同僚武將混了個臉熟,而在這個過程中,見左子雄等人對沈樹人如此佩服、絕對言聽計從,他也是暗暗心驚,暗忖這沈兵備必然有過人之處。

    他詔安從軍也有十年了,原先從沒見過武將如此發自肺腑對文官上司敬佩有加的。

    哪怕是他自己,對方孔炤這樣的高官,也只是迫於對方位高權重不得不遵命,但談不上對方孔炤的人品或人格魅力崇拜。

    他便忍不住偷偷委婉暗示問了一下,想知道左子雄等人爲何對沈樹人如此崇拜。

    結果得到的答案也是非常不容置疑,衆將都是用一種看白癡一樣的眼光看着他:

    “以後你就知道了,沈兵備愛民如子,沒有架子,無論勸農治軍都是親力親爲,連工匠、農民、士兵,只要有一技之長,能爲他所用。”

    “沈兵備兩榜進士出身、有天下諍諫耿介之名,卻從不看不起我們武臣,也不會看不起工匠,都是平等論交——

    金守備,你這是後知後覺了,你想想,劉國能不過流賊詔安出身,見了沈兵備的求援文書,都能如此慷慨仗義,有感於沈兵備當年的仗義執言。

    我記得你手下有個千總,之前就是護送深福去劉國能那兒送求援信的吧,他就沒告訴你劉國能對沈兵備是如何感戴?”

    衆將七嘴八舌之間,說得那叫一個大義凜然、義正辭嚴,搞得金聲桓都有點慚愧了。但細細聽完衆將轉述的諸多事蹟後,金聲桓自己都忍不住動搖,有點想要跟着沈樹人一直混下去了。

    他這人,歷史上雖然後來降過清,但畢竟是跟着上司左夢庚(左良玉兒子)一起降的,算是有幾分身不由己。

    後來又反正,參與反清復明,也未必就是對大明有多忠誠,而是這種流賊詔安出身的武將,多多少少喜歡一個“尚武”的政治環境,喜歡給一個文官不能打壓武將的朝廷做事——

    這一點上,南宋末期一些降元武將,在投靠忽必烈時,講述的邏輯也是差不多的。

    忽必烈問宋朝給的俸祿待遇也不差,受君恩幾十年怎麼就投了,反而賈似道文天祥這些文官能堅持抵抗,最後還有那麼多跳海。

    夏貴之流宋朝老將就說:宋朝重文輕武啊!賈似道一直提防我們,不尊重我們。

    最後忽必烈也只是笑道:難怪賈似道不尊重你們!你們連賈似道都不如!

    到了明末,李成棟、金聲桓這些先降清後反清的,多多少少也有這樣的想法。就是覺得明朝對武將太鄙視了,不如蠻夷尚武,所以他們寧可爲了自身能力稟賦的社會地位、階級次序,放棄民族大義,一定要找個能讓武將反過來騎在文官頭上的政權效忠。

    可惜,歷史上當江西、兩廣平定後,清朝也露出了“以文治國”的跡象,一個巡撫就能踩在李成棟、金盛恆頭上羞辱他們,話裏話外都是“仗都打完了還用尊重你們個屁!你們就是些垃圾武夫!”然後這些人一怒就又反了。

    李成棟歷史上劣跡太多,沈樹人肯定不可能去拉攏,金聲桓卻還算可以挽救。

    最主要的是他很快就發現:沈樹人跟如今其他所有見過的文官都不一樣,沈樹人是真心覺得文武平等,這就讓他生出知遇之感。

    這種跟武將說話時,言行舉止裏透出來的、來自於現代人的文武平等想法,任何一個明朝文官都是裝不出來的。

    讀了一輩子四書五經、走科舉之路的人,早就被崇文抑武洗腦洗到深入骨髓了。沈樹人這種穿越者纔有的平和心態,反而成了他拉攏憤懣於此的武將的一個“精神外掛”。

    ……

    金聲桓正和同僚們互相洗腦、漸漸有被同化的趨勢。按照沈樹人的計劃,他遠道而來,也得歇息休整一日,回覆一下狀態,再投入戰鬥。

    另一邊,可巧當天傍晚,流賊大營方向,也又有一條好消息傳來了。

    沈樹人大致聽取了一下後,也是頗爲振奮,立刻召集全部將領討論。

    衆將一進大帳,就看到兵備大人面露喜色,不由都有些期待。

    沈樹人也沒讓他們猜啞謎,得意地宣佈:“剛纔楊都司的斥候值夜,又抓獲了一批來投的流賊將士,居然足足有兩三千人!

    這些據說都是賀錦的嫡系故舊,本官已經盤問過他們了,他們說昨天一早,賀一龍便在軍中宣佈了賀錦的死訊!還栽贓到我們頭上,說是那日被閻知縣用計地雷炸傷後,終於不治而亡!

    但賀錦身邊親衛,卻多有失蹤的,營中便有流言是賀一龍謀害同僚,兼併其部衆!一些賀錦心腹人人自危,只好率部來降!流賊內訌至此,這是天佑我大明破之!”

    “什麼?我們還沒動手,賀錦居然死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