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國姓竊明 >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
    考慮到沈樹人遠途舟車勞頓回到武昌,當晚已經非常疲憊。

    方以智把如今的北方戰局危境闡述清楚之後,倒也沒耽誤他休息,就先告辭了。

    至於李自成擊敗楊嗣昌孫傳庭左良玉之後的連鎖反應、朝廷對湖廣督撫的新要求、沈樹人該如何應對,這都是後話,過兩天再慢慢捋也來得及。

    臨走之際,方以智只是留下一句話:“雖然楊閣老已經兵敗,但這事兒肯定不算完,楊閣老之前已經兩次派人來武昌催你出兵。只是你行蹤不定,帶兵在外,所以沒知會到。

    而我怕你跟張獻忠殘部交戰正在緊迫之際,就裝傻充愣沒派人去找你,只說我也不知你兵馬現在何處,讓楊閣老自行派人去長沙等地找,這才錯過了。如今你既回武昌,一兩日內,定然需要給楊閣老一個回報。”

    沈樹人對於這個要求,倒是並不意外,稍微琢磨了一下,就回過味來了。

    哪怕楊嗣昌想提攜他、庇護他,但李自成的事兒,絕對不可能就這樣算完。哪怕將來楊嗣昌死了,崇禎也絕對不會僅僅要求孫傳庭一家、獨力撐持對付李自成。

    李自成已經號稱擁有戰兵三十餘萬了,此戰勝利之後,兵馬只會繼續擴充,又豈是剛剛恢復權力才半年的孫傳庭打得過的?

    所以,崇禎肯定會要求湖廣地區的督撫繼續出力。

    更何況,楊嗣昌此前按兵不動,一直等着李自成頓兵堅城之下、被消耗到兵疲意沮之後再尋求決戰,這個建議正是沈樹人給他出的。

    就算這次的決戰失利,跟沈樹人沒關係,而是要歸咎於“三方輕敵冒進,沒等沈樹人幹掉張獻忠主力、回兵北上會師後,合兵一處再戰”,

    但沈樹人說過的那些“神預言”,還是要想辦法驗證一下。如此纔好理直氣壯徹底把鍋甩出去。否則人家一句“你行你自己上上看啊”,就能懟得沈樹人沒底氣。

    尤其這個節骨眼上,賀人龍被殺了,連左良玉都服軟硬着頭皮上、狠狠打了一仗,損失了不少嫡系兵力。要是沈樹人什麼都沒表示,豈不是他連賀人龍、左良玉都不如?以後還怎麼收攬天下人心?

    或許崇禎也就是趁着賀人龍剛被殺的餘威,最後威懾一把擁兵督撫。這一波過後,崇禎就會徹底失去對地方的節制能力。但正因如此,沈樹人愈發要好好應付,不能往槍口上撞。

    當然,具體怎麼證明自己對大明的忠心、肯爲大明出力,證明到什麼程度,這就要沈樹人自己想辦法了。

    冒險的事情肯定不能做,容易傷筋動骨的代價也絕對不能付。

    只要能找回場子,面子,宣佈己方獲得了一場大勝,哪怕沒有對李自成造成決定性打擊,在崇禎那兒也就能交代得過去了。

    崇禎其實需要的也就是一個面子,他和李自成就好比是小孩子在互毆,只要最後一拳是崇禎出的,也打中了對方,就暫時能糊弄過去。至於這一拳傷害有多高,外人也不知道。

    ……

    沈樹人懷着重重心事,歇息了一夜。心思太多,讓他睡眠質量很不好,第二天很早就醒了。

    方以智和方孔炤等方家人,還可以在武昌盤桓一日,讓方孔炤交代一些他入獄期間家中的安排。

    沈樹人卻沒這個閒心再跟方家人耗着,於是一大早去最後見了方孔炤一面,表示他有什麼想法,將來再讓方以智轉告他好了。他要急着去一趟襄陽,面見楊嗣昌,聽取楊嗣昌最後的吩咐。

    方孔炤得知後,也沒留他:“這是該當的,賢侄當初進入仕途,便是楊閣老機緣巧合提攜之故吧。我輩讀書人以君子自居,自當知恩圖報。

    據我所知,楊閣老原本就重病纏身,如今又軍旅勞頓,連遭打擊,怕是命不久矣,你聽聽他的交代,看看後續如何自處,也是好的。

    畢竟你在湘南的兵馬,已經有一部分班師回來了,沒有繼續越境追擊張獻忠。你當初抽回兵力,本意目的就是兌現對楊閣老的許諾,‘請他寬限三月,待打疼了張獻忠,解除其對湖廣的威脅,就回兵助戰李自成’。

    若是如今回都回來了,卻沒點動靜,也不好交代。如果被朝中御史言官說你兩邊都畏葸不前、養寇自重,那可不是小事。

    要堵天下悠悠衆口,張獻忠李自成你總得打一個,放棄打李自成,就得追擊張獻忠絕不鬆口了,陛下不會由着你無所事事的。”

    沈樹人聞言,也是點頭受教:“小侄也有類似的想法,聽世叔如此剖析,倒是心中愈發明朗了。確實,至此多難之秋,總得確保自己的兵馬始終在對付至少一家流賊。

    要是誰都不對付,坐地自守,會被天下人指手畫腳的。既然做到了督撫,就沒有獨善其身的道理。”

    哪怕只是爲了擺擺樣子,也必須擺。

    否則,你追張獻忠追到只剩幾千騎兵,卻不追了,這算什麼?只因爲他進了貴州,就算了?

    這算是一個藉口,但不充分,還是容易被人嚼舌頭,說是“養寇自重,養肥了再殺”,甚至是“縱賊爲先驅”。

    所以,追張獻忠暫時中斷,必須有一個過硬的藉口——如果不是楊閣老這邊實在危急,河南實在危機,逼着我儘快增援河南戰場,咱會放過直接乾死張獻忠最後一口氣的機會?咱早就把張獻忠人頭帶回來了!

    ……

    沈樹人簡單處理了一下武昌這邊這幾個月積累的大事,點撥分派一番,當天就匆匆策馬北上,兩天後就火急火燎趕到襄陽,幾乎是策馬日行三百里。

    而楊嗣昌此刻也已經再次、徹底失去了對兵敗後的左良玉的控制,幾乎是只帶了一些親兵,狼狽逃回襄陽暫住,苟延殘喘。

    南陽府依然還在朝廷手中的那幾個縣,以及鄖陽府、西安府的商洛地區,如今都在左良玉的控制之下。

    而兵敗之後的左良玉,已經徹底閉門不出,誰的調令差遣也不聽了,只是性情大變,如同李自成一般瘋狂抓壯丁擴軍。考慮到他剛剛折損了幾萬人,也沒人敢再對他施壓,唯恐真把他直接逼反。

    朱仙鎮之戰,或許就是左良玉最後一次無條件聽命於崇禎,吃了大虧之後的他,就發誓再也不聽亂命,誰勸都不好使。

    歷史上,左良玉也是在朱仙鎮大戰之前、號稱擁有精兵二十萬,跟李自成死磕了一仗,結果主力盡喪,只剩幾萬人。

    無非歷史上左良玉能一直南逃到武昌,此後數年瘋狂截留商稅鹽稅、劫掠地方,把所有搶劫截留的錢財用於拉壯丁擴軍,最後竟擴張到號稱擁兵“八十萬”。只可惜這八十萬都是烏合之衆,據說戰力還不如他戰前的二十萬老兵,最後歷史上也沒幹出什麼功業。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