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漢中祖 >第八十八章 送別(上)
    以今看,三鄉地方豪族,因他節制其人權利,加上張昭將走之事,遂漸同他劉祈勢如水火。如此一來,那就沒有好言談。

    與其等着豪族叛亂,遠不如先下手爲強!

    既然韋氏等真地同盜匪有勾連,加上他這些時日,讓李展等人於鄉地收集之情報,足可處置。

    早數月前,他即認識到,只有將這些不服縣寺命令,欺壓地方之豪族,藉機拔除,他才能深化昌慮民生治理。

    劉祈原且憂心這羣陽奉陰違之人,會持續下去,自到任以來,其即有尋找機會,未曾想,他來任上半年,在觸動地方權力核心後,韋氏等,便不耐心地跳出來。

    正合他意!

    然想讓人威服,所欠缺的,還有一個契機。

    此中契機,於劉祈看來,便是匪寇主動參與進來,他便可站於大義,光明正大。

    將至官舍們口時,劉祈轉身道:“仲臺,糜氏提供之盔甲,這兩日或將送來,先勿裝備。

    但於南城方向,於泰山匪之監視,必當加強!

    於泰山匪外出,可與之勢弱!”

    孫觀通曉兵謀,聞言面有觸動。

    縣長劉祈,這是要引蛇出洞,一網打盡!

    近兩月來,水陸兩部人馬,少有動作,常做對抗練習。休沐時,則幫鄉地百姓,處置農事,致使一衆統將,如他孫觀等,皆想尋機戰上一場,檢驗這些時日訓練之效果。

    此外,殺賊之軍功!

    兩月前,以嶺山賊之覆滅,他同兄長孫富,還有許案、王唯等,爲劉祈向上表功,可是得州郡大賞,各爲百人將,繼續受劉祈節制。

    百人將,並未統領百人,可以數百人不止。往上便是牙門將、騎督、部曲督等,再往上乃是別部司馬……

    試想一下,若未受好友臧霸所薦,脫離市井一應好友,來投效劉祈,他兄弟二人,眼下說不定依舊爲一普普通通之黔首,哪會有今日光明前程?

    對於此,孫觀和孫富,內心對劉祈非常感激。

    其人善待部將兵士,不貪功,更是公正,足使人傾力跟隨。

    劉祈能將此間重要決定告知於他,同樣是絕對信任。

    這讓年輕、尚帶着豪氣道義的孫觀,於面前尚比他年少幾歲的劉祈,多了些效力之心。

    “末將領命!”

    望向身邊氣魄不凡的身影,孫觀抱拳應道。

    內心暗道:數月來,縣君好像又長高了!嗯,縣君即有心覆滅泰山一帶匪寇,另以地方不安之豪強,此誠爲大功一件,當比滅嶺山賊更盛,我知宣高正於郯縣安定好了伯父,無所事事,若不請之來此相助!

    念及好友臧霸性格,孫觀搖了搖頭,但他忽然想到性剛直的臧霸之父,眼神忽然一亮。

    轉瞬,兩人放慢腳步往堂舍而去。

    劉祈今歸來,按照幾月之慣例,將召縣寺衆員,做總結之會。

    待喫過午食,又於張昭、方真等碰面。

    日昳時分,一應官吏,便被召來。

    如張昭、方真、董昭,徐匯等,裏面還有一個面孔,正是因前番之功,爲郡中免除處罰,而爲劉祈召爲記吏的業壽。

    這業壽,拋開近兩年不幸之遭遇外,也是難得人才,且善奇謀,又博學多識,更寫得一手好字,最重要的是善於舌辯,口才不凡。

    入駐記室後,其協調主簿方真,將一應事務,處理甚是完善,連張昭也有贊之。

    可因業壽身份,如昌慮地方吏多有看輕排斥,但業壽本是豁達,爲多在意。即所視聞,劉祈於業壽越發看重一些。

    見衆吏到來,神色各異,尤其功曹徐匯,低頭沉思,縣尉董巍則欲言又止,劉祈看了眼泰然自若的張昭,方真,輕輕頷首,隨之不動聲色道:

    “諸君即至,成君,且勞汝將此將巡視鄉地問題,道明一二!”

    劉祈口中“成君”,正是此番隨行的記吏成堂,也是一月前,於從兄劉直到來不久,一道來投效的蓋縣十五名士人之一。

    在接見這些蓋縣鄉黨後,劉祈將成堂安排進了記室,其餘人,多往部從中補充,以擔任文吏,行軍規處置、宣傳諸事,進行磨礪。

    成堂聲音洪亮,劉祈看重的也正是這一條,故常讓他宣讀文案。

    “此番縣君下往六鄉地巡視,水渠等防旱設施,建設尚可……”

    其中文案,同劉祈回往官寺路上,在得縣君劉祈寓意指點後,成堂即有總結書畢。

    故其人先對幾鄉地好的一面道出,後面便是不好一面論述,多論及韋氏等。

    這也是劉祈目的,於韋氏等不服、欲作亂豪族之名望,先予以打擊,讓縣吏及鄉人知曉,以便來日師出有名。

    於成堂論述下,肉眼看見,廳舍有不少縣吏,臉色大變。

    後輪到劉祈講述時,他直接爲縣尉董巍,功曹徐匯出言,讓之多行督促,言語間,明晃晃地表示了不瞞,絲毫不在意二人臉色越來越陰沉。

    這也是劉祈數月來,再一次爲鄉地豪強,不行縣中命令,措辭嚴厲。

    明眼人便能看出,劉祈這位縣中長吏,同昌慮一些地方豪強,矛盾大有激化,縣地之內,風雲再起。

    堂舍會議後,一衆縣吏陸續離開,張昭則是主動留下。

    及剩下他二人時,張昭嘆道:“數月來,我於縣中,亦常聞韋氏等囂張跋扈,且早有同匪寇勾結,於數年前,更有謀害縣寺官吏之嫌。

    今希德如此,可是雙方撕破臉皮。

    縣寺之中,只怕也有倒戈。

    另則,朝廷又有任命下達,若我離開任上,希德更當小心纔是!”

    張昭關心,讓劉祈心中一暖。

    一段時間相處下,二人關係融洽,引以爲好友。

    但聽到朝廷書令已經到來,劉祈沉吟道:“朝中任命文書已至,不知子布何時離開?到往何地?”

    說起來,張昭這次離開,劉祈實有些不捨。

    他敢於下鄉巡視,也是多虧有張昭於縣寺主事。

    張昭回道:“朝中書令,實於前日已有送來我手中,乃是往下邳令任上。

    至於赴任,再有半旬罷,手中公務尚需交接。”


章節報錯(免登陸)